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全国总代理能赚多少,你知道的合法暴利行业有哪些?
根据我个人这么多年跟各行各业的人都打过交道,简单地聊聊见过的一些比较暴利的生意吧!
1. 宠物殡葬
宠物殡葬也许还不能称为一个行业,只能称为一个新兴的职业。这个新兴的职业最早在2000年我国南方的几个沿海城市出现,但是一直都只是处于半地下状态。
而在2004年下半年,宠物殡葬由半地下转到了地上,并且可以到工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这个冷门暴利行业宠物殡葬迎来了自己发展的良机。
暴利分析:粥多僧少
据2015年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超过15万只的宠物需要殡葬服务,按此数量计算北京当地至少需要1500家左右。而目前全国可以提供完善宠物殡葬服务的企业不超过30家,在这30家里有营业执照的恐怕就更没有多少了。而且相关部门统计,2014年宠物殡葬业产值超过了5亿元,而实际需求却有几十亿元。2019年全国需要殡葬服务的宠物数量将会超过1000万只,在未来5年里数量将会增长5倍左右
不存在任何竞争
因为竞争对手少,而宠物殡葬又存在很强的地域性,目前各个地方所从事宠物殡葬的投资者都可以算是当地该领域的“龙头”。所以商家互相挤轧现象在该行当里目前见不到。现在做什么生意赚钱这无疑又是产生暴利的一个促进因素。
顾客定位收入高端人群
目前全国各地宠物殡葬业的目标客户群,主要定位于中高收入、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阶层,其中的丁克家庭成为最大的客户群体。而这部分人就是社会所说的“白领阶层”,让他们为一只宠物花费千余元,甚至几千元的安葬费,根本就不成问题。
情感消费成为暴利的温床
现在情感消费是人们缓解工作压力的一个主要方式,许多丁克家族都已经把宠物当成了家庭的一员,当家庭成员死去,感情上很难一时接受。而花费多少钱都不能让这些丁克家族的宠物重新复活,所以他们就愿意花重金为宠物进行殡葬。于是从客观上进一步把宠物殡葬推向暴利行业的队伍中。
2. 烧烤店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烧烤区,尤其在夏天,每到交通晚高峰过后,都在自家门前的人行道上,摆桌子放凳子,热热闹闹的大排档就此拉开序幕。
我的一个朋友开了一家烧烤店,他说:“我家店的生意好,主要是因为我这里的肉都是真材实料,自然吃的客人多,当然就赚钱。最赚钱的时候是每周五晚上,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赚3万块也没问题。”
有些烧烤店老板直接肉食厂购买牛羊肉,平均价格能比农贸市场售价便宜五六块钱。以每天卖得最多的牛肉串来说,购买牛肉是25元/斤、牛油是10元/斤。每3斤牛肉加2斤牛油,能穿出将近200串肉串。其平均成本0.45元/串,再加上腌肉料、烤肉料和3分钱的竹扦,成本将近0.6元/串,每串卖1.5元,毛利润达到150%。
在肉类产品中,鸡肉类也比较赚钱,以烤鸡头为例,每串上有3个鸡头,实际成本仅有1.5元,零售3元/串。而熟筋、板筋这类,成本能达到1.1元/串,售价为2元,毛利润不到100%。刨除房租、人员工资、火炭、水电煤气等成本,总体算下来,差不多每天营业额的一半就是纯利了。
3. 电脑手机维修店
你千万别小瞧了修手机修电脑的,在大型商场内的修手机铺位,每年除去成本年收入能达100万左右。
这是一门技术活,一是越狱,一台iphone收费50元,ipad大约是80元,有人两个一起越狱,给予优惠共收费100元,顾客还感觉很开心。
而且像这种活儿只需要帮人简单动动手,点点鼠标,没什么成本,赚不赚钱你懂的;
二是贴膜,这个利润很大,分什么进口膜、钻石膜、蓝光膜等等,100~200元的都有,其成本价差不多也就几块钱;三是换手机屏,拆开还没修,就是200~300块钱,再加上手机壳更贵。
再来说说电脑维修,就是简单点的做个系统也能赚不少钱。一次30/50元的,笔记本清清灰60/80元的,要是租店面会有租金,要是上门服务的话更是高回报。
听一位上海的朋友介绍,他在上海一个比较成熟的住宅区周围的大型商场租了一个5平方的手机维修铺位,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纯利润就已经超过了35万。
上海修手机的地方多,但人们总认为“大商场里比路边的靠谱一些”,更何况一个住宅区很少会有专门一条街都是电子产品的。最多只有社区维修手机的,于是整个一大片居民,都会潜意识里选择这里。
所以,你千万别再小瞧了修手机修电脑的,因为他们一个月赚的可能比你一年赚的钱还多得多。
4. 家居饰品
一个简单的装饰陶罐150元、一台仿古电话1000多元……在一些商店里,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贵”!什么都贵,从树脂做的小玩偶,到塑料材质的挂件,再到大型的挂饰,基本没有二三十元能买到的。
一般的小装饰陶罐至少都要大几十元,多数价位在150元到300元之间;一些挂饰如铜制的锁环等,起码要200元以上,而那些大型挂饰,起价至少是500元。
常用的装饰画,一般小型的要几十元,大点的要500元-800元,而仿制的名画动辄要上千元。
暴利分析:
市场上家居饰品这么贵,主要原因是零售商赚取了暴利,而消费者获得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就出现了饰品零售价虚高的现象。其实贵的地方是“设计”。
但是许多小饰品企业,根本就是沿用大企业的设计,因此连这块费用都可以省下来。
所以,现在做什么生意赚钱?许多饰品成本很低,如陶罐,许多市场价格在150元左右的,其真实成本30元都不到!树脂饰品的成本就更低了,有的1到2元就够了。
所以说,许多零售店的利润高达300%甚至500%。这也是不少家居饰品店动不动就能“5折优惠”的原因。
5. 酒席打包
农村办婚丧嫁娶等酒席是一项比较烦琐的事情,往往雇请人还比较难,上菜速度跟不上,菜肴口味也比较单调,如果你的厨艺好,也可以组建这么一帮团队,专业承接酒席餐饮服务。
发现很多地方还是采取的比较古老的方式操办,一家办酒忙得不可开交,雇请乡亲邻里、搬桌摆凳借碗筷还费时,而且操作起来还不麻利。
所以组建一个专门做酒席的团队,不断配合默契,而且也快捷、卫生。这样老百姓都愿意找这样的专业团队来做。
在农村创业,要说难,也并非难,农民要善于了解和学习,这才是成功谋取事业的开始。每一个农村创业项目都有其发展前景,条条路都能走出个钱程,就看你能不能坚持走下去。
6. 洗鱼缸
鱼缸清洗和观赏鱼治疗平均利润率在800%左右,在水族市场里名列前茅,一家投资十几万元的店年盈利可达六七十万元,好的能到上百万元。
但在水族市场里,这种店并不起眼,从业者也相对较少,因此被称作隐藏的冷门暴利行业生意。而鱼药的平均利润率更是高达1000%。同样是一瓶庆大霉素,在普通的药店也就卖几毛钱,而用在给鱼治病上就能卖到十元钱。
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而服务中包含的技术成分,可以认为是零成本,一次收几百几千元几乎都是纯利。
其次,大量、集中的有效需求。现在很多人家里都爱养鱼,但观赏鱼又叫“富贵鱼”,因为它们实在太“娇生惯养”了。
鱼缸水体水质不良,外界的干扰或者刺激,饲养不当都会引起鱼儿生病导致死亡。
但要维护鱼缸,须经过去苔除水垢、洗沙子、修水草、清过滤器、反复抽水加水等一整套程序,一般人不仅不会这门专业技术,且没有时间。对于给鱼治病,绝大多数养鱼的人更是不懂。
因此,清洗、治病服务需求很大,业内普遍认可的情况是,10个养鱼的至少有6个需要这种专业的服务。同时,以销售为主的水族店和普通宠物医院对此业务嫌麻烦,很少有专门的经营店。因此,专门开店的竞争小,一般能将本地养鱼者的15%左右转化为稳定的实际消费顾客。
而普通的销售观赏鱼和水族用品的店,干得好的也只能将本地养鱼者的3%左右转化为稳定的实际消费顾客。由此可见,大量、集中的有效需求,为该生意获取高利润打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总结:身边那些不起眼的生意,当他们把几十万几百万的“闲钱”交到我手上运营的时候,我其实是吃惊的。跟他们了解了市场上的一些行为的时候,才知道各行各业之间的信息差这么严重。不过也见识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时常保持多了解,多学习的心态,弥补我们某些无知的骄傲。
微商的有哪几种奖金制度?
微商代理制度,也叫做微商奖金制度,是一家微商企业代理招募运行的基础。
目前国内常见的奖金制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层级微商制度,第二种是社交商城制度(包含独立APP类社交商城和建立在小程序或者微信公众号上的会员制社交商城),当然还有其他制度,比如说,社群团购制度(简单的三级层级微商制度)、TST微商,V8面膜,398免费使用一年的产,99元3盒的产品等等,他们的制度有的类似于直销的制度,有的是原来三级分销商城的一种改革,当然还有一些小众的制度,我们这里不做讨论。
这时候我们就要根据产品和企业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代理制度。
1、层级微商代理制度
层级微商代理制度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我们一种层级批发模式制度,一次性进货达量方可成为代理,高级别代理商进货数量多,进货单品价格低;低级别代理商进货数量少,但是进货价格高,低级代理商从高级手里进货,把货款交给高级代理商,高级代理商可以招募低级别代理商,发货给低级代理商,同时培训低级的代理商,建立销售渠道,进行产品零售。
层级微商代理制度是出现最早的微商代理制度,也被选择使用企业最多,目前90%的微商企业选择的是层级微商制度。
一方面,层级微商代理制度在起盘打法,营销活动、代理培训、代理权益、扶持政策等方面都比较完善,企业运营也容易匹配。
另外一方面,比如说,如果有一家品牌方,手里只有一款产品,大健康类的产品,他想用这个产品更好的去代理商的招募,虽然说新的商城制度,可能听起来更有吸引力,但是它只有一款产品没办法支撑,整个商城的运作模式,所以只能选择层级微商的奖金制度。
2、社交商场奖金制度
社交商场奖金制度基本上基本上分为三个级别,每个基本有不同等级的达成条件和不同的权益(返利标准、福利政策等)。
一般普通消费者通过购买指定大礼包可以成为最低级代理商,享受平级推荐奖励,和自购+分享返利佣金,低级代理可以通过后期推荐代理商,达到一定数量标准升级为上级代理商(或则通过消费满一定金额升级为上级代理商),升级后就享受更高的发展代理推荐佣金,和更高的销售佣金。以此类推,中级代理达标后升级为高级代理商,享受更高比例的推进奖励佣金,和下级代理佣金百分比奖励。
社交商城奖金制度基本上适合两种微商企业,第一种微商企业是运营社交商城项目的微商企业,就是自己建商场,通过发展大礼包会员,进行代理商的招募,基本上商城上有上千个SKU的产品进行销售。类似于云集微店环球捕手。
找到我们起盘的企业很多企业之前就是做电商的,现在要转型微商,或者一些做供应链这块的企业,自己有完善的运营的团队,有独立的技术开发运营能力,对项目有大金额的投资,后期的规划也是做平台类的社交电商商场,走资本路线。这类企业适合选择社交商城奖金制度体系。
另外一种,就是一些传统企业老板开始进入微商行业,手里的产品不止一款产品,可能有六七款产品,看到社交电商这么火,身边有朋友做的非常成功,自己又不想选择层级微商模式,也想搭建一个自己的商场,这里商场基本上建立在公众号上或者小程序上,并没有独立的商城。也是三个等级的代理级别,不同的晋升条件,不同的权益。
目前来说,独立app社交商城的项目,有做的非常成功的,以云集为代表。建立在微信公众号上和小程序上的商城,目前还没有发现多大的体量的项目。
以上两种制度,是我们在服务微商企业中,很多企业所选取的制度。
不知道怎样可以直接做总代理?
你做不了总代理的,图书你不知道人家总代理拿货量是有多大,你微商买买怎么可能给你总代理,那些没销量的二手三手的可能代理权就给你了。给你也只能是骗骗你给你总代理,人家问照样给,给一群人
抖音代理商怎么样赚钱?
1、接广告。如果你做的是垂直领域的视频,比如美妆、测评、教程之类的,粉丝质量不错,评论转发量都可以,那么你可以选择这种模式。价格方面一般可以按粉丝量定价或者一条视频一口价,按粉丝定价,一个粉丝2-6分钱;一口价可以一条视频数十万。植入广告形式可以是软植入等巧妙的方式进行品牌合作营销,或者可参考其他卖广告的视频来做。
2、导流其他平台,在其他平台赚钱
可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介绍里放微信号、微博号、微信公众号等等,为微商产品导流,进一步增强粉丝互动,还可以在朋友圈推广产品,现在大多数人每天基本上都会查看微信朋友圈。
3、直达淘宝做同款产品
抖音降低开放购物车的标准,很容易申请购物车功能,可以直接链接到淘宝。抖音达人可以用视频形式,直接引导用户到抖音橱窗购买视频同款产品。
4、开直播卖产品和粉丝刷礼物
这种变现就跟直播平台的变现模式一样了,如果你的是精准粉,开直播时多介绍产品,跟粉丝互动,有意向的粉丝会问在哪里买,然后在直播时不断地重复购买方法。比如,有个朋友开直播卖黄杨盆景,他把造型很好看的黄杨盆景放在他旁边,喜欢的粉丝会问价格,黄杨盆景一般100元以上。抖音刷礼物也是一种变现手段,抖音上的音浪是由42音浪兑换6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提现比例是7:1,可以直接在“我的”选项中进入“钱包”兑换成人民币就行。
5、卖抖音号
如果不会操作其他变现形式,那么可以直接卖号来变现,但这种模式一般都是团队才能做的,一机一号,账号发布内容之前,先养号一周左右,然后批量做内容,一般粉丝做到20w左右开始出售,出售完之后,手机卖掉,重新买手机继续做号。市场价目前泛娱乐的粉丝为1-5分钱,垂直类目账号粉丝在5-10分之间,精准粉丝更贵,1元以上。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最近一则投放量很大的广告,让老苗看了很心塞。
“瓜子二手车网,个人车主直接把车卖给个人买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这则广告利用了人们的直觉认知,让消费者以为没有经销商赚差价,卖家就可以卖更多钱,买家可以买的更便宜。
它把“中间商”设在了人们的对立面,隐含的前提是,中间商是只赚利润不提供价值的“吸血鬼”,把他们拿掉,买家卖家直接碰面,双方都占便宜,皆大欢喜,“他好我也好”。
这类似的逻辑还大规模存在传销中“我们是直销,没有经销商加利润,所以很实惠”,不少人凭直觉认为很有道理,相信您一定也被安利过。
头些年,大型零售终端崛起的时候,家乐福沃尔玛们也倡导过,让生产厂家绕过经销商直接供应零售终端。号召“渠道扁平化”,这样就有更多的利润,或者更多资源来做推广。也有不少厂家上当。
受此风潮影响,不少企业和一些“高级”职业经理人搞过渠道扁平化运动,打了不少鸡血,留了不少鸡毛。
最新这些年,电商起来了,也开始这样吆喝:去中间环节,厂家网上直销,消费者获得实惠,厂家多获利润。
连菜场旁边的卖衣服卖鞋的小店,也经常打出一块大牌子,上书“厂家直销”,也能让人趋之若鹜。
中间商是什么?小贩、中介、经纪、拉皮条的、二道贩子。反正几千年来,中间商这个角色就没被重视过,甚至是遭到鄙视、仇视的。士农工商,商是排在最末尾的,有时候还是贱民,商人的孩子都不能参加高考,不对,是科举。咱们国家的传统中,中间商一直跟投机倒把、囤积居奇、唯利是图联系在一起。
人们的认知中,承认一个商品的生产成本,但不承认它的流通成本、展示成本、品牌成本、信任成本。
常在酒桌上听“懂行”的人说:“这个酒300块,里面有100块是广告,20块是包装,经销商和酒店又挣去100,厂家自己挣50,这个酒的成本也就30块。”
闻者一片唏嘘,痛斥当下的无良商人。老苗总是听的胸口一闷,老有把酒瓶子砸过去的冲动。
没经销商和酒店,您去酒厂直接去打酒?没包装,这酒您能拿来招待客人?您敢不敢买都难说?
我们的市场经济都进行了二十多年了(有人说三十多年了),很多人对中间商的认知,还停留在农耕社会。真是赤裸裸的反智。
中间商的地位和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市场认可,经销商群体的自我价值认知也不够。很多经销商干的很大,仍然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觉得自己一定要有个生产型的实体才能叫“企业家”,否则永远是个“商人”、“生意人”、“做买卖的”。
我们先普及下关于经销商的基础知识。请翻开科特勒大师的《营销管理》,看渠道管理这一章,你一定会看到一张图,这是一张让中间商泪流满面的图:“我们不是投机分子,不是寄生虫,我们是创造价值的!”
让我们牢牢记住这张图的名称——“分销商经济效果图”。
该图显示,利用中间商是实现经济效益的主要源泉。
A部分显示了三个生产者,每个生产者都利用直销分别接触三个顾客,这个系统要求9次交易联系。
B部分显示了三个生产者通过一个分销商,和3个顾客发生联系,这个系统只要求6次交易联系。
这样,由于中间商的存在,必须进行的工作量减少了。而且顾客越多,生产方越多,中间商的价值就越大。
任何正规的经典营销书籍,关于渠道的内容,都首先是这张图。各位父老乡亲,它是渠道存在的基本价值啊!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由于中间商的存在,交易环节是减少的,而不是增多的。交易成本是降低的,而不是增加的,也就是说你剥掉合理的中间环节,消费者拿到手里的商品价格只会更高而不会降低。
这虽然反直觉,但它是营销的常识。
所以做直销(传销)的产品,价格都会死贵死贵的,你看安利天狮什么的就知道了。
上海的苹果5块一斤,到俺山东老家的果园去摘五毛钱一斤。你让山东的果农自己摘了苹果跑到上海来卖,说不定五十块一斤,他还赔本。
你说,他可以在网上卖,就能便宜,双方都获益。一看这就是被电商给忽悠的够呛。那老苗就来撕撕电商的渠道扁平化。
近些年,食品行业电商最火的是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等休闲食品,自2013年起,以百草味、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为代表的休闲食品电商年均销售额开始了数以亿计的增长,增长率一度突破460%。
然并卵,三只松鼠的亏损和它的高速成长一样有名,并且丝毫看不到有盈利的迹象。近日又传出一件大事:百草味被“好想你”收购了。
在这起休闲食品电商并购第一案中,双方公布的审计报告披露了百草味近三年的销售业绩,其主要成本支出为平台推广费用、平台佣金及快递费,这三项占据了销售成本的69.8%。
百草味在电商渠道主要通过京东、天猫、1号店进行销售,其在2013年、2014年及2015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9亿元、6.12亿元和8.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47万元、-645.79万元和1423.53万元。
具有嘲讽意味的是,百草味在10年关掉了线下全部140多家店铺,全面转型电商。在14年亏了600多万后,又开始在线下发展了40多家经销商,并铺设了大量的线下门店,这才实现了15年的赢利。(货压在了渠道里,说它转型成功言时过早)
这就是所谓电商渠道扁平化的典型现象。
再者说,如果你是在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哪有什么多余的渠道环节让你去扁平?
企业是逐利的,怎会允许一个不创造价值的渠道成员存在。除非是垄断行业,我明明可以卖给你,非要把这个卖给我小舅子,让你在我小舅子那儿买。每个渠道成员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你减一个,成本就会增加一些。
实际上,中间商的作用还远非减少交易环节那么简单,他们往往还提供:信息收集整理、促销推广、谈判、订货、移库甚至承担资金风险等作用。为什么提供这么多价值的中间商,一直被唱衰甚至抹黑,很多企业要去之而后快呢?
消费者的直觉认知是基础原因,这个我们在上面已经讲过了。而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那些有意和无意的“骗子们”,他们利用人们的认知误区,抹黑中间商,但各自干着各自勾当。
做传销的只有去掉中间环节,下线不断发展下线的模式才能成立,才能把low的不能再low的营销方式包装成“事业”,从而诱骗那些做白日梦的人们。
好吧,听说这些人都转去做微商了。那老苗引用一个兄弟的分析吧。
“微信的环境给传销者发现了最好的温床”而微商“卖不掉的困境给传销带来了机会”,于是“传销的会销讲座变成了微商培训,传销的‘成功人士’变成了朋友圈中的炫富名单,传销的金字塔结构演变成了微商系统的多层级分销。”
我们再看,开篇中提到的瓜子二手车直卖网。这个号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网站,真的没中间商吗?
贼喊捉贼,放屁捂鼻子,他们自己恰恰就是中间商!你改了个名字叫“平台商”,我们就不认识你了?收取的费用不叫差价叫“佣金”,就能忽悠我们?我们可都是上过小学的!
头些年,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型零售商在倡导渠道扁平化,一旦他们的终端销量起来,就原形毕露了,各种进场费条码费陈列费DM费,接踵而至,逐年升高。这些年有点消停了,是因为一个更大的“流氓”诞生了。
阿里等大型电商企业,他们也管自己叫平台商,号称不挣差价。
事实上,他们才懒得挣表面的差价呢,挣那个累死累活还要帮你卖货。他们挣得比表面的差价狠多了,还要旱涝保收:你企业入住,花钱;入住之后要推广,花钱;打广告,花钱;支付也要通过我。至于你在我平台上是死是活,关我毛事!
上面提到的百草味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不挣差价,收平台费,钱挣得又多又光鲜又稳当,婊子牌坊都做得漂亮。
相对于传统的中间商来说,这种平台式的中间商,带给企业的负担更重,价值却更小。但由于形成了平台垄断,很多企业又绕不过去,苦不堪言。
经销商不必妄自菲薄,你们是实现商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源泉”(科特勒语),你们为市场奉献了真正的价值,一定可以获得市场的回报和认可。只是,在营销环境的变化下,需要做一些手法上的改变而已。
而品牌商要经营好,一定要充分调动中间商的资源和积极性。绝不是简单的凭直觉拍脑门,搞个渠道扁平化。渠道信心受挫,渠道体系混乱都很难恢复,扁平化的陷阱一旦掉入就很难爬出来了。
作者:苗庆显,益合营销策划机构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