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子一手货源怎么进货,抖音小店怎么增加经营类目?
谢谢邀请。樱桃番茄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办法专业回答,因为自己不是属于这个领域的。这边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品类目可以修改,需要把商品全部下架后,进行修改,修改之后重新上架即可 。
这里有免费的学习资源,每天直播分享抖音运营和短视频引流技术,我做抖音运营也有几年了,对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经验的。
天天身边都有一群又一群的刷抖音一族有没有?各种各样的音乐、段子都能做到耳熟能详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就证明了抖音的流量确实很大,大家知道抖音应该要怎么去添加商品橱窗吗?
其实大家需要在抖音上面去开通商品橱窗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具体的步骤如下: 在个人主页-我的电商橱窗-右上角的“电商工具箱”-商品橱窗管理-“添加商品”-淘商品,然后将商品的淘口令复制粘贴即可。
这样就成功的将商品添加到抖音橱窗上去了。
晚上可以做什么兼职?
我弟弟现在就是晚上兼职,我也知道有几个可以赚钱的兼职。它们是:
第一,代驾。
我弟弟现在白天在单位上班,下班后回家吃饭。吃完晚饭出去做代驾,晚上11点半收工,到家12点,早上7点50起床吃饭,然后上班,中午能在单位小睡一会,补补觉。我弟弟说市区外的单他不接,接就接市里的,这样可以保证在30-40分钟之内可以回家睡觉。一般晚上8-11点半是呼叫代驾的高峰。一晚上可以挣个150-250块钱左右,好的时候能够挣个300元。
一个月下来能多出5000多的收入,非常的不错了。干代驾有时也遇到千奇百怪的事情,有的到了目的地,客人睡了,怎么叫也叫不醒,只能通过他的指纹打开他的手机叫他的家人来接;有的上车之后胡搅蛮缠,还有的一句话不合适就发酒疯。好在这都是个别情况,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比较正常的,还可以有和上班持平的收入的,所以我弟弟感觉干这个是不错的晚上兼职。
第二,摆地摊+直播。
我一个同事下班之后就带着女朋友直接开车去大学城给大学生贴膜,他女朋友长得很漂亮,顺便就在旁边直播他怎么贴膜,贴膜这个活没什么技术含量,基本上是几毛钱进10元一贴,一晚上挣个二三百不成问题,她女朋友那边一晚上也有200多的收入,2万多的粉丝,一晚上小两口就可以进账五六百。这真是传统产业和新业态结合的好例子。
第三,健身操直播。
我听同事讲,他的一个朋友晚上就在我们这里的公园健身操直播,每天晚上带着将近200个人在公园的广场上蹦来蹦去。她这个也挺好,既锻炼了身体,又带动了人们健身的热情,还通过直播有了一定的收入。一举多得,真是很让人羡慕。
第四,在人流多的地方卖小吃。
这属于传统产业,主要是为逛夜市的人、上夜班的群体或者下夜班的群体准备的,比如卖个肉夹馍、煎饼果子或者其他的小吃。说实话,做小吃还要备料、制作,很辛苦,不如手机贴膜挣钱容易。
第五,做家教。
听我妈妈说,她认识的一个老师晚上就出去做家教,教初三学生的数学,一个小时200块钱,2个小时就是400块钱,只要教得好,这个来钱特别的快。而且现在苦啥不能苦孩子,穷啥不能穷教育,家长在孩子身上花钱,一点也不心疼。
第六、送外卖。
这是个辛苦活,这就意味着你白天要充足足够的电,还得有备用的电池。而且吃饭的时间正是最忙的时候,忙得你根本没有时间吃饭。好处是,晚上出来送外卖,你根本就晒不黑。一晚上能有个百八十的收入,也是不错的选择。劣势是碰上恶劣天气,你可能吃不少的苦,但你也可以选择在坏天气不干。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第七,音乐酒吧驻唱。
现代人,生活品味高了,有些年轻人喜欢去音乐酒吧。听着歌,吃着饭,加深着交流。如果你有音乐方面的爱好,而且你唱得还可以,可以去音乐酒吧试试驻唱。里面都是很文明的那种,最近还产生了好多火锅音乐酒吧和烧烤音乐酒吧,非常的火。
以上几个兼职,只是我本人根据周围人做得总结的,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如果喜欢,请您点个赞。谢谢!
微商卖的奢侈品原单包包和所谓代工厂货源靠谱吗?
靠谱!但是找到靠谱货源不容易!我挺幸运的!也入手过一些,质量真的不错~给大家放几张图片哈
其实好多好多大牌都在中国有代工厂滴~
其实我也不是业内人士,所以给大家搬运写东西,方便大家参考~
————————————————————————————————
第一个是个新闻类型的,证明代工厂的存在。
一般奢侈品在国外代工有几种形式:一种是在国外生产成品,比如Armani有七条生产线,最顶端的GiorgioArmani是在意大利生产的,EmporioArmani就有一部分是在中国生产的;一种是由国外企业代工部分工序,“我曾经和一个中国企业老板去日本找刺绣工匠,后来发现跟我们合作的那位工匠,也为香奈儿提供手工刺绣业务”;最后就是完全授权经营,比如皮尔·卡丹就授权很多中国企业生产一些中低端产品,比如羽绒服、袜子。
“其实产品外包或找代工,对于奢侈品来说是有风险的,会影响到品牌的整体形象甚至公司经营状况。这种做法的确会降低成本,并有可能把低收入人群培养为其高端品牌的消费者,但也会稀释其品牌价值。”曾明月解释说,1994年前后,GUCCI就曾经把一部分外包出去,但企业甚至因此破产,“毕竟奢侈品不是快消产品,走的不应是大众路线”。
不过,王强告诉记者,为奢侈品做代工也并非易事,因为奢侈品企业对代工厂的质量把关也非常严格,每个代工厂都会有专门的质量控制人员,“现在深圳这边甚至出现了专门的QC(质量控制)公司,为大品牌的代工业务服务”。
“广东这边有上万家加工企业,能为奢侈品做代工的也就几十家。”王强说。 奢侈品对原产地的迷恋 曾明月告诉记者,在奢侈品行业非常讲究原产地(COO,CertificationofOrigin),“原产地决定产品定位”。
但国际上并没有通行的原产地规则规定达到何种要求才能在产品上标注“MadeinItaly”或“MadeinFrance”。
提及对Prada拒绝中国企业收购的看法,曾明月表示可以理解,“因为当前中国制造给世界的印象是便宜、低廉、不够尊贵”。
而尊贵,恰恰是这些奢侈品品牌可以营造出来的品牌形象,以此制造距离感、贵族感。曾明月告诉记者,她曾经听说过一个案例,即一个人发现自己买的LV的包上印着“MadeinSpain”后,就非常气愤,认为这个包不够尊贵,“其实西班牙也是皮具制造的大国,但当消费者看到这个缘自法国的品牌不是在法国生产的之后,该包的尊贵感就大打折扣了”。
“并不是说谁的东西好、谁的东西不好,奢侈品和大众路线的品牌只是在不同的商业模式之下被经营而已。”曾明月补充说,现在中国的产品质量已经完全与世界接轨了,只是当前中国给世界的印象尚未有改观。
“不过奢侈品品牌一般都把生产环节隐藏得很深。每个人都知道香奈儿、LV总部在法国,但是应该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工厂在哪儿。”曾明月说。
即使是上文提到的可能为Prada做代工的兴雄鞋厂,也相对隐蔽,且管理严格。据悉该厂每一个出入口都有保安把守,出入必须佩戴工号牌,所有供货商在下午四点以后不得入内,而记者在互联网所能找到的企业黄页上显示的该公司的电话均为空号或无人接听。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篇题为《李恒与东莞大岭山兴雄鞋厂、鹤山市易高鞋业有限公司竞业限制合同纠纷一案》的文章,内容显示,曾担任兴雄厂的鞋面B1部门襄理一职的李恒与兴雄鞋厂之间,签订过一份《保密协议(含竞业限制条款)》,该协议约定,李恒在与兴雄鞋厂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两年内,不得自行从事、或者与第三方合作从事、或者受雇于(包括服务于)第三方从事与兴雄鞋厂同类产品或者同类业务、或者与兴雄鞋厂有竞争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类似产品或业务。
兴雄鞋厂发现李恒在2006年5月离职后不久就任职于易高公司,遂委托律师于2007年1月4日分别寄发律师函给李恒及易高公司,要求李恒遵守《保密协议》中有关竞业限制的约定及提示违约后所需承担的后果。
这种保密措施在一般鞋厂是少有的。
王强告诉记者,他服务的一些企业有制作奢侈品成品,然后直接拿到中国专卖店销售的现象发生,且产品上面的标签则是“MadeinItaly”或“MadeinFrance”,同时也有一小部分产品被拿到国外去打标,然后再运到国内,换取通关证明,以向消费者证实产品是从国外进口的。
对此,曾明月说这不应该是顶尖奢侈品所为。中国国际品牌引进中心刘文献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要符合那些条件才能贴上“MadeinItaly”的标签并不是一种工业标准,也没有国际统一的硬性规定,但应该是一种追求,至少要保证产品的核心工艺是在意大利制作完成,主要原材料也来自欧洲,才可以标上“MadeinItaly”。
=========================人家是分割线啦===============
这个转自知乎,貌似是业内人士的回答,涉及行业机密,所以比较笼统。 涉及行业秘密,不敢多言,不敢说那些顶级大牌,不然我不敢在这圈里混了,还得吃饭啊,望理解。 只说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吧。
coach的一定是。
prada的是 LOEWE的是。
GUCCI的部分是。
Diesel的是。
Kate Spade的是。
DKNY的是。
DG的是 Fossil的是 Michael Kors的是
CELINE是 CAVALLI的是 Lacoste的是 CK的是。
HUGO BOSS的是。
POLO by RL的是。
Emporio Armani的Arman iExchange的是。
Burberry的是 代工厂主要集中在广东。
厂家包括时代,星浩,莱得利,世门,亚康、伟盛,美迪洋,利泰,西奇奥,姿采等等。我这里没有列所有的品牌,但是大家从品牌的等级也可以看得出来,比它们定位低级的品牌,花大价钱自己做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目前唯一我可以确定没有在中国代工皮具的牌子是:H记。
对了,大家关心的LV,我可以明确的说是,就在东莞的九兴。
提醒的是并不是每一家工厂固定代工哪些牌子,COACH的单就经常分给好几家厂做。也不是所有牌子的所有款都在中国做。更不是所有牌子的所有工序都在中国做。 补充一下,我还知道BALLY的在东莞,涉及包和鞋子,其他不清楚。
BV据说去年首次尝试鞋子在中国下单,包包至今没有。 亚历山大wang 是在东莞的。 还有TORY BURCH。 CHLOE在越南,只是听说,不能百分百确定。 欢迎知道其他信息的补充哈~~
摆摊创业靠谱吗?
之前我摆过很久的地摊儿,但是我现在可以肯定的说,传统方式的摆地摊,根本不叫创业,维持生计还是可以的。
思考1: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实体店都不好做,摆地摊有前途吗?
摆地摊一般都是90年代最常见的,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只要稍微有点想法,哪怕在网上发几个短视频,写点文章,对吧,都能够赚钱,为什么一定要摆地摊呢?
现在很多两元店都不好做,他们都在转让,各式各样的小商品也蛮多的。并且摆地摊还经常被城管抓,到时候跑来跑去的,这种方式怎么能叫创业呢?前途都在哪里的?
我出生在农村,家里很多初中都没毕业的小伙伴。他们就把家乡三农领域,通过短视频发出去,现在他们都赚很多钱。所以啊,哪个不比摆地摊强呢?
思考2:做什么不重要,思维才是关键。
创业最关键的就是选项目,现在一提到创业,能想到了摆地摊,证明还不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咱不谈道理谈数据,我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我哪个朋友是摆地摊创业成功的。
并且现在强调的是团队作战的时代,个体户的时代和思维,已经很难维系创业成功,为什么这种思想还没有想清楚呢?
思考3:现在哪里有摆地摊的地方?
寸土寸金的商业社会,能够利用的地面,基本都开发差不多了。适合摆地摊的地方特别的少,基本上都是一些郊区,或者是三不管的地方。那这类人群当中,能够产生多大的消费和购买能力,这些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吗?
如果真的想摆地摊,倒是有些合法的途径:比如旅游区的路上、比如一些文化街的巷子,这些专门可以合法经营的地方,倒是很好的选择。个人建议:网红地摊
当然,如果单纯性的摆地摊,恐怕不算是创业。但如果是稍微进行创新,那也许是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地摊+直播,如果这样结合,不失为一个创业的好项目,因为比较真实,符合现代人习惯。
现在大家都流行看直播,如果你能够把这种励志的典范,通过网络直播出去,让更多人看到你的正能量,进而通过地摊作为一种传播、一种形象宣传,实现网络上的成交,那么这条路非常好。我们看到很这方面的视频,比如很多美食的视频、情感领域的视频、三农领域的,都是一些普通人。
他们就是用最直接生动的视频,把整体的形象宣传出去,建立一个大家喜欢的人社。
所以,如果能够这样做,成功率非常的高。
结束语
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键是在做这个行业当中,你的灵活和变通性能不能与时俱进。如果还是老套的思维,那就不要去创业了,因为你几乎很难成功,也很被动。
以上个人浅见,创业要谨慎。
原创解读,分享最有温度、最接地气的职场经验,欢迎关注@职场书院,定期原创更新。
路边摊真的很挣钱吗?
春节5天,我朋友做路边摊赚了3万,今年保守能提一辆宝马3系,我也做过路边摊,3个月赚9万。
下面是一些我和朋友的摆摊心得。
朋友是如何在春节5天,靠路边摊赚3万的?
大家都知道,2022年年末放开疫情,一到春节,很多前几年没回家的朋友,都在今年回家了,而很多城市对于留在当地过年的朋友,也准备了很多福利,例如公交、地铁、部分景区免费。
如果你只看到这些项目是公家的,那就错了,过年最多的是什么?
是人,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个“江湖”对于生意人来讲是“客户需求”。
疫情刚放开不久,年底为了增加烟火气,很多原先被禁止摆摊的区域也暂时放开一段时间,我朋友瞅准时机,大年三十那天,在跨年夜的热闹地段卖烧烤。
肉类的利润在100%以上,批发的羊肉25元/斤,做成30串,每串3元,利润足足翻了3.6倍,就算卖2元/串,利润也要高达2.4倍。
鸡翅中成本2.5元/串,卖6元;肉筋串成本1元,卖2.5元;烤鸡腿2.5元/个,卖6元;火腿肠成本0.8元,卖2元;里脊肉成本1元,卖3元;鸭肠0.5元,卖1.5元。
肉类主要以鸡肉、羊肉为主,生蚝、扇贝、鱼卖的不多,总体肉类利润在1~3倍左右,真正暴利的是蔬菜,有的甚至能高达7倍以上,就拿2块钱一斤的韭菜,半斤韭菜卖7块,一斤卖15块,利润高达7.5倍。
金针菇3块钱/斤,卖14元;茄子1元/个,卖3元;豆腐0.35元/串,卖1.5元;毛豆2元成本,能卖5元;花生1元成本,能卖3元;豆干1.2元,卖2.5元;尖椒1元,卖2元。
除了蔬菜肉类以外,烧烤酒水也很赚钱,0.5元/瓶的矿泉水,卖1.5~2元,啤酒的利润要高达1.5~3倍之间。
我朋友做了5天,从除夕到年初四,今天还在忙,不过据他说,仅仅5天就赚了3万,平均每天6000的净利润,好家伙,一天赚的抵人家一个月工资。
这也是有技巧的,除夕夜我朋友从早上开始准备,5点到目的地,7点多就陆续有客人来消费了,除夕夜晚上10~11点,大年初一凌晨00:30~01:30,这两段属于消费高峰期。
大年初一开始,公共交通、部分景区免费,朋友立刻前往游客去景区的必经之路,摆摊要抢位置,他很幸运的占到了一个黄金位置,从早上10点一直卖到晚上9点,因为我们这也算是旅游城市,几乎每个免费的景区都挤爆了,限流都没用,到处是人。
晚上9点结束,游客陆陆续续散了,很多游客回酒店之前,买了100~200块钱的烧烤带走,从年初一到年初四,每天都这样,他打算干到年初十,之后就回小区门口摆摊,不去游客集散地了。
除夕夜到现在5天,每天净利润在6000元左右,不过确实很累人,除了每天很呛之外,从早忙到晚,不是准备材料,就是在给客户烤东西,还要在寒风中呆这么久,都是辛苦钱,确实不容易。
我是如何用3个月,靠路边摊赚9万的?
烧烤的苦,我确实吃不消,除了烧烤配方不懂之外,烧烤技术我也不会,还记得2020年1月份,疫情刚刚蔓延的时候,我所在的行业遭到了重创,本以为半年就可以恢复,结果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一直持续了3年。
2020年1~5月份,我每个月都是0收入,当时小区为了刺激消费,开始倡导摆摊模式,特意在小区主干道和菜场的交汇地,划了一块摆摊地带,专门提供给失业人员,当时我提交了很多原公司的资料,最后很幸运的抽到了一个位置,免费的。
当时我并没有想好去卖什么,本来想卖奶茶,毕竟6月份天气开始热了,但思来想去,奶茶配方、机器我都没有,后来想卖水果,听一个朋友说水果容易腐烂,而且水果行业的水很深,小白没人带会很难,思考了一个礼拜,我最终确定下来,打算去卖衣服。
夏季肯定是卖T恤,我们拆迁小区人口特别密集,估计有2.5~3.5万人,以3万人来计算,除去40%青老年女性、10%高龄男性来算,小区有1.5万潜在客户,这个数字相当庞大。
为此,我驱车前往隔壁城市,在服装批发市场转了一整天,虽然我没做生意的经验,也害怕批发商虚报价格,因为是不是新手,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再怎么伪装都没用,所以还不如坦荡一点。
当然,小白也不是傻到被人骗,你问一家或许被人骗,但当你问10家、20家的时候,你的心里就知道批发价到底是多少了。
我进货的价格是儿童T恤15元,青年T恤20元,中年Polo衫20元,本来有批发商说5块钱、10块钱的T恤都能卖,但我觉得不行,卖货首先就要注重质量,特别是摆摊,买家跟衣服能0距离接触,手感怎么样,摸一下就知道了。
每个品我都加了20元利润,因为临近菜场,我的出摊时间在16:00~21:00,早上租给卖早餐的,每天还能多100元收入。
至于成本,基本没什么,大电瓶车是我爷爷的,衣架也都是家里的,顶多50块钱买了盏灯,就这样,我开始了摆摊生活。
儿童T恤35元/件,大人T恤(POLO衫)40元/件,并且推出了“第二件半价”的活动,还送2双棉袜,用数据来计算一下。
40(第一件)+20(第二件)=60(成交价)
两件大人T恤的成本是40,每卖掉一单赚20元,棉袜是批发商送的,所以在7~9月份,我卖了4000多单左右,以每单20元利润计算,大概净利润8万多点。
还有些尾单,我以成本价清仓了,毕竟我也不是专门卖服装的,看我生意还不错,爸妈建议我冬季继续卖羽绒服、大衣这些。
我思想了几天后就否决了,首先冬季人流量少,其次,冬季衣服单价高,我们拆迁小区消费水平不高,而且最关键的是,冬季服装进货价格高,需要囤货的情况下,要被套进去很多资金,很容易忽视的一点,冬季服装“耐久度”高,我自己的一件羽绒服,穿了5年还没坏,如果我在小区卖冬季服装,真的恐怕非但卖不出去,还容易把货砸在手里。
后来我就把摊位退给社区了,算了算,3个月租给做早餐的租金收入9000,卖衣服赚了8万多,大差不差加起来9万。
摆摊很容易赚钱,因为人工是你自己,租金成本也几乎没有,只要能吃苦耐劳,摆摊是可以赚钱的,加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