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化妆品跨境货源,女朋友想自己做正品化妆品代购?
年轻人自己创业当然是好事,但是我们要选对平台,不能让自己的钱打水漂。洋老板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和闺蜜毕业以后一直在做,线上线下相结合,销售模式不单一,不用担心压货问题,而且总部会定时的给大家培训专业知识充实自己,商城囊括的种类齐全,一手货源,与很多家大品牌都合作,不用担心渠道问题。
做跨境电商能赚钱吗?
跨境电商仍处于红利期。2018年以来,跨境电商行业迎来政策性利好,电商法及系列跨境电商新政的出台将规范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此外,提高个人跨境电商消费限额、新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跨境电商行业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购买力不断提升,跨境电商市场内需庞大,为跨境电商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跨境电商新政颁布:零售商品交易限制和年度交易限值提升至5000元和26000元。
2018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动态:进博会
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网易考拉、苏宁易购、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均向全球供应商开出超级订单。
2018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动态:上下游供应链完善
中国进口贸易交易规模持续上涨
数据显示,2015-2018年,中国进口贸易交易规模持续上涨,2018进口总值约为14.1万亿元,比2017年全年增加了1.6万亿元,成为拉动今年外贸增长的重要动力。
预计2019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超10万亿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9.1万亿元,预计2019年将达到10.8万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电商法和跨境电商系列新政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促进跨境电商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全球化趋势、消费升级将推动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2018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市场份额分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网易考拉、天猫国际和海囤全球分别以27.1%、24.0%以及13.2%的市场份额雄踞跨境电商市场三甲。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网易考拉凭借自营直采模式,成功打造了自营正品口碑,赢得消费者信赖,积累了广大用户群体。
超三成用户海淘消费成上升趋势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超三成用户海淘商品越来越多,超五成用户海淘保持在稳定水平。
海淘购物频次高,超五成用户每月购物一次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每周购买一次的中国海淘用户比例为19.1%,每月购买一次的海淘用户比例占41.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中国对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商品降低关税,以及物流效率的提升,许多海外商品对用户的吸引力将逐渐提高。
近五成用户月均海淘花费超千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海淘用户海淘月均花费千元以上的占比4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跨境电商上下游配套设施服务的完善以及政策限额的提高,中国海淘用户消费将有所提升。
海淘用户最关注性价比,质量因素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30.7%海淘用户因海外商品质量好而选择海淘,比2018上半年增长了7.8%,质量越来越受到海淘用户重视。
日美韩商品持续受到海淘用户青睐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最受中国海淘用户青睐的五个海外商品产地分别是日本、美国、韩国、法国、澳大利亚。2018上半年则是日本、美国、韩国、法国、德国。日美韩商品持续受到用户欢迎。
洗护用品和美容彩妆持续受到用户欢迎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洗护用品、美容彩妆和营养保健类商品成为最受海淘用户欢迎的商品,与2018上半年保持一致。此外,服饰箱包占比较上半年增长了6.4%。
“11.11”期间营养保健产品最受欢迎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11.11”期间,最多用户购买营养保健类海外产品,为32.4%,其次是美容彩妆盒服饰箱包类产品,分别占比28.7%和25%。
超九成用户认为“11.11”促进了海淘意愿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双十一期间,有35.2%的用户认为双十一活动非常有吸引力。此外,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九成用户认为双十一活动促进了海淘意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双十一期间,各大平台的优惠促销活动与新颖的营销互动形式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
以上内容节选自《艾媒报告| 2018-2019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如需高清完整版报告,请前往艾媒报告中心搜索下载。
关于艾媒咨询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www.iimedia.cn)是全球知名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2007年诞生于广州,在广州、香港、北京、上海、硅谷设有运营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致力于输出有观点、有态度、有结论的研究报告,以权威第三方实力,通过艾媒大数据决策和智能分析系统,结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艾媒分析师观点,在产业数据监测、调查分析和趋势发展等方向的大数据咨询具有丰富经验。艾媒每年公开或定制发布新经济前沿报告超过2000份,覆盖了人工智能、新零售、电商、教育、视频、生物、医疗、音乐、出行、房产、营销、文娱、传媒、金融、环保与公共治理等领域,通过深入数据挖掘,通过数学建模,分析推理与科学算法结合,打造有数据、有理论支撑的大数据分析成果。艾媒咨询的数据报告、分析师观点平均每天被全球超过100家主流媒体,1500家(个)自媒体、行业KOL广泛引用。
哪里有好的潮牌服装货源?
对于长期在上海工作生活的我来说,不仅工厂生产潮牌卫衣T恤夹克等,而且大叔岁数的我也喜欢追潮牌,潮牌货源除了淘宝天猫等网络平台外,据我所了解在上海最集中的应该在位于上海杨浦的国际时尚中心,那里集中了很多美潮日潮的知名品牌,因为我们工厂跟几个品牌也有合作关系。
如果从货源产品方面来看,上海的一些时装公司在潮牌设计定制方面的能力肯定略胜一筹,毕竟魔都是时尚之都,追求潮牌不乏人气。在此顺便给自家工厂打个广告:潮牌加工哪家强,上海工厂找方湘。
跨境电商具体到底是做什么的?
跨境电商,类似国内的淘宝,京东,天猫等国内电商,跨境电商是针对国外的电商,比如: 亚马逊,速卖通,虾皮网等。
跨境电商开店门槛也不高,需要一张营业执照,一张绑定账户的双币银行卡,国内各大银行均可办理。在对应平台招商页面申请开店,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电商平台收费标准不一样。速卖通平台需要国内阿狸旗下的业务,和淘宝类似模式,需要缴纳1万元的保证金,平台佣金10%。这个要在计算成本价格时加进去。亚马逊平台目前是世界范围内传播最广流量最大的电商网站,他分为个人模式和专业模式,个人模式是按单个销量收费,每销售一件商品收费0.99$。专业模式是按月收费,每月月租金39.99$。这两种模式都需要收取15%的销售佣金。
开店新手可以多关注运费计算。运费是前期店铺的一个重要盈利点,国外快递一般包括首重+续重来计算。费用单位人民币¥ 包裹首重500克,以后每500克算一个续重。
跨境电商迎重大利好?
快递业务遭遇发展瓶颈 跨境物流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
当前我国快递行业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阿里系、京东物流与顺丰相抗衡局面。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同时,也面临着快递增速放缓的窘境。传统国内快递业务总量大但利润低,再加上多方竞争引发的价格壁垒,使得快递业务遭遇发展瓶颈。
在此背景下,国内快递企业开始着眼海外市场,企图以新业务突出重围,其中,随着以顺丰为首的快递企业布局海外快递业务,跨境物流领域又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
说起跨境电商销售热潮,非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莫属。2018年11月23日,“黑色星期五”当天第一个小时,亚马逊中国全站的销售额已达到去年同期的2倍以上,这样的销售业绩足以证明跨境电商的火爆程度。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模式与产业整体规划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了7.6万亿元人民币,预计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突破9万亿元,达到9.1万亿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深,用户对于进口商品的接受程度以及购买意愿都在快速增长,跨境电商因此有了非常大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并且预计到了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12.7万亿元。
2016-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8中国海淘用户将超1亿,跨境电商平台成海淘首选
“双十一”的购物大战已收场,在这轮电商大战中,“海淘”一度成为热词。截止到2017年中国海淘用户规模已达0.65亿人。预计2018年中国海淘用户规模将突破1亿人,达到了1.01亿人,增长率为48.4%。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全球消费观念的兴起,用户对高品质的跨境电商需求增加,用户规模将持续扩大并维持高增长率。预计在2020年中国海淘用户规模将达到了2.11亿人。
2016-2020年中国海淘用户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平台已成为海淘用户购物的首选。在初次使用海淘时,有67.7%的用户是选择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海淘,20.1%的用户选择直接在国外网站购物,而对于目前最常用的购物方式,跨境电商平台用户增至74.7%,同时国外网站、个人代购的选择用户都相对减少。
2018年Q3中国海淘用户选择渠道对比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跨境物流成为快递行业新趋势 巨头纷纷“并购”加码布局
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跨境物流的支持。由于货物的配送不再简单局限为国内区域内的周转,涉及国家与国家间物流系统、海关检验检疫等多个环节,因此,在跨境电商市场不断壮大的前提下,发展跨境物流成为快递行业的新趋势。
其中,快递巨头之一的顺丰在跨境物流领域颇为积极。今年10月底,其与国际物流三巨头之一的DHL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以55亿元整合DHL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的供应链管理业务、管理团队和相关科技技术。
无独有偶,2017年11月,圆通速递以61.75%股份完成对先达国际物流控股有限公司的收购。收购后,圆通将先达的全球业务服务网络与自身国际业务资源充分结合。“三通一达”的另外几家同样摩拳擦掌,如,申通和中通分别收购了美国的优晟速递及天马迅达。
并购是巨头多元化拓展的主要手段。以国外快递巨头发展史为例,FedEx和UPS通过收购迅速实现综合化和全球化,并带来此后近半的营收增长。业内人士指出,在更加注重运营、资本和创新速度的龙头时代中,以并购、合资为代表的资本合作或将是中国快递业实现综合化加速转型的重要方式。
海外收购是企业全球化布局的一条捷径,用金钱买时间,快速实现‘走出去’。但海外并购的最大挑战在于中国快递企业缺乏国际化物流人才队伍,国际快递涉及服务链长,仅收购海外资产只是买下一辆快车,但还缺乏国际化人才作为驾车司机。
跨境物流面临巨大挑战
跨境物流是快递行业现阶段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也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需要。国际快递业务之所以说市场很大,主要是由于该领域拥有一定可观的利润空间。
尽管如此,跨境物流仍存在很大的挑战:一方面,由于国外有很多政策规定、保护性措施等,导致国内民族企业进去国外市场较难;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快递企业的国际快递运输还存在很大的弊端,除去部分新开航线能够专机运输,其他还是依靠客机的副舱运货,存在明显的时效问题。
跨境物流已经超越简单的仓运配服务,其服务链条更长,需要物流与供应链全流程的优化整合设计能力,这正是中国物流企业急需要补充的专业短板;另外,需要考虑与本土化企业的生态联动,避免成为物流孤岛,要建立当地的落地配网络,避免物流的单向繁荣,要形成双向对流的物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