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仿鞋货源怎么卖,但是货源怎么解决呢?
做闲鱼两年多,自己的一点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闲鱼卖货一种是做无货源,一种是自己有货的,虚拟物品就不讨论了,我自己也没有接触过,
做无货源的一件代发,一般进货都是拼多多或者1688,基本都是卖一些小商品比较多,纸巾,毛巾,小家电等等,包罗万象,我自己也做过一段时间,还花了学费跟别人学怎么写文案,怎么发首张图,标题关键词怎么写,有一点成效,这些小商品利润太低了,卖几十件才一两百,并且很累,因为你要输很多单号,还有不一定一直爆单。
后来无意间接触到了GF鞋,莆田货大家都知道,质优价廉的,这类鞋就是利润空间比较大,基本一双都是100到300的利润,你每天卖一两双就可以了,唯一的缺点就是账号容易违规,作废了两个账号。
后来我就做了原单货和样品鞋,这些基本都是正品货了,很多都是越南和其它东南亚地方回流的,不懂的可以百度一下,利润空间和GF鞋差不多,这种鞋唯一缺点就是单码比较多,有些基本一码一双,在闲鱼很难卖,你刚在闲鱼发布那边估计就出掉了,后面我就试着把客户引流到微信,有一定的效果,
后来我又接触了东莞产的鞋,经过比较觉得比莆田货更好,也有很多人在闲鱼上面问你想不想代发,你也可以直接找这方面的代理,闲鱼上很多,东莞产的很多大牌的越野鞋很不错,具体品牌我就不说了,利润相当可以
其实想赚大钱还是需要做有货源的,就是自己囤货来卖,比如说一些专柜正品货,其实都有折扣价的,断码的或者旧款,当然要内部人才能拿到,你通过那些人拿过来自己卖利润肯定多,
还有东莞那些做代理的,他们其实也是在工厂拿货,我们其实就是他们的代理,每天给他卖货,他就负责收集订单,下午给工厂下单,晚上发货,就这么个流程,这些人好多都发财了,开着保时捷大奔的[呲牙]
所以做闲鱼总结一下,想赚大钱就自己囤货卖,有风险货可能砸自己手里,需要先垫付资金,做无货源一件代发,轻松但利润空间不大,尤其是做拼多多和1688的货源,卖正品商品要找到好的货源和价格,卖GF商品账号违规的机率较大,各有取舍,这是本人做闲鱼的一点经历,不作任何推荐,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炒鞋成为继炒股炒房炒币之后新崛起的新玩法?
网络上盛传这样一个段子,“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而95后选择了炒鞋”。
“炒鞋”已然成为最近一段时间各方媒体关注的焦点。
据《今晚报》报道,8月12日,天津全城正严阵以待超级台风“利奇马”,而就在这天早上,和平区一群年轻人排着长队等待买鞋,有几位甚至是在凌晨2点就开始排队,一直到下午6点才能凭号抽签,进而获得购买资格。
真的是对一双鞋的信仰支撑着他们无视台风来临吗?或许,他们中的一些人,只是看中了这双鞋背后的“炒鞋”市场。
7月份,据英国《卫报》报道,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双1972年的耐克运动鞋以43.75万美元(约合301万人民币)的价格拍出,打破了运动鞋拍卖的世界纪录。
曾几何时,买鞋已经成为“炒鞋”,成为承接2018年“炒币”之后的热门话题。
本期前瞻经济学人APP“明知故问”栏目,为你剖析“炒鞋”的根本前提与基础,并从买方、卖方及平台方三个角度,全面解读“为何炒鞋火了起来?”
前提 --- “炒鞋”能赚钱
“无利不起早”,这句话几乎可以解释任何商业行为,“炒鞋”也不例外。
2018年,著名说唱歌手特拉维斯·斯科特和耐克旗下Air Jordan合作,一双售价1299元人民币的球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直线上涨至8000元。
更早的2017年9月,Air Jordan和国际潮牌OFF-WHITE合作,推出OFF-WHITE·Air Jordan 1,每双售价1499元,很快便被炒到12000元人民币。
当然,这些转手即到的利润在这双世界上最贵的鞋面前,都只是个“弟弟”,下面这双Air Yeezy2(Red October),以1700万美元的价格在网上成交。
图为:Nike Air Yeezy2(Red October) 来源:网络
巨大的利润空间,让“炒鞋”具备了“炒”的价值。
基础 --- "炒鞋"有真实需求
谈及“炒鞋”,很容易就从批判的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其背后的真实需求。
“前瞻经济学人APP”认为,“炒鞋”热潮不是突然爆发,而是蓄积已久。
根据多方媒体的持续观察,“炒鞋”的参与者,多是Z世代,即在1995至2010年之间出生的人群。对于Z世代来说,“炒鞋”,或许只是他们爱鞋的衍生品。
Z世代成长在1995年之后,经历的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产业腾飞的时期,独特的个性、鲜明的社会角色和多元的信息获取渠道,让他们的消费决策更加偏向于情感与认知价值,而非功能价值。
“现代人都需要一种身份认同”,这是鞋圈知名人士answer824的观点,在他看来,鞋虽然贵,但能够带来身份认同,甚至具备社交属性。
这种认同感,在炒鞋热潮之前已经出现多次,星巴克的猫爪杯、优衣库 x KAWS的联名款T恤,都受到疯抢,而后出现在朋友圈的分享中,接受来自各方的称赞与羡慕。
在Z世代年轻人的观念中,鞋子已经不仅是商品,而是一种文化符号,即使出现了超乎正常品牌溢价的附加价值,Z世代所产生的犹豫也要小得多。
元璟资本高级投资经理张罗认为,“在必须品的消费上,95后的消费习惯没有大的改变,而在个性化消费上却更舍得花钱。一个热爱旅游或虚拟偶像的年轻人,会把钱都花在这上面,而其他地方却省吃俭用。”
这种现实的需求基础,让以球鞋为代表的运动鞋市场蓬勃发展,根据Statistic数据,2016年,全球运动鞋市场规模已达到1126.38亿美元,同比增长12.88%,远高于同期运动鞋服市场增速;2018年该市场规模预计可增长至1213亿美元左右。
:
图表1:2010-2018年全球运动鞋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具体到中国的运动鞋产业,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运动鞋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运动鞋市场规模已达605亿元,此后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预计2018年中国运动鞋市场规模达到1134亿元。
图表2:2013-2018年中国运动鞋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简而言之,正是因为Z世代消费观念的转变,让“炒鞋”具备了需求基础,让鞋可以“炒”起来。
造势 --- 买方、卖方与平台的搅局
能赚钱,有需求,只是说明“鞋”的生意可以做,但真正让鞋能够“炒”起来,还在于买方、卖方与平台方的“共同努力”。
“前瞻经济学人APP”认为,鞋类销售一般都是厂家生产,然后通过下沉到各渠道的零售店面进行销售,买来就穿,穿坏了再买,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但对于“炒鞋”来说,情况截然不同。
买方 - 专业“炒鞋”。
网红茶饮的排队盛况屡见报端,但买一双潮鞋的排队盛况,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6月30日凌晨3点,安徽合肥一家阿迪达斯店,数百名消费者排队抢限量球鞋,现场一度失控,有人摔倒在地,有人破口大骂,一度引来警察介入。
当然,自己花时间排队还只是初级玩家,专业“炒鞋”的高级玩家自己不下场,而是远程操控。
在投中网在一次采访中,有专做“炒鞋”生意的圈内人表示,线下品牌店排队的浩荡队伍里,500个里有300个可能都是代人排队,即使是商家采用线上抽签、摇号的方式,头部“炒鞋”者也可以养上万个号来应对。
就这样,原本就数量有限的联名款、限量款鞋子尚未进入正式流通阶段就被一扫而空,最终进入“炒鞋”的大市场中。
卖方 - 原厂与莆田系的联合造势
在买方的积极运作之下,作为卖方,也加剧了这场热潮的涌动。
一般来说,卖方可以分为原厂与莆田系。
原厂就是我们最熟知的耐克、阿迪、李宁等。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运动鞋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全球运动鞋行业集中度较高。2016年,全球运动鞋市场中,仅耐克和阿迪达斯两个品牌的运动鞋营收规模就占全球比重的29.64%,彪马、李宁、安踏等品牌占比较少。
图表3:2016年全球运动鞋市场营收占比格局
而根据“前瞻经济学人APP”的观察,目前被“炒”的品牌也主要集中于耐克、阿迪达斯、Air Jordan(耐克旗下子品牌)。
根据《今晚报》的分析,“炒鞋”纵然不是正常市场行为,但客观上提升了产品的品牌价值,在消费者心中进一步巩固了其有别于一般品牌的高端印象。既获得了漂亮的销售业绩,又打造了高端的品牌形象,厂商乐见其成。
因此,在近两个月有关“炒鞋”话题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少见厂商出面对“炒鞋”带来的价格与市场扭曲发声。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原厂本身就是“炒鞋”热潮的推动者,联名款、限量款、复刻款,这些都是原厂发售新品的典型行为,而这些款式也多是“炒鞋”的核心款。央广网曾点评道,“现在的球鞋市场形成了一个厂商搭舞台,鞋贩子唱戏,众多买家、散户在上面买单的现象。”
出货量上的限制,对“炒鞋”热潮起到核心推动作用,而另一方面也催生了莆田系的快速成长。
“炒鞋圈”有个小段子,某一款球鞋,全球限量 15双,而国内就要出售5万双。自然,这多出来的49985双,都是造假的,业内多称之为“莆田系”。
据业内人士描述,“莆田系有一条相当完整的造仿鞋和销售产业链。品牌商新鞋上市之后,就能迅速产出原料和工艺相仿的鞋,逼真度可以达到什么水平呢?你去找厂家验证,厂家也没有一个百分百能辨清的办法。”
根据中新经纬在几位莆田系制造商中了解到的信息,被炒至万元的椰子鞋,高端仿货售价只需要二百多,而数千元的AJ,在高仿商手里1/3的价格也可入手。
莆田系的入局,让原本数量有限的球鞋市场猛然扩大,市场玩家更多,“炒鞋”热潮持续扩大。
平台 --- 多方入局
平台,也就是指搭建球鞋交易的线上电商平台。在这轮“炒鞋”风潮中,风头正劲、收益最大的,就是平台方。
在海外,Stadium Goods、Grailed、StockX、GOAT 等组成的头部平台梯队已逐渐稳定,其中,美国球鞋平台StockX在2019年6月完成C轮1.1亿美元融资,估值超10亿美金。
而在中国,球鞋、运动鞋服类线上平台在资本的加持下也迅速成熟。
4月,国内最大的球鞋平台“毒”,完成来自来自DST的亿元美金A轮融资,估值达10亿美元。
6月,国内第二大球鞋平台Nice也完成D轮数千万美元融资。据相关VC透露,投后估值已经接近6亿美元。
“炒鞋”热潮的持续高涨让资本和创业者加速涌入,赛道也变得异常拥挤,毒、Nice之后,还有get、UFO、斗牛、切克等等。
这些平台的快速发展,便捷球鞋买卖的同时,更是极大丰富了球鞋市场的玩法,客观上也助推了“炒鞋”热潮。
比如“毒”和“nice”都在推的电子化交易,用户可以在APP内看到这双鞋的价格分时图、挂单买卖K线等以往只存在于专业金融炒股上的展示方式。公众号“交易门”认为,实物交易电子化,无疑进一步放大了球鞋炒作的氛围。
图为:某平台球鞋价格走势图 来源:交易门
此外,某些平台还支持“云买鞋”模式,即鞋子放在平台寄售,A买家买入该鞋子之后,旋即可以继续寄卖,B买到之后,再度转手寄卖,如此一来,便可以实现无论多少轮交易,鞋子最终还是在平台,和期货一样,炒的只是一个拥有权。
这类“鞋买不穿”的“云买鞋”的行为,除了一轮高过一轮的鞋价,也给了平台方一些操作空间。
早前“鞋圈”出现过一次大讨论,某平台上Yeezy 350 Boost V2 “Static Refective”满天星卖出了4584双(这一数字一度超过5000双),而这款鞋全球限量就5000双。
图为:销量存疑的“满天星” 来源:网络
这种操作虽然无从证明其动机,但至少说明在“炒鞋”热潮之下,原本只是提供信息展示和购买渠道的平台方,有着超乎想象的腾挪空间,只要平台方有意识,就可以为“炒鞋”热潮助势。
结合以上分析,“炒鞋”热潮能够兴起,有钱可赚是前提,球鞋爱好者的真实需求是基础,而在“专业炒鞋者”、原厂与莆田系的造势以及第三方平台的助推下,原本只是普通的生活必需品,已经演化成为一种类金融产品。“炒鞋”市场的未来究竟如何,“前瞻经济学人APP”也将持续关注。
以上就是本期前瞻经济学人“明知故问”栏目对“为什么“炒鞋”火了起来?”这一问题的全部解答。文中数据图表部分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运动鞋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此报告及更多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可在前瞻经济学人APP内查阅获取。好问千金,一答知新,更多明知故问,就在前瞻经济学人APP。
淘宝上的外贸原单尾单衣服都是哪里进的货?
揭秘服装业那些原单尾货的“肮脏”背后……
今天就来为大家揭秘一些所谓“原单、尾货”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陷阱一:炒的火热的原单,很多都是“伪原单”
原单分很多种,一种是样衣,是给工厂做标准比照的样衣,这种质量、做工都比较上乘。这种样衣会在这款衣服上市销售后一年或两年才允许工厂清卖出去的。另一种是商家订单剩余,就是为防止质检不合格而多生产的成品。也不排除有一些是违约单,被商家拒收的等等。这就是原单。
虽然真正的原单确实存在,但数量一定少之又少,市面上所谓“原单”多半都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很多都是高仿充当原单。卖家其实也都知道自己卖的是假货,但总是以很自信的方式告诉买家:这就是真正的原单、买到就是赚到、特殊渠道搞到等等理由忽悠消费者。因为价格便宜,款式还不错,还是会有大量买家购买(原单卖家好心机)。
那么,如何识别真正的原单呢?二哥为大家支招:
1、看面料质量
真正原单货的面料,因为是要进入专柜,所以质量手感都很好。而且基本上都是比较高端的面料,比如纯棉、真丝,棉,真皮等。好面料是看得见的。
2、查看吊牌、水洗标和sample标。
一般来说原单的衣服的吊牌、洗水唛、绣标等基本都是齐全的,都是很规范按照正品的标准走的,像洗涤方式、面料成分等都会有。如果在衣物上发现标有“sample”标志,那么可以告诉你这是一件真正的服装样衣原单。
3、残次
原单有一部分是因为有瑕疵而流出市场的,其实很多只是细微瑕疵,一般负责的卖家会坦诚的告诉你,或者用三角标注明清楚。
4、做工
真正的原单也是执行正品货的标准的,品牌商家对做工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比如每英寸应走多少针脚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如果出现砸标歪歪斜斜,拼缝不整齐、走线不公整、还伴有缝隙的基本上都是“伪原单”货。
陷阱二:号称进口“尾货”居然是“洋垃圾”
尾货和原单雷同。这其中不乏有些是完成订单后剩余订单,或者是一些服装品牌多年挤压的“滞销款”又或是带有瑕疵的清库存款。如果是这样倒还好说,就怕是一些被赚钱烧红了眼的不良商家,打着尾货的旗号,卖着所谓“垃圾”货。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追崇“尾货”呢?据商家介绍:其实很多消费者一听说是尾单还是比较喜欢买的,一方面是因为价格确实比正品要便宜好多,另一方面是觉得毕竟是品牌货,质量也是有保障的。
但是,很多消费者只顾“捡漏”根本不明白这些服装的来历。比如之前新闻曝光过的很多品牌尾货其实都是国外进口来的“洋垃圾”(有点想作呕)!
一些国外的旧衣服打着“外贸尾货”的名号,经过翻新后,摇身一变,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流入市面,销往各地。但其实这些衣服都是“二手货”:已经被人穿过或者是一些不干净的渠道而来。往往是在经过一些列“包装”(其实就是经过漂白、二次洗涤处理)之后由于款式面料还不错,价格便宜。然而,这些被“处理”过的旧衣服还是会存在细菌、病毒隐患(已然头皮发麻)。
如何判别是否为洋垃圾呢?二哥支招:
1、有异味(比如香水、汗臭、消毒水味等)
既然是“二手货”那么证明这件衣服已经被人穿过,那么存在一些异味是很正常了。不过很多或商家在销售之前会要做消毒处理,所以也会有比如消毒水味道、汗臭味、香水味等。
2、衣服发黄,商标尺码字迹模糊
有明显被人长期穿过,洗过很多次的痕迹,比如浅色衣物泛黄、渍迹等,还有就是商标尺码、字迹等模糊、布料卷曲、发黄发旧(注意了,很有可能是二次洗涤时留下的痕迹),无论商家以什么理由搪塞你,忽悠你,都不能买。
3、辅料脱落
有很多带有一些纽扣拉链的衣服,如果已经被人穿过,那么纽扣和拉链会有明显的磨损和镀层脱落。如果面料是丝质类的要看一下门襟、袖口部位有没有刮丝,如果是针织类,那就要看是否有起球、鼓包。
4、价格过于低廉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赔本生意没有人会做。任何衣服都会存在成本问题,一件质量、面料各个方面都不错的衣服,为什么会卖那么便宜?可以思考下。
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能对于原单、尾货等服装有一个新的认识,捡漏有风险、消费须谨慎。要有自己的判断,不可一味相信他人的忽悠!
本文为二哥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二哥,您身边的购物消费指导专家!为您提供各种专业购物消费知识和资讯,帮您解决购物消费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或困惑,让您有依有据、快速买到优质的商品或服务。
为什么很多人不信有原单?
“原单”这个词,最早来源于石狮、义乌、秀水、雅宝路,是捏造出来的一个词汇,衣服只有当季和过季囤压之分,如果你卖的是老款式还要区分是哪年的款式,时间越久远越不好卖,首先是款式过时,其次是质量过期,衣服在结实,也有保质期,丝线会越来越糟,如果你卖新款那你卖的价格只会比专卖店高不会比专卖店低,因为人家是一手货源,你都几手了还比专卖店便宜,不用说肯定是假,其次就是所谓的厂家代工生产私囤的货源,这就是假货,未经授权,就是假货,况且如果真有这种货能到你手里?二级经销商早就拿走按专柜出了,不比批发给你价格高?所以原单、厂货、私单、老鼠仓,全是假货代名词。假货要价就不能高,实惠为主,以假冒真,不能干......丢掉的是信誉,一旦没有信誉,没有人会合作.
作为手心朝上的宝妈只要不违法?
首先你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捂紧钱包,不要让别人把你带入微商万劫不复的深渊。
然后我告诉你,同为宝妈的我怎么每天赚取100元,帮助老公减轻家庭负担,顺便又能让我们照顾孩子的同时,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分享日常生活趣事。
我认为我们宝妈最容易上手的就是互联网自媒体,因为它不需要任何门槛,没有约束,简直就是为宝妈量身定制的。当然,我不是做什么兼职刷单,又或者是看视频赚收益。
我是1月8号,开始做自媒体人的,我主要在今日头条,微头条板块,发一些教育和宝妈日常的作品,因为我们每天照顾宝宝,不用担心素材问题,那么?我?两天赚多少钱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二章图,收益目前没有更新,需要晚上11点后更新。(预计100到150元)
这是我一天的成果,有没有觉得赚钱很容易,动动手,不需要任何付出就有收入,是的就是这么容易,有没有很想学?下面我教大家怎么做!
不需要任何成本,只需要把我们照顾孩子的日常,分享出来,表达出来,如果你文笔很好,可以写一些身边的小故事大道理,点击率高的话,一天收入上千都是有可能的。
首先点开今日头条主页面,找到右上角的一个发布?号,点击发布,然后会出来,发布微头条。
好啦,以上就是我分享给各位,最实用的赚钱方式,用照顾孩子的时间,赚取零花钱。
你还知道什么宝妈赚钱的方式评论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