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服装生意好找货源吗知乎,杭州做服装生意可以吗?
其实哪里做服装生意都是可以的,服装店要选择人流量大的地方。杭州的四季青,全国都有名的。这样靠近货源,很就便的!!
现在去做女装生意还有前景吗?
—— 以下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女装行业品牌竞争格局与重点企业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整体竞争格局呈现多、小、散、低的特点
女装行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非常迅速,经历了休闲服-高端女装-少女少淑-快时尚-电商女装品牌的相继出现和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大小小的女装品牌不计其数,但是有名气的女装品牌却是屈指可数,女装的品牌效应不及男装。
根据女装行业的市场容量以及行业的集中度,中国女装产业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全球的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对于中国国内的服装企业也造成的很大的影响。2011年以来,外需疲软、国内需求下滑、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以及整个服装行业饱受高库存的困扰,这对服装企业来说也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2012年,女装行业进入转型期,随后几年女装电商逐渐崛起,线上线下品牌竞争加剧,2018年以来,国潮之风兴起,女装品牌在设计和运营中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体而言,我国女装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小、散、低的特点。
行业市场集中度低 线上品牌集中度低于线下品牌
目前我国女装品牌集中度仍较低,虽近两年略有提升,但尚处于品牌沉淀,竞争加剧的发展期。目前我国女装品牌CR5从2012年的4.6%到2018年的6.4%,6年间增加了1.8%;而CR10从2012年的8.2%到2018年的10.7%,6年间增加了2.5%。随着我国女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市场集中度也将继续提升,前瞻初步估算2019年中国女装品牌CR5上升为6.8%,CR10上升为11%,优质品牌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线下销售方面,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以百货商场为主)女装销售前十品牌包括VERO MODA、ONLY、雅莹、哥弟、珂莱蒂尔、朗姿、娜尔思、阿玛施、玖姿、玛丝菲尔,市场集中度合计为13.67%,同比增长0.21个百分点。
线上销售方面,根据阿里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阿里平台上女装CR10为8.75%,较2019年同期提升4.11个百分点,前十品牌市占率大多都有提升。波司登、雅鹿和优衣库品牌全网销售额增速都在40%以上,因此市占率提升明显。此外,太平鸟女装表现优秀,一月份市占率0.52%。
由上文细分线上线下品牌集中度可以看出,线上品牌集中度低于线下品牌,总体来说,我国女装品牌集中度低、竞争异常激烈。
女装高端市场大部分份额由国际知名品牌占据
目前,国内的高端女装市场基本上仍处于寡头垄断的竞争结构,主要被一些来自国外的百年品牌和国际性品牌垄断,如ARMANI、BURBERRY、CHRISTIAN DIOR、DOLCE AND GABBANA、LOUIS VUITTON、HUGO BOSS、GIVENCHY KENZO等,中国在高端服装品牌领域基本没有什么企业可以与这些来自国外的百年老店竞争。
顾客对这些品牌的议价能力较低,因这些品牌对于购买者而言替代程度较低,消费者看重的更多是品牌;在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上,这些品牌一般都有自己的加工厂和设计师;此外,这些品牌由于发展的时间较长,工厂和店面数较多,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在该类消费者中,大部分消费者都有自己偏好的品牌,品牌忠诚度较高;同时,品牌长期以来形成的设计风格是其它品牌无可替代的;其进入门槛也较高。正是以上的这些因素构成了高端市场的寡头竞争的市场格局。
目前国内高端女装市场可以大致分为四类:一线国际奢侈品牌、二线国际高端品牌、国内高端品牌和国外快时尚品牌。与一二线国际品牌相比,我国女装在品牌与档次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全国性品牌较少、模仿现象较严重、风格不够突出等。
本土女装市场按地域形成了八大派系
中国女装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早先形成了沪派、浙派、苏派和粤派服装,后来居上的有闽派、汉派、湘派、京派等。
其中,杭派里最知名的品牌有太平鸟、秋水伊人、江南布衣、E库等;汉派品牌则主要有太和、雅琪、红人、元田等;粤派品牌主要包括以纯、歌莉娅、格风、桔子等;闽派品牌则包括千百惠、卡琪露茜、假日风情等;京派品牌颜色比较鲜艳、色块比较大,再结合一些时尚流行的款式,其品牌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有一定的影响;而杭派女装产业带有浓重的江南文化气息;深圳、广东虎门则因为接近港澳,吸收了一些港澳的时尚元素和款式。
这些区域品牌的发展基本上都走着同样的路线: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就直接有选择地向目标城市发展。中国疆域辽阔,地域所造成的风俗与文化也有所不同。就拿南北方女性来说,她们在身材、体型、气质、穿着习惯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其对于国际流行时尚的接纳速度和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经过多年发展的中国女装依旧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国内女装上市品牌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本土女装品牌可以划分为一线品牌、二线品牌以及一些知名度较低的小品牌。CNPP通过收集女装行业超过685个品牌信息及42998个网友的投票做为参考,综合分析了女装行业品牌的知名度、员工数量、企业资产规模与经营情况等各项实力数据,发布了2019-2020年女装十大品牌排行榜,从最新的排行榜可以看出,本土领先的女装品牌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其中浙江省占据2个席位,上海市占据两个席位,江苏省占据一个席位。此外,韩都衣舍作为电商女装品牌也进入了榜单前五,这也是唯一一家进入榜单的电商女装品牌。
从线上销售平台典型代表天猫商城双十一销售情况来看,2017年开始,优衣库的市场占有率赶超其他品牌,位于第一位,同时从2015年开始,优衣库稳居天猫双十一女装类目销售额排行榜第一位。
纵观9家重点国内女装上市公司2019年年度业绩财报,可看出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前,2019年度各大女装品牌发展各有喜忧,且大多为上升趋势。
在9家女装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中,拉夏贝尔排名第一,为76.66亿元;其次是赢家时尚,即改名之前的珂莱蒂尔,为41.57亿元。其余除了最低的日播时尚外,营业收入基本维持20-30亿元区间。然而,与2018年相比,拉夏贝尔营业收入下滑幅度也较大,同比下跌24.66%,净利润下降幅度更是达到1258.07%,出现巨大亏损。
净利润方面,除了拉夏贝尔的出现巨幅下跌,以及朗姿、维格娜丝和日播时尚,其它五家女装品牌净利润实现上涨,且涨幅在2%至50%之间。其中,赢家时尚飙涨48.7%至4.06亿元,江南布衣增长18.1%至4.85亿,地素时尚、安正时尚和歌力思涨幅在10%以内,基本稳中有进。
反观上市时间不长的地素时尚,尽管整体营收仅23.78亿元,但净利润高达6.24亿元,成为这九家企业中最会赚钱的一家。从中可以看出,女装行业已出现分化,净利润呈两极化趋势,并且整体看来处于粗放型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并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头部企业。
做服装生意跑市场的要点?
1、市场调查。地理位置调查,商圈调查,同行业竞争及销售情况调查等等
2、产品定位。准备经营哪一类型的服装产品?该类型的服装在当地是否有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销售及收益情况。
3、货源组织。根据你定位的产品,寻找货源,货源是否有门槛要求,是否加盟或代理。
4、相关经营费用的了解。租金、人工、水电、税费等等。
5、资金周转、投资回报等方面的考虑。
如何服装进货才能拿到好的批发价?
在服装进货上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做服装的朋友们你们都知道吗?很多朋友在服装进货时只看价格,服装批发只看价格拿回去的服装是卖不出去的,所以要衡量一下对自己店铺的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都知道服装批发商一般批发价都比较低,他们是靠走量赚钱的,所以一般有两个因素可以影响批发商对你的支持,一个是首次进货金额,另一个就是补货的频率,如果你第一次进货金额较少,批发商就会觉得你没有实力,还有就是如果你经常去批发商那补货就算是每次数量不是很多那批发商也会认为你货物周转快,可以给他带来利益,这样长期下来就算你不说批发商也是会给你把价格降一些的,因为做生意都是互惠互利的,双赢的,你赚钱他才能赚钱,他会认为你是一个重要的顾客,还会给你推荐一些卖得好销量好的款,这些行情会让你对市场和客户判断更准确。刚刚说在服装进货时不能只看价格的高低要以自己店铺的定位为准,做生意就是为了盈利,你在考虑拿这件衣服的时候首先要想的就是这件货拿回去有多大的利润,这才是适合自己的服装货源。现在你看街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大家都不喜欢撞衫,都喜欢独一无二,所以在服装进货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货,如果是新开的卖场你要考虑到要留住回头客,所以你要进一些有自己风格的服装,要找一些其他店里没有的款式,比如经营一些外贸服装,或是找一些库存尾货来做,因为尾货库存服装有其不能再生的特殊性,撞版的可能性很小,这样可以很好的留住一些顾客,培养成老顾客。在服装进货时拿货要拿多少这往往是新手不知道的,如果是新的店铺在服装进货时就要做到款多量少,少量多次这样进货,当然是要有一定的备货量的,做生意都是有成本的,租金成本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如果备货几千块钱,租金就达到了1万元这样就划不来了,但是如果资金只有一两千备货二三万那备货量就大了。服装进货都想拿到好的批发价格,什么是好的批发价格那就是价格低,服装批发和零售最大的区别就是批发只有通过大量的出货才能赚钱,利润比较低,零售虽然利润比较大但是一般出货量比批发商少,各有利弊,对于那些刚接触服装行业的朋友们来说不想压过多的商品,他们会通过只进一些样品来了解消费者的市场需求,然后再按照需求量去的多少决定补货的多少,这样做风险比较小,但是这样也是优缺点的,因为很少有批发商愿意卖给你单件产品的,就算是给你那价格也是会高出很多的,这样的话你的商品在价格上就没有竞争力了,很多顾客为了贪便宜就放弃了,所以这也不是一个办法,你可以在做之前深入了解调查一下客户需求,多去服装批发市场看看要相信自己的眼光,让批发商觉得你很有实力,觉得你是要长期合作的,你可以用数量来拿到更低的价格。
目前自己开了服装工作室?
自设工厂,自产自销,这些看上去很完美的流程,但往往都还做不过没有工厂的品牌公司,甚至不如专做加工的工厂有效益,其实一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术业有专攻!
其实题主的问题也困扰我多年,包括我身边很多朋友就劝过我:自己有工厂,成本这么好控制,为什么不自己弄个品牌,自己做自己卖呢?
在劝我的同时,还不忘搬出一推那些条件不如我的来做对比:看某某某只是批发衣服,或只是开了几个服装店铺,一年能赚几百万,上千万,你们那些工厂老板怎么就喜欢帮别人做嫁衣,有钱不会自己来赚啊。
跟一些品牌商和服装批发零售商打交道了这么长时间,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越是对服装很懂的,尤其对服装技术、品质很关注的那类人,去做服装销售的话往往不成功;而那些从未接触过服装,只是出于兴趣爱好来卖服装的人往往取得不错的成就。
针对这个现象,我也跟很多同行交流过,在一起聊天过程中,发现做工厂的老板注重的是产品品质和交期这些具体的问题。他们脑子里装的是产品思维,总认为自己东西好,有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识。结果就是搞出一堆自己认为很好却卖不出去的库存。
而那些对服装不懂的外行老板他们注重的是营销,他们善于抓住人性的需求,能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他们不会首先去考虑降成本自己搞工厂,他们脑海中信奉的是“没有卖不出去的衣服,只有不会卖衣服的人”。大部分服装品牌公司都在走生产外包的模式,公司专注于设计研发和产品营销。你看他们的衣服定价虽然很贵,但销路还是不错,正是因为老板具有这种营销的思维。
看看这两种思维角度完全不同的人,他们行事的方向和决策就会完全不一样,最后的结果肯定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有时候我们感觉的优势其实局限了我们的思维,反而变成了我们的劣势。这个就是很多服装工厂老板去做批发零售,往往很难成功找不到销路的根本所在。
对于拥有自己工厂的老板来说,如果想到服装批发零售这块分得一杯羹,建议先把产品思维转换到营销的思维方向。我是裁缝方师傅,希望我的分享能给您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