微信代理商的不规范,微信买东西是假的要求退货无人回应怎么办?
易店无忧认为:
通过微信朋友圈网购遭到诈骗,微信转账后收到假冒伪劣产品,但提出退换货后即遭到对方拉黑。大部分网友觉得涉及金额较小,投诉或者报警也不会得到解决,便自认倒霉了。昨天,腾讯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微信用户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遇到任何不当的网络行为均可以向腾讯举报或投诉,经确认后会依照用户协议及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案例
朋友圈代购买来假鞋
李芮一直想入手一双某品牌限量版篮球鞋,但是走遍了当地所有的专卖店都被告知无货。目前,该款标价1000多元球鞋在国内的市场价已经达到了四五千元,而且还很难买到。曾有过三四年代购经历的李芮联系了一个此前曾合作过的国际代购,对方给她推荐了一个在俄罗斯的“学妹”。
李芮加了对方微信好友后,看到对方朋友圈里发布的各种俄罗斯代购信息,并且还有很多人购物后的反馈,这给了她对方很踏实的感觉。在聊天中,对方称自己身在俄罗斯,手里还有几双李芮想购买的球鞋。李芮付款后,她会将篮球鞋先寄往杭州,由朋友给李芮发货。这名代购称,她每双球鞋只会赚取100元左右的辛苦钱。3月23日,李芮通过微信向对方转了2720元人民币,购买两双不同款的球鞋。为了表示感谢,李芮还额外给代购发了一个5元的红包。
4月17日,李芮收到了杭州发来的快递。当她激动地拆开包裹后才发现,该款球鞋被装在一个不明品牌的手提袋中,鞋盒上都是简体中文而非俄文。随快递寄来的购物小票显示,购物地址为香港,价格仅为800元。而且鞋子的质量很差,明显属于假冒伪劣产品。经懂行的人士鉴定,该鞋确为假冒产品。
李芮立即通过微信联系代购,指责对方发来假冒球鞋,对方称很可能是发错了货。但当李芮提出退款后发现,对方已经将她拉入黑名单,根本无法再联系上对方。李芮只能自认倒霉。
接连上当后设曝光台
2013年下半年,@@王大大刚走进大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挣一些零花钱。通过与一个做服装销售的微商联系,自己缴纳了500元代理费做下线代理商。按照约定,@@王大大只需通过自己的微商平台招揽客户,客户下单之后,由上一级代理商负责发货,@@王大大从中收取部分佣金。由于接触不到实物,@@王大大也不清楚商品的质量。做了不足3个月,@@王大大就感到自己是在帮助他人行骗,便关闭了店铺。虽然已经过去了3年,@@王大大还记得自己帮朋友取货时的心情,“质量太差了,根本就没法穿”。由于买衣服的是自己的同学,碍于面子,她只能自己悄悄地买了一件同款的衣服给朋友送去。“没有挣到钱,自己还倒贴了好几百元”。
今年3月,@@王大大在微信上认识了一个推广化妆品的网友,价格很便宜。两人加好友后,@@王大大称担心化妆品质量。对方给她发来几张其他购物者反馈的微信截图,还在朋友圈晒出和孩子的照片,打消了@@王大大的疑惑。@@王大大微信转账购买了一款粉水。收到快递之后,@@王大大就感到又受骗了,粉水的味道很奇怪,跟正规渠道买到的同款化妆品相比差别很明显。@@王大大给对方发微信称化妆品是假货,还没来得及要求退货,对方就将她拉黑了。
由于被骗金额较少,@@王大大感觉投诉不会收到回复,报警也难以获得解决,她便用自己的微博账号搭建一个曝光平台,向网友征集各种在微信和微商中受骗的行为,同时公开疑似诈骗的微信和微商号码。“有时候一天会收到两条举报信息,基本上都是通过微信转账购物,发现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之后,提出质疑就遭到对方拉黑。”但是由于网购金额较小,很多人只是在网络上吐槽一下,很少会花费精力去维权。
□回应
昨天,记者就微信用户如果在朋友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后如何维权等问题采访了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用户遇到任何不当的网络行为均可向腾讯公司举报或投诉,一经查实,将对相关用户进行处理。
在朋友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如何维权?
目前在微信上确实存在部分用户利用朋友圈售卖商品现象,微信在所有使用场景均设置了非常便捷的投诉入口,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任何不当的网络行为均可以向腾讯进行举报或投诉。我们在收到举报后,会根据用户提供的相关证据,对被举报的内容进行研判核实,对于确认的不当行为,会依照用户协议及相关法律法规予以适当处理。对可能涉及到违法犯罪的行为,会将相关举报证据线索移交公安执法机关。之前媒体已经报道过有用户利用朋友圈卖假货获刑7年的案例。
官方如何处理朋友圈中诈骗、虚假链接?
微信作为平台服务提供者,一直以来都对平台上的违法、违规信息依法进行管理,执行包括断开链接、封停账号等操作;
对于诱导分享、过度营销是影响用户体验的行为,是微信公众平台以及朋友圈规范明确禁止的,如果收到举报出现诱导分享、过度营销行为,微信核实后会执行管理措施;如果内容信息、分享链接中存在欺诈等违法活动,微信在收到用户举报的情况下也会进行管理,断开有关链接,限制其在微信平台上的传播。
在此,我们也提醒广大用户,如果用户发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存在诸如恶意营销、诱导分享等违法行为,欢迎通过微信的举报功能进行检举,共同维护微信健康绿色网络平台环境。
如何看待微信转账叫彩票站代购彩票?
现在用手机利用微信或支付宝转账购买彩票的人很多,而象内蒙古田女土遇到这样没诚信没道德的彩票店老板并不多见,不过只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后用微信或其它线上支付的形式购买彩票就不怕遇到无良店主了。
一:用手机买彩票切记不能在互联网上购买,因为现在网上代销彩票是不合法的,所以上当受骗的可能性很大,在线下还会遇到无良店主,更不要说线上了,真要有纠纷维权的难度更大。
二:在准备用手机买彩票的同时一定要挑选熟悉而且信誉度高的实体彩票店,提前约定支付方式,在用微信支付彩票款项时,一定要截图保留证据,并要求店主及时回传彩票实票图片,保留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三:不管怎么说在开奖前把彩票及时取回,这才是避免产生纠纷的最好办法,实在不行的话一定要及时注意开奖公告,万一中奖那彩票必顺马上取回,因为彩票才是兑奖的唯一凭证。
至于田女士的中奖奖金,只要证据确凿,就起诉不良店主,追回自已应有奖金,一定使不诚信店主鸡飞蛋打,受到应有的惩罚。
如何成为微信朋友圈广告在我国某区域的代理商?
想成为官方服务商,可以找腾讯申请成为官方服务商网页链接;想带着做、不想承担业绩压力的,可以考虑成为二代或三代,二代一般要预存,三代不需要,一些三代的渠道返点也有可能比二代高。
我想卖我自己家种植的猕猴桃?
微商已做臭,别随便介入;
你产品独特,差异还蛮大;
口味太独特,非同一般货;
造型有特点,品种很罕见;
栽培不一般,营养独特中;
全绿色品像,私域账上卖!
【与敢于用AI物联网思维做传统种植业的网友们共勉】
湖南先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老郭
2019、10、06
微信给彩票店付款买彩票有风险吗?
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彩票纠纷案。彩民王先生通过微信购买彩票,但没有及时付款,最后只能拿到一半奖金。怎么回事?
缘起:彩民未付款,销售员未出票
铁先生是北京丰台区某彩票店销售员。此前,2017年至2018年11月,万女士也在该店当销售员,期间彩民王先生多次通过微信向她购买彩票,并于事后支付彩票款。
后来,万女士离职并告知了王先生,但他仍通过万女士购买彩票,再由万女士将购彩信息、彩票款转交给现任销售员铁先生。
去年4月13日,王先生通过微信向万女士购买3D彩票“066”,单选100注、双选5注。随后,万女士将彩票号码以微信方式转给销售员铁先生。铁先生通知万女士已出票,万女士又告知了王先生。
当天晚上,开奖结果正是“066”,王先生中了105,730元。
第二天早上10时13分,王先生与铁先生联系兑奖事宜,然而铁先生通过微信向王先生展示了号码为“660”的彩票,称没有购买“066”。接着,当天12时01分,王先生将210元彩票款通过微信转给万女士,她再转给铁先生但被拒收。最终,王先生报警。
新华论彩根据判决书获悉,原来,彩票销售员铁先生在收到万女士转达的购彩信息后,因王先生未付款,故未出票,但又告知对方已出票,并在次日知道王先生中奖后谎称出错票。
这个案法院会怎么判呢?
法院认为:
1、实际的彩票买卖方为王先生及铁先生,万女士仅起到代为转达、 帮助双方完成彩票销售的作用,无责;
2、王先生与铁先生并未对购买彩票的方式进行过确认,故王先生与万女士之间“先出票后付款”的方式,对铁先生不具有约束力;
3、王先生未支付彩票款,且未要求销售员将彩票照片发给自己确认,故主张彩票销售合同成立的意见,不予采信;铁先生在得知王先生购买彩票的情况后,未按规定销售彩票,存在过错。
4、二人均有过错,共同承担责任:铁先生对王先生的损失承担50%的赔偿责任,其余50%由王先生自行承担;王先生中奖金额为105,730元,税后金额为84,930元,铁先生应超赔王先生损失42,465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一审中,彩票销售员铁先生因为不服法院判决,再次上诉。此次是二审,属终审,算是“盖棺定论”了。
微信购彩常闹纠纷,该怎么规范?
在本案中,虽然销售员铁先生没有出票,但如果他没有骗彩民说已出票,且第二天没有谎称出错票的话,也许就用不上赔给彩民王先生4万多元。毕竟,王先生并未付款,而之前也没有和铁先生有过“先出票后付款”的约定。
其实,彩民未付款,销售员未出票(或出错票),或彩民已付款,销售员未出票(或出错票),类似案例不少见,而且,案情不同,判决结果也有差异。
悲剧发生后,受损的一方不是彩民,就是销售员(或业主)。对彩民来说,难得中一次奖,钱却没拿到,打官司还劳心劳力。对销售员来说,平时非常忙,出差错机率高,但工资却没多少,一旦发生,钱都不够赔。
而且,我们往往会忽视一点,国家彩票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尽管事实上彩票中心没有过错,但当事人未必这样想。
可以说,这是一个“三输”的局面。
自从2011年1月微信诞生以来,由于线上支付的发达,也由于互联网彩票在2015年被关停,微信购彩成了不少彩民和彩票业主的选择,快、省事。
也是从2011年1月起,我们时不时能看到微信购彩引发的纠纷,尽管彩票管理部门曾下通知禁止通过微信进行“线上接单线下出票”,但未能改变趋势。
如果堵不住,是否应该想办法疏通呢?
比如出台微信购彩相关规定,明确“先收钱再出票”“双方对已出彩票进行确认”等程序;针对常发生的纠纷,详细规定双方权利义务,在哪一种情况下,彩民负有过错,又在哪一种情况下,彩票业主负有过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