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护肤品货源代理网,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我是岭南通途,我来回答!
女生新兵,分配到西藏了,有什么要注意的吗?首先恭喜能够顺利去当兵!女生想去当兵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去当兵里面,去西藏当兵也是很难的!那么女生到西藏去当兵,有什么要注意的呢?今天我们就找个话题一起交流一下!
一、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女生去西藏当兵,我个人认为首先需要做好的第一个准备,或者说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女生去当兵首先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女生在体质上面天生就要比男生要弱一些,部队的训练可以说是比较辛苦的,虽然说部队的训练女生不会像男生那样搞得那么狠,同时标准也是不一样,但是肯定也是比较辛苦的,科目也是非常多的。
吃苦耐劳的准备,除了在训练上面以外,还需要克服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准备。
可以说去西藏当兵离家乡一般来说都比较远,对于很多女生来说是第一次远离父母,独自一人到外面去生存。当然到部队里面去当兵不涉及到更多的其他的问题,更多的是是否能够有勇气在里面留下来,是否能够坚持的下来。
西藏的气候可以说是比较恶劣的,昼夜温差比较大,同时太阳日照时间长,日照强度大,这也是需要克服的一个方面,这也非常需要吃苦耐劳的韧劲,没有一股韧劲,可以说是非常难让自己适应这样的气候的。
二、做好克服高原反应的准备
到西藏去当兵,尤其是女生到西藏去当兵,第二个需要做好的准备,那就是做好克服高原反应的准备。
西藏的海拔可以说是在我国平均海拔里面是最高的,在西藏上面工作,尤其是在西藏上面的部队工作,高原反应可以说是第一个需要克服的问题。
对于很多人来说,去部队当兵,到西藏去当兵,可以说是人生第一次到这么高海拔的地区去,有高原反应是难免的。
现在部队已经有非常完善的保障体系,可以说到了那边以后,即使有高原反应,也会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和医疗措施,不需要有太多的担心和害怕!
但是我们也需要提前对高原反应做一些了解,提前为应对高原反应做一些准备。
如何克服高原反应,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查一下,我不是专业的医生,我没有办法给大家专业的回答,但是我相信网上会有非常专业的人,非常专业的医生给你一个非常准确的回答。
现在在高原上面的部队大多数都配备了制氧的装备,可以说不太需要担心缺氧的问题,晚上肯定是能够睡个好觉的,所以也不需要有太多的关于这方面的担心。
三、多准备一些水乳之类的
女生去西藏当兵,我个人还有一点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多准备一些水乳之类的保养皮肤的护肤品。
刚才在前面我也说了,在高原上面昼夜温差是很大的,日照时间是很长的,日照强度是很大的,同时空气也是比较干燥的。
这就会非常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对皮肤的油水平衡会破坏比较大,同时经过一天的暴晒,对皮肤的伤害也是比较大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女兵也不例外,所以我建议在去当兵以前,可以自己先准备一两套水乳之类的比较适合自己的护肤品,这样的话在训练之余,晚上睡觉之前能够好好的疗养一下自己的皮肤,这并不是什么矫情,而是确确实实的对自己好一点。
男兵和女兵毕竟不一样,男兵可以说皮肤糙一点也就糙一点了,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女兵还是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
四、女兵在部队不会像男兵一样的岗位
到部队当兵以后,其实女兵和男兵的岗位可以说是非常不同的,同时女兵和男兵的训练强度,训练科目也是有所区别的。
通常来说,去西藏当兵的女兵一般都会到自动化通信等等,这些相对轻松,同时也需要比较心细的人去工作的岗位。一般是不会把女兵放到基层连队一样去参加基层连队的训练,基层连队的装备操作等等这些。
在训练科目和训练标准上面,女兵和男兵也是不一样的,女兵有女兵的标准,男兵有男兵的标准,双方的标准科目有所不同。所以在训练上面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我们的训练标准都是经过非常严格的,科学的设计的,不会特地的为难谁,只要是一般人参加正常的训练都是可以完成的。
女兵到部队当兵以后,关键还是要把自己的技术和技能学好,前面我也说了,通常都是在自动化或者通信的岗位上面工作,这上面就要求非常纤细,要记住的东西非常多,在这方面可以好好的准备一下。
五、在西藏当兵待遇其实很好
最后我们聊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西藏当兵,待遇其实非常好。
在西藏当兵的时候,在西藏当兵的工资待遇就要比内地的好很多,因为西藏的条件确实比较艰苦,同时西藏还有高原补贴,一般来说,在西藏的义务兵都可以每个月达到几千块钱,如果是西藏的军士,那更是可以达到1万块钱以上。
如果在西藏当兵退伍以后,那么优待金是要比内地一般地区高两到三倍的,这个是有国家的明文规定的。
如果在西藏干到转业安置,那么在西藏工作的时间长的必须要优先转业安置,如果是选择军士的逐月,那么在西藏工作的军士逐月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要比内地一般地区要高一截。
能够去西藏当兵是一件好事,女生能够去西藏当兵更是一件大好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好好珍惜去当兵的时间,好好的体会一下祖国的边疆环境怎么样,当兵两年,我相信你对这个国家会有更多的了解,你对这个国家会有更深的热爱。
以上是本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文由岭南通途原创,想了解更多知识,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
如果大家有想问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问题进行专门发文回答。
想自驾去西藏旅游有什么建议?
自从08年第一次去了西藏以后,就中毒了,隔一两年要是不去一次,就觉得生活中少了点啥,要不是因为孩子,早就去那定居了。
自驾进藏,第一,最重要的是车况, 自己出发前检查好自己的爱车,包括各种救援设备,比如拖车绳,防滑链,备用电瓶等等。
第二,办好边防证,虽然进藏也能办,但是不方便不是。
第三,整理好日用品,包括衣物,洗漱用品,我每次都带点衣架 因为出去玩的时间长,洗完衣服宾馆的衣架不够用,而且,转天干不了,需要挂在车上,所以,自己带点方便。
第四,买一些自热米饭,以备不时急需,不用买太多,现在进藏的路上,什么都能买到,很方便。
第五,根据你自己的时间,规划一个大概的行程 路线,进藏还是建议时间长一些,要不去不了多少地方,我们每次去都一个月左右,还是有好多想去的地方去不了,总是有借口留给下一次。
第六,因为我没有高反,所以这方面没啥建议,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吧。
第七,路上不要等到快没油了再加油,因为有的地方好几百公里都没有加油站。
第七,进藏后注意安全吧,都是盘山路,啥路况都有。这也考验车技,车况吧。
其实进藏没有啥难的,多去几次就门清了。
我还没去过阿里,今年打算去。然后去尼泊尔
几月份去厦门旅游最适合?
春天1月--3月,夏天4月-6月适合去
西藏的气候条件比较特殊,最明显的便是昼夜温差较大,太阳辐射强,干燥。西藏地势高,气候较寒冷,但由于日照时间长,冬季并不十分冷。春季(3-5月):气候较寒冷、干燥、风较大,可穿夹克、毛衣。夏季(6-8月):气候凉快、午间较热、可穿宽衫及裤子或裙子。
秋季(9-11月):气候较寒冷、干燥、可穿厚外套、毛衣。冬季(12-2月):气候寒冷、异常干燥,可穿大衣、羽绒服、毛衣,戴手套、围巾,并带上必要的防晒设备如太阳镜、防晒霜、唇膏等。
西藏的平均海拔为4000米,含氧量是平原的70%,所以大部分的游客到西藏以后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 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大部分的游客到西藏以后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症状表现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气短、胸闷、厌食、微烧、头昏、乏力等。
部分人因含氧量少而出现:嘴唇和指尖发紫、嗜睡、精神亢奋、睡不着觉等不同的表现。部分人因空气干燥而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或积血块等。因此凡有严重心、肺、高血压病的患者,均不可冒险来高原旅游。
预防措施
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的反应症状都是心理作用或有心理作用而引起的,比如:对高原有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和战胜高原决心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
其实抗高原反应最好的良药是客人自己,只要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入藏的前一天和当天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多喝水多吃水果,高原反应会很快消失。 建议初到高原地区,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他命的食品,适量饮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耗体力。
不要一开始就吸氧,尽量要自身适应它,否则,你可能在高原永远都离不开吸氧了(依赖性非常强)。
常备物品
(1)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
*抗高原反应药:景天红花胶囊:提高缺氧耐受力,缓解疲劳。具有预防、缓解、防止高原反应的发生。
服用方法:出发前3-5天开始服用,防止高原反应;回家后还需服用2天,防止发生晕氧。
*止痛药:必理痛、芬必得
*胃肠药:泻利停、氟哌酸、藿香正气胶囊、胃气
*消炎药:磺胺、螺旋霉素 、头咆安苄胶囊、氧氟沙星
*鼻喉类:鼻腔外用软膏、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宝
*维生素:21金维他、骨密钙、大蒜油胶囊、番茄红素
*外伤药:正红花油、云南白药、创可贴、碘酒、纱布,胶布、酒精棉球
*眼睛护理:眼药水 、眼药膏
*感冒药:白加黑、感冒胶囊 、银翘片
*急救品:氧气袋。
药棉、纱布、绷带、白胶布。驱蚊花露水。 *安眠药或安神补脑液
*急性腹泻,肠胃炎:瑞贝克(口服庆大霉素)
*心血管疾病:丹参滴丸
*急性呼吸道感染:头孢类抗菌素
*防止上火:牛黄解毒片
*晕车:葡萄糖+扑尔敏+维生素b6(最好为针剂),此三联药加在一起服用对治疗高原地区的晕车有极好的效果,且在高原地区均有购买。
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
如果您能适应酥油茶的味道,您也可以多喝一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
(2)衣物、生活用品
由于高原紫外线比较强,据测算,年平均辐射值每平方米在6000~8000兆焦耳之间,因此,带上太阳帽、墨镜、雨伞、防晒霜要带好。
内地和高原气压不同,用挤的化妆品在半路上要看一下,我们的防晒霜到拉萨一打开,飞出去好长一截。衣服就带浅色长袖和春季外套就可以了,西藏的气候是有太阳晒着你的时候就特别热,没太阳的时候过会儿就冷。去西藏前十天开始吃景天红花或着红景天,能够提高缺氧耐受力,缓解疲劳。
具有预防、缓解、防止高原反应的发生。到时会好一些,然后刚到的两天别洗澡,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心情,即使有反应也会很快就好的。
去西藏的方式
一、飞机
北京,上海、广州、昆明都有经停航班到拉萨,重庆、成都、迪庆(中甸)、西安有直飞拉萨 航班
二、火车
T22/T23次-成都; T222/T223次-重庆; T27次-北京; T264/T265次-广州; T164/T165次-上海; K917次-兰州 所有到拉萨的火车均经过兰州和西宁
三、自驾/徒步/骑车
1、川藏南线(成都至拉萨)全长:2114km 2、川藏大北线(成都至拉萨)全长:2372km 3、川藏小北线(成都至拉萨)全长:2326km 4、青藏线(青海至拉萨)全长:2234km 5、新藏线(新疆至拉萨)全长:2561km 6、滇藏线(昆明至拉萨)全长:1980km 7、中尼珠峰线(拉萨至尼泊尔)全长:2561km 8、唐蕃古道(西宁至拉萨)全长:2462km[1]
风俗习惯
藏族是一个笃信佛教的民族,受宗教影响极为深刻,生活中禁忌的内容很多,因此游客进藏旅游千万注意尊重藏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禁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A:藏族最大的禁忌是杀生,受戒的佛教徒在这方面更是严格。虽吃牛羊肉,但他们不亲手宰杀。遇到寺院、玛尼堆、宝塔等必须下马,并从左往右绕行,信仰苯教的则从右边绕行。进寺庙时,忌讳吸烟、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对于喇嘛随身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更不得动手抚摸。
在寺庙内要肃静,就座时身子要端正,切忌坐活佛的座位。在殿内不准用手乱抚摸经书、佛像、壁画、法器等、更不能从上面跨过;不要随地吐痰、吸烟和大声喊叫,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能随意拍照,进寺庙时请摘下帽子,参观寺庙时女士请勿穿戴比较暴露的衣饰(如短裙/短裤等),忌在寺院附近大声喧哗、打猎和随便杀生。
B:忌用单手接递物品。主人倒茶时,客人须用双手把茶碗向前倾出,以表敬意。
C:忌在拴牛、拴马和圈的地方大小便。
D:不得动手摸弄藏族人的头发和帽子。
E:忌用有藏文的纸当手纸或擦东西。
F:进入藏胞的帐房后,男的坐在左边,女的坐在右边,不得混杂而坐。
G:忌将骨头扔于火中。
H:藏族家里有病人或妇女生育时,门前都做了标记,有的在门外生一堆火,有的在门口插上树枝或贴一红布条。外人见到此标记,切勿进入。
I:藏族一般不吃鱼虾、鸡肉和鸡蛋,不要勉强劝食。但现在这类饮食习惯已有很大的改变。
J:每人均有凶日和吉日,凶日中,一切事情都不能做,只能在家里念经或出去朝佛。人们相信藏历的每一个地支终了,第二个地支开始是一个凶年,如每个人的13岁、25岁、37岁(以此类推),都是凶年或“年关“,要特别小心,只有多念经,放布施才能避免灾难。
K:严禁围观天葬台,严禁拍照,猎杀鹫鹰。
饮食习惯
[2]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群众每日不离的饮料。一般藏族群众早上一定要喝上几杯酥油茶,才去劳动或工作。到藏族群众家中作客,一般都会得到酥油茶的款待。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将砖茶用水熬成浓汁,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罗”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水乳交融,再倒进锅里加热,便制成了可口的酥油茶。
酥油茶因为有酥油,所以能产生很大的热量,喝后可御寒,是一种很适合高寒地区的饮料。酥油茶里茶汁也很浓,又能起生津止渴的作用。喝酥油茶有一套规矩,一般是边喝边添,不一口喝完,但客人的茶杯总要添满;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里的茶添满,你就摆着,告辞时再一饮而尽,这样,才符合藏族人民的习惯和礼貌。
甜茶
民间传统饮料,藏语称“恰俄摩”。其制作方法是:将红茶放入壶中煮熬成深褐色,滤除茶渣,倒开水稀释,待清淡适中再加入牛奶或奶粉、白糖以及少量食盐,在水壶中用力摇动,使之水乳交融后置于火炉旁或盛入暖瓶内,随喝随倒。日喀则地区喜欢把做好了的甜茶倒入酥油茶桶内,放进一点酥油,用打酥油茶的方法搅匀,这样不仅茶的营养价值更高,而且喝起来味道也特别香。
青稞酒
用青稞酿成的一种度数很低的酒,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节日必备之饮品。青稞酒的制作简单,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二三天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子,隔一两天,便成青稞酒。
青稞酒色淡味酸甜,约15至20度,分头道、二道、三道酒,以头道酒最为美味醇厚。到藏族家做客,习惯上是先倒满杯,你先喝一口,然后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一直要喝三口,最后满杯喝干,然后,能喝的便可随意。
糌粑
糌粑是藏族同胞,特别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
糌粑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成细面,这便是待食的糌粑了。这与中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藏族吃糌粑,大都是把糌粑面放在碗里,加点酥油茶,用手不断搅匀,到能捏成团时为止,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成团叫“粑”,送嘴而食。
糌粑比冬小麦营养丰富,又携带方便,出门只要怀揣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解决一点茶水就行了,因此食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突巴 “突”是面食的意思,是用牛肉、萝卜、面团及其它佐料做成的一种带汤的食品,是藏族人民几乎天天都在食用的饭食,只是在藏历年吃的古突中加入许多诸如刺蒺藤,歪脖子懒汉、两面派、碎瓷块、白面块、木炭、辣椒、油葵籽、果核、青稞、外芷、大肚子等状的面块用来捉弄人,为节日增添了不少乐趣。
奶制品
西藏地区牛羊多,奶制品也多,最普遍的是酸奶和奶渣两种。酸奶又有两种,一种是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的,藏语叫“达雪”;另一种是没提过酥油的牛奶做的,藏语称“俄雪”。酸奶是牛奶经过糖化作用以后的食品,营养更为丰富,也较易消化,适合老人和小孩吃。
奶渣是奶提炼酥油后剩下的物质,经烧煮,水份蒸发后,剩下是奶渣,奶渣可以做成奶饼、奶块,江孜奶渣十分有名。在煮牛奶过程中,还可揭起奶皮,藏语叫“比玛”。奶皮就像豆腐皮一样,好吃又富有营养。奶品是藏族的重要食品,家居或外出的人们都带着它。在零食品种不多的西藏,大人们常把奶渣给小孩当零食。
朋必 朋必是藏族特有的一种小吃食品,其制作原料比较简单,做朋必的豆汁是从做粉丝的汁液中提取出来的。做粉丝时,先把豆子碾成沫,沉淀后把最上面的一层汁液倒掉或喂家畜,沉淀在底层的是做粉丝的淀粉,而中间较稠的一层汁液是做朋必的原料。聪明的藏人把那一层汁液充分利用起来,熬出了独一无二的日喀则朋比。
其做法是将豆汁熬成糊状,冷却后即可成形,因其中所加佐料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有加藏葱的,有加咖喱的,有加青油的,还有的加入一些肉末。食用时佐以当地口味的一种辣椒,味道十分可口。
风干肉
风干肉一般在冬天,往往是十一月底做。这时气温都在零度以下,把牛、羊肉割下来,挂在阴凉处,让其冰冻风干。
既可去除水分,又保持鲜味。可直接食用,也可烤着吃,味道很是鲜美,而且越嚼越香。
除上述主食外还有面食,如油煎窝窝头、碱液和面压成的碱面条、麦片粥、肉馅饼、簿饼等。
特别注意事项
A。 在藏区偶见身挂红、黄、绿布标的牛羊徜徉于郊野,可不要随意驱赶、伤害,那是藏民敬神祭品。
切勿以猎枪对准鹰鹫,藏民忌讳伤害他们的神鸟。
B。 未经同意不可入庙,入庙后不可吸烟。庙内物品观看无妨,不可擅自触摸佛像、经书、拍照。有些地方不可以逆时针方向行进,有些秘宗的地方禁止妇女进入。
C。 步入藏民的帐篷、居室,不可用脚踩门槛,也不可在他人面前吐痰。
D。 藏民伸舌头,是表示尊敬而并非嘲笑;合十则是一种礼节。 E。 进藏前注意不要感冒,如患感冒最好推迟进藏,因为在高原上感冒不易康复,严重的还会引起肺水肿及其他多种并发症。所以,准备一些感冒药品和胃肠类药品是非常必要的,最好去之前3~5天服用景天红花,能够提高缺氧耐受力,缓解疲劳。
具有预防、缓解、防止高原反应的发生,可缓解高原反应症状。 F。 西藏气候的特点是干燥、缺氧、气压低。因此,进藏前随身带一些鼻腔外用软膏和润喉片可缓解干燥带来的鼻喉部不适。 G。 关于天葬:西藏政府和旅游机构都不鼓励游客去看天葬,藏族人尤其是死者家属,不愿汉族人观看,这是民族习惯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您有机会见到,请自重您的言行。
H。 不要在西藏购买任何野生动物的毛皮,野生藏羚羊的角,野牦牛的头骨等等。这等于在支持在西藏日益猖獗的对野生动物的偷猎行为。而事实上如果你在离开西藏时被发现携带有这些物品,你自己很可能会面临很大的麻烦。
I。不要付钱给被你拍摄的当地人,也不要强迫拍摄他们不希望你拍摄的内容,可以送他们一些食品或药品来使他们增加对你的信任。不要试图帮助没有合法手续的外国人进入西藏。每一个旅游者都应该知道,国家有规定,外国人进藏旅行必须有旅游或外事部门的批准,并办理旅游批件,同时,必须在有旅游车辆和导游陪同的情况下在批件允许的范围内旅行。
旅游景点注意事项
以布达拉宫游览为例:布达拉宫共有正门(南门)、东门和西门三个入口,以前游客只能从东西门进入,7月1日后,正门也对游客开放。游客凭购票证才能进入布达拉宫大门,而且购票证限定了时间,如果迟到太久购票证将有可能作废。
进入大门后,必须要先经过安检,禁止将易燃易爆物品和管制刀具带入。宫内禁戴帽子和墨镜。 布达拉宫分为白宫和红宫,进入白宫大门首先是白宫广场,广场右侧有厕所,此后的近两小时的参观线路中就没有任何厕所了,游客进入白宫前最好先在此方便。同时,游客进入白宫后,禁止拍照,也禁止戴帽子和墨镜。
白宫共有13层,顶部是个平台和红宫相连。红宫里面珍藏了大量用金粉书写的经书,还有历代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的灵塔以及五座纯金打造的坛城。不准游客逗留。
旅藏温馨关注
1、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宜去西藏,请不要带严重的感冒进藏。
2、西藏地处高原,大部分客人会或轻或重有高原反应,只要注意休息饮食得当(切勿吃的太饱,增加肠胃负担);可适当服用一些药品,如:高原安、红景天、诺迪康等,严重者可适当吸氧或吊盐水。
3、由于西藏线路长,许多时间是在车上,难免不能按时吃饭,请客人带一些零食及饼干。
4、由于西藏条件特殊,故请客人注意自身保暖,第一天请尽量不要洗澡,洗澡会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5、西藏日照强烈,气候尤其干燥,防晒霜、墨镜、润唇膏等必不可少。
6、由于西藏的特殊情况,拉萨、日喀则、林芝、山南整个餐的风味以川菜为主,但也可根据客人的口味适当调配。
7、西藏主要地区海拔:拉萨3650米、纳木措湖4718米;林芝(八一)2900米、鲁朗3270米、波密2750米、墨脱1225米、朗县3100米;日喀则3860米、江孜3977米、亚东2300米、定日4410米、绒布寺5100米、珠峰8844。
43米(珠峰大本营5200米)、樟木2100米、吉隆2700米;山南(泽当)3580米、羊卓雍湖4488米、拉姆拉措5000米;阿里(普兰)4216米、萨嘎4502米、狮泉河4279米、改则4350米、冈仁波齐峰 6638米、玛旁雍措4588米;昌都3200米、然乌湖3807米、芒康3980米、盐井2700米;那曲4507米。
8、进藏前:
心理准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克服和战胜高原反应的灵丹妙药。大量事例证明,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能够减弱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
身体准备:进藏前睡眠和休息要充足。适当服西洋参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缺氧能力。
随身物品:高原海拔高日照强烈,早晚温差大,需准备长袖衣裤、羊毛衫、夹克衫,同时带好墨镜、太阳帽、防晒霜、润唇膏、感冒药、肠胃药、阿斯匹林、安定等物品。
不要惧怕高原反应,只要身体健康,没有高血压,心脏病,肺病,没有感冒,咳嗽,发烧等症状的人,都不会有很大的反应。一般来说过1--2天后,以上症状都会逐步减轻或消失。
9、旅途中:
适量饮用酥油茶、奶制品和牛羊肉可增强对高原气候的适应能力。
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最好不饮酒。在高原旅游宜穿宽松、保暖的衣服。
西藏属特殊地区,请团友和睦相处,尊重民族地区的文化和信仰习惯。
编辑本段西藏气候概况
大美的西藏,夏有夏的韵味,冬有冬的魅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均适合旅行。
拉萨:地处西藏中部河谷地带,全年日照达3007小时以上,平均日照达7。4小时,是世界上著名的“日光城”。即使在最冷的冬节,白天的气温也高达10--15摄氏度。
日喀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干湿季明显,夏季温和湿润,降水集中,冬季寒冷干燥多风。
年均温度8℃,1月份均温-3。2℃, 7月份均温14。3℃,年日照时数3248小时。
山南:平均海拔3700米,全年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温度为5℃--10℃度。
林芝:西藏海拔最低、气候最温暖湿润、是进入西藏旅游的适应的生态腹地。
形成了夏不酷热,冬不严寒的独特气候,素有“雪域江南”、“人间香巴拉”、“生态绿洲”、“高原氧吧”等美誉。
那曲: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其特点是气温低、空气稀薄、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3℃--8℃,气温平均日差16。
1℃。4至11月相对温暖,是草原的黄金季节。
阿里:年平均气温3℃,夏季平均气温13。6℃,阿里地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日均温差很大,8月白天气温为10摄氏度以上,而夜间气温降至摄氏零度以下,一定要带好足够御寒的衣物。
特别提示:每年的4--11月份比较适合观光游览。
阿里是西藏乃至全国基础设施最差、路况最坏的地区。拉萨至阿里走南线单程约1600公里,只有越野车才能通行。
经常用到的藏语
学会以下这几个单词和词组,相信对您的旅行有一定的帮助。
吉祥如意:扎西德勒(通常用于见面,双手合十,点头致意) 谢谢:吐吉其
没有:敏度
没有零钱:毛兹敏度
对不起:冠达
求求你:咕叽咕叽
辛苦了:嘎地
我不舒服:阿代彼敏度
帮我找个医生:安木期才热囊
可以在你这里借宿吗:切让叠呢捏
风景描绘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
西藏是一个美丽、独特而又神秘的地区,这里有举世闻名的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令人神往的神山圣湖,涛声阵阵的原始森林,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风格独特的寺庙建筑,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珍贵奇异的高原动植物。 这些唯我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了西藏与世界其他任何地方迥然不同的西藏旅游资源。
至今,还有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与高原之外的现代人有着很大的距离,也正由于距离的产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观赏价值。
。
60多岁夫妻自驾去西藏会不会有高原反应?
感谢邀请!虽然我没有去过高原,也没有去过西藏的经历,但是,我觉得我们做任何事,包括自驾游,在事前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接下来我会从自身的角度做出一些分析,大家可以参考参考,多多指教!
首先是天时。天有阴阳,它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循环往复,就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不止。人作为万物之灵,应该尊重规律,敬畏老天,顺应自然,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就如春播夏长秋收冬藏。自驾游去西藏,应该先看看天气合不合适,时机是否得宜,选择天气比较好的时间和季节去;反之,事倍功半,可能困难和阻碍重重……那旅途还能愉快吗?我们自己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事,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其次是地利。抬头看看天,然后就应该低头看看地。地有刚柔,特别是高原,地势复杂造就环境多变,海拔高低起伏,各自不同。我们去西藏自驾游,就应该多考虑道路环境的状况,哪些地方的海拔高低,哪些地方比较好走,哪些地方又复杂难行,甚至荒无人烟,如果车子抛锚,人被困……应该怎么因应。地理因素应该考虑周全,否则旅行也很难顺利进行。
再次是人和。看完天地,就应该回到我们自己身上,看看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如何,像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想去高原自驾游,应该慎重考虑,至少要做万全准备;像感冒发烧,也不宜马上进入高原。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免后悔莫及。除此之外,自己驾驶的车辆性能如何,适不适合去高原行驶。要知道人有高原反应,车也可能有“高原反应”。习惯于低海拔行驶的车辆,到了高原不一定能正常行驶,一定要有相应的配备。还有就是不能疲劳驾驶,由于高原路况复杂,行车时间也比较长,人是比较容易疲劳的,这样很容易出事故的。所以应该适当地休息,或者轮流驾驶。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像天时地利因素是无法把控的,而人和因素却是可以控制的,选择权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对当地的情况不熟悉,会感到很陌生,很蒙昧。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自动自发,入境问俗,虚心向当地人请教,向熟悉状况的人学习,千万不要自作聪明。这样我们的疑惑就会很快解开了,得到别人的帮助慢慢步入正轨,接下来的旅途也会更通畅。
最后,向想要自驾游、准备自驾游以及已经在自驾游的友友们,祝贺旅途吉祥如意!
2021藏族赛马节的时间地点?
2021年那曲赛马节将在公历8月10日-15日举行。每年的藏历7月底8月初,那曲都会举办恰青赛马艺术节。在这期间开幕式文艺表演时上千人齐跳锅庄舞,场面壮观,热闹非凡,现在专程来参加那曲赛马节的外宾游客也逐渐增多。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白天在藏北的草原上驰骋,射箭,观看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到了夜晚,聚在一起,围着篝火,齐跳锅庄。夏天的那曲,草原上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共享马背上的盛会。
除文艺,马术表演之外,赛马节期间还会进行物资交流、农畜和手工业产品展销等活动。这时会有很多商铺摆上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一边欣赏马术比赛,一边逛逛藏北特有的商品
8月份的那曲地区的白天温度可以达到21℃,已经进入到了雨季,含氧量算是全年比较好的了,但天气状况仍不是很稳定,还是要带上保暖的衣物和保湿的护肤品,或者每天多喝一些水,来保护自己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