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润发如何进货补充货源,说说你们失败的经历?
2013年的时候,我结束了长达十一年的电商打工生涯,走向了创业这条不归路。
原因很可笑,跟绝多数人一样,看到身边朋友赚了钱,眼红;又因工作接触了很多厂家,被怂恿。
热血沸腾、激情昂扬的选了女装。
结果,两个旺季下来,亏了我十几年的存款。
严格来说,不是亏在运营技能,而是各种残次、断码、缺色等压仓。
说起来也很有意思,那段时间我一直钻牛角尖,有厂家货源、也十几年的技术壁垒、也不缺资金资源,我死活想不明白咋就亏本了呢?
现在理解了,我缺少老板的宏观思维!
以前打工,只需要培训团队业务能力、监管公司运作流程及标准、协调各部门同事达成目标,根本不需要深入去考虑“市场需求”及“订货仓储”等问题。
说白了,只需要找好队伍、熟悉市场及平台规则、研究各种玩法,把东西卖出去。
但事实上,这只是“运营层面”的事情,而不是整个“公司经营”,这是本质上不同。
我们普通打工仔,最大的问题在于:迷恋自己的专业(或技能),忽略了眼界、格局等战略角度,大概率上都会失败,小概率上会很累很苦逼的赚点小钱。
所以,后来再创业,我会结合“自身条件”、“数据分析”、“投入回报评估”去决定:干、还是不干。
回到卖衣服,很多人跟我一样不缺钱、不缺技能、不缺资源等失败经历,并不是个例。
这个行业的频率太快了,需要非常强大的资源后盾及自身综合能力,比如钱、资源、团队、人脉、机遇等等,远不是找个厂家、看市场什么卖的好跟风、然后吆喝几声推广,钱就赚到了。
滑稽的是,我所看到卖女装的卖家中,90%的群体,不说资金等条件,就连运营都还不娴熟,做下去的成功概率,真心低到令人发指。
建议每个即将开网店、做电商的朋友们,好好看看我的视频:八年创业之谈:开网店,卖什么最大概率能赚钱?
不要盲目、不要一时兴起,及时止损!
关于“花和尚”:
死磕电商十六年,打工近十二年、于2012年淘宝创业至今;母婴/护肤品/小家电类目卖家。2016年1月开始自媒体创作,分享过很多关于淘宝创业思维、运营实战技巧的内容及视频,希望老铁们能够真正静下心好好感受下。
不敢说能帮助你月入多少,但你所遇到的问题99%都会有详细解析;我相信你肯定会受益匪浅。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我的今日头条专栏中选择“文章或视频”免费学习实战干货,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家中用不用储存青菜?
我觉得不要人为造成恐慌,北京的蔬菜供应是平稳的,大多数的反应也是平稳的。
小规模聚集性病例发生,北京市已经采取了强力措施,大家听从政府号召,服从社区指令,就是对防疫的最大贡献。
我今天也看到了一些言论,包括新发地蔬菜的处理(没有核实真假),担心蔬菜供应出问题,所以,中午的时候我去了一家大型超市,今天是星期天,超市里出奇的安静,商品是琳琅满目,蔬菜是货架满满。看下图:
人真的是很少,我买了少许的蔬菜,因为天热,我买了几大箱矿泉水。在购物的过程中,不断听到牛羊肉的促销声。米面油各式货品齐备,尤其卖油的地方,促销员一个挨一个,各种不同的优惠比比皆是。
当然,因为有新的疫情发生,超市大门口的测温、戴口罩的检查,又加强了。好在于使用的是电子红外测温,快捷又方便,而且我想一定是做了人脸识别存储,方便过后对人群的追溯。
一切秩序井然,人们有条不紊,悠哉乐哉!不论是售货员还是顾客,每个人都养成了戴口罩的良好习惯,选取菜品的时候,人们注意到了,有意的不去扎堆,表现的训练有素。
毕竟北京是一个超大型的大都市,一点小小的失误,都会造成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专家对病毒的评估,一定会基于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大数据的分析,然后给人民群众一个好的解释和宣传。
那么,你所说的北京疫情严重,又是根据什么呢?一定要在家中囤菜,是因何而为呢?
千万别自己吓唬自己,有任何的问题,全北京市人民共同面对,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这不是说教,只想用只言片语,让您对我们一起战胜新疫情充满信心。
超市名字?
超市顾名思义,市场面积庞大,货源充足几乎是应有尽有的生活日常必需用品。它摆货整齐有序,分类明细物品新鲜整洁。具有超高的人气诱惑,一走进超市让人赏心悦目!走到生鲜类区想买生鲜;走到糖果区想买糖果;走到水果区想买水果…总之超市两个字的含义就超越了普通的小商店。
昨天去超市看到好多人都买米和油?
这几天看到很多人都在超市抢购粮油,我们兰州市民因为这件事还上了热搜,那么,粮食真的要涨价吗?这个问题我觉得还需要冷静分析!不要在个别媒体的鼓动下就稀里糊涂的加入抢粮大军。
一、粮食安全问题为什么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全球极端气候天气的出现肯定是日趋增多,全球性干旱、非洲沙漠蝗虫的戏谑和美洲草地贪夜蛾的入侵,这都给全球的粮食产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而今年的新冠肺炎,让全球贸易严重受挫,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各国出台了粮食出口禁令,让全球的粮食市场产生恐慌。
在媒体的渲染下,许多人认为我国的粮食会出现短缺,担心饿肚子,这助长了屯粮的气氛,甚至部分市民去超市抢购,那么,粮食真的会出现短缺吗?真的会涨价吗?个人认为这些想法真的有点“杞人忧天”!
二、为什么我国的“饭碗”不存在问题?
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口粮并不存在问题。
1、我国粮食进口的构成
我国是全球粮食最大的进口国,这个是事实,但是首先我们要看看粮食进口的构成,根据海关公开数据,18年我国进口粮食1.085亿吨,而这其中大豆就占8800万吨,这些大豆主要用作油料作物和饲料,并不属于粮食类别。
而小麦、稻米、玉米的进口量比例其实很小,总体为4%左右,因此,在主粮方面,自给率在95%左右,我们是真正实现了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这的感谢我们的亿万农民的辛勤劳作。而且大多数的粮食进口,是为了提高消费质量,就拿大米来说,虽然每年都进口大米,但我国其实不缺大米,17年我国的大米出口量就达到了780万吨,也就是说我们的口粮消费并不会受到威胁。
2、天灾人祸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天灾人祸首先就得说说新冠肺炎,当前虽然一些欧洲国家的官员对我们大扣屎盆子,但合作抗疫是国际主流共识,因此,疫苗肯定会出现,只是时间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疫情失控的可能性很小,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对粮食产量的威胁也就会逐渐弱化。
其次就是草地贪夜蛾,其实这几年我国的粮食生产一直受到草地贪夜蛾的侵扰,但并没有对我们的粮食安全造成真正威胁,而且经过这几年的治理,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经验来应对草地贪夜蛾的侵扰。
第三个就是非洲沙漠蝗虫,我们有丰富的蝗虫治理经验不说,目前还没对我国有什么威胁。
因此,天灾人祸对部分国家的粮食产量造成威胁,但只是局部的,对全球粮食并没有造成严重威胁。
3、我国的粮食生产情况
公开统计的数据是我国每年的粮食产量每年在6.6亿多吨,每年都有结余,再加上我们的储备,因此,短期内粮食价格是不会出现波动的。另外,就是在今年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从上到下,大力保春耕措施从未放松,夏季粮食获得丰收仍然可期。
综合以上几点,粮食价格在恐慌情绪笼罩下会出现波动,但不会大范围波动,因此,我们对于口粮的担心,是完全多余的,你怎么人为呢?
要不要打城管电话来赶?
现在还明确告诉你,国家支持地摊经济,只要他们合法,不占道经营。因为今年经济不景气,好多工厂都是没事做,实体经济韧性不是很好,发展地摊经济国家是经过慎重考虑,重振经济,扩大内需做出的决定。随着经济的好转,国家可能慢慢地限制地摊经营。所以现在是大家齐心协力,搞活经济,让更多的人有饭可吃,有事可做,所以我们要平常心看待。
话又说回来,开店的成本大于摆地摊的。因为他们要租门面,有收管理费。摆地摊与开店的是有矛盾的。因为抢战了他们的市场,损害了开店的利益。因为摆地摊的成本低一点,所以卖的时候价格也低一点,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符合大众消费。所以现在开店的一定要采取薄利多销的战略,少赚一点利润,留住顾客,还可以利用线下线上一起销售。站在开店的角度考虑,商场如战场,非常恨摆地摊的。但是你必须有容忍的态度,恨别人是没有用的,你要有销售方法才行,从规模,从款式,来抢战市场,而不是搞垄断!
记得以前没有共享单车,没有共享电动车,到处都是摩托车拉客的,而且开摩托车的横冲直撞,危险得很,现在有了共享单车,摩托车拉客的少了很多。这就是导致了行业的转型,也实现了利益最大化。以前一两公里,搭摩的,我现在基本上骑共享自行车!
你说实体店,讨不讨厌网店?答案肯定的,非常讨厌。但是你实体店也可以做网店,网店也可以做实体店。马云做了淘宝,又收购了大润发,还开了天猫小店。苏宁有自己的实体店,也有自己的苏宁易购。要想办法把自己做大做强,而不是采取卑鄙手断,对付别人。地摊经济只是目前一个阶段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