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红茶产地货源价格表,50元一斤的茶叶怎么样?
我家乡梅州市梅县。如果50元一斤的茶叶算是十分可以啦。
街市上卖十五元一斤的绿茶也十分多。
茶叶要因地方民俗文化各异。也不能说50元一斤的茶叶好不好喝。
要因口感口味各地而异。不能论在价格上的贵贱。
茶花老桩怎么种植和养护?
你好,世界寿乡,中国,梅州,蕉岭奇异花木场和果园基地的农场主,为您解答。
不了解茶花的人,会把茶花混为一谈。茶花归纳起来,分为两种茶花,一种是原生苗茶花,一种是培育苗茶花。两种茶花基因和生理不同,生长习性不同。原生苗茶花,居室难以养活的,而培育苗茶花则不同,可以居室养护。
想要种植养护好茶花,首先就要了解清楚茶花生长规律和生长习性,才能够真正把茶花养护好的。
原生苗茶花,开花期二月份,开至四月中旬,六月底,至七月萌发稍芽和结茶果,十月小阳春中旬进入休眠期。
当你了解清楚茶花生长规律和生长特性后,种植养护茶花就会轻而易事。
种植茶花选择在休眠期,可以避免减少养分流失,消耗掉能量,有利于移栽成活率。
使用土壤肥性和酸碱度达到平衡,有利于植后茶花迅速恢复生长能力。
日常管理过程中,休眠期前一个月,花期完修剪后,取用水肥和液体有机肥,配比适当的水量淋施,各淋施一次,条件许可隔间淋施一次,同时同水肥和叶片肥,以并防治各种病虫害农药喷射叶片。
见图:原生苗茶花,生长在非常之恶劣土壤、环境、气候等地方生长。
茶叶术语知道多少?
先来普及一下加工工艺~
绿茶: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干燥
黄茶:鲜叶—摊青—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黑茶:鲜叶—摊青—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白茶:鲜叶—萎凋—干燥
青茶: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
红茶:鲜叶—摊放—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另附现行国家标准:GB/T 30766-2014《茶叶分类》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昆、席兴军、宛晓春、赵玉香、李立祥、孙威江、张亚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原则和类别。
本标准适用于茶叶的生产、科研、教学、贸易、检验及相关标准的制定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鲜叶 Freshleave
从适制品种山茶属茶种茶树(Camelliasinensis L.O.kunts)上采摘的芽、叶、嫩茎,作为各类茶叶加工的原料。
2.2 茶叶 tea
以鲜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加工的、不含任何添加物的、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
2.3 萎凋 withering
鲜叶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均匀摊放,使其萎蔫、散发水分的过程。
2.4 杀青 enzymeinactivation
采用一定温度,使鲜叶中的酶失去活性,或称将酶钝化的过程。
2.5 做青 finemanipulation
在机械力作用下,鲜叶叶缘部分受损伤,促使其内含的多酚类物质部分氧化、聚合,产生绿叶红边的过程。
2.6 闷黄 heapingfor yellowing
将杀青或揉捻或初烘后的鲜叶趁热堆积,便其在湿热作用下逐渐黄变的过程。
2.7 发酵 enzymaticreaction
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鲜叶内含物发生以多酚类物质酶促氧化为主体的、形成叶红变的过程。
2.8 渥堆 pile
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通过茶叶堆积促使其内含物质缓慢变化的过程。
2.9 绿茶 green tea
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2.10 红茶 black tea
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2.11 黄茶 yellow tea
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2.12 白茶 white tea
以特定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2.13 乌龙茶 oolong tea
以特定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2.14 黑茶 dark tea
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2.15 再加工茶 reprocessing tea
以茶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加工的、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
3 分类原则
以加工工艺、产品特性为主,结合茶树品种、鲜叶原料、生产地域进行分类。
4 类别
4.1 绿茶
4.1.1 炒青绿茶
干燥工艺主要采用炒或滚的方式制成的产品。
4.1.2 烘青绿茶
干燥工艺主要采用烘的方式制成的产品。
4.1.3 晒青绿茶
干燥工艺主要采用日晒的方式制成的产品。
4.1.4 蒸青绿茶
杀青工艺采用蒸汽导热方式制成的产品。
4.2 红茶
4.2.1 红碎茶
采用揉、切等加工工艺制成的颗粒(或碎片)形产品。
4.2.2 工夫红茶
采用揉捻等加工工艺制成的条形产品。
4.2.3 小种红茶
采用揉捻加工等特定工艺经熏松烟制成的条形产品。
4.3 黄茶
4.3.1 芽型
采用茶树的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4.3.2 芽叶型
采用茶树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4.3.3 多叶型
采用茶树的一芽多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4.4 白茶
4.4.1 芽型
采用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的鲜叶制成的产品。
4.4.2 芽叶型
采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制成的产品。
4.4.3 多叶型
采用一芽二叶或多叶的鲜叶制成的产品。
4.5 乌龙茶
4.5.1 闽南乌龙茶
采用闽南地区特定茶树品种的鲜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圆结形或卷曲形产品。
4.5.2 闽北乌龙茶
采用闽北地区特定茶树品种的鲜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条形产品。
4.5.3 广东乌龙茶
采用广东潮州、梅州地区特定茶树品种的鲜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条形产品。
4.5.4 台式(湾)乌龙茶
采用台湾地区特定品种或以其他地区特定品种的鲜叶,经台湾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颗粒形产品。
4.5.5 其他乌龙茶
其他地区采用特定茶树品种的鲜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产品。
4.6 黑茶
4.6.1 湖南黑茶
湖南地区的鲜叶经特定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6.2 四川黑茶
四川地区的鲜叶经特定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6.3 湖北黑茶
湖北地区的鲜叶经特定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6.4 广西黑茶
广西地区的鲜叶经特定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6.5 云南黑茶
云南地区的鲜叶经特定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6.6 其他黑茶
其他地区的鲜叶经特定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7 再加工茶
4.7.1 花茶
以茶叶为原料,经整型、加天然香花窨制、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7.2 紧压茶
以茶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汽蒸、压制成型、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4.7.3 袋泡茶
以茶叶为原料,经加工形成一定的规格后,用过滤材料加工制成的产品。
4.7.4 粉茶
以茶叶为原料,经特定加工工艺加工制成具有一定粉末细度的产品。
对于题主的问题:
这六大茶类并无交叉,互不统属。
青茶就是乌龙茶,乌龙茶算是青茶的一个别称。普洱茶之前是归在黑茶分类下面的,可以说普洱茶是黑茶的一种,不过最近普洱茶圈里正在争论,普洱生茶到底是绿茶还是黑茶。
黄茶其实和绿茶更接近,只是比绿茶多出一道闷黄的工艺——也就是盖上草纸,或布对炒好的茶叶进行闷黄发酵。而黄茶和白茶区分的标准在于制作工艺上,白茶由于并不进行杀青,所以口感更甜醇。
在饮茶方式上,绿茶更多运用玻璃杯冲泡,红茶,黑茶,乌龙茶以及白茶用盖碗冲泡能更好的品出他们的独特风味。
可以看看~
有哪些城市适合养生?
我推荐成都。
成都,作为西部最重要、最美丽、最繁华的城市,这座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宁又繁荣,既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又有很强的商业意识的城市,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作为中国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都已经形成机械、电子、医药、冶金、化工、棉纺、食品等门类的工业体系;农业则是中国重要的粮油和农副产品基地;商业已成为中国西南商品、物资的重要集散中心;交通、通信亦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枢纽。
成都是一座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代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很多。其中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武侯祠、杜甫草堂和永陵(王建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的有北周文王碑、文殊院、青羊宫、孟知祥墓、朱悦廉墓、僖王陵、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彭大将军纪念碑彭家珍祠、十二桥烈士墓。其它各具特色的公园,有以引种一百多种竹子、被称作“竹的公园”――望江楼;装饰、布置各式盆景的百花潭;山青水秀的人工湖――百工堰;年年举办“灯会”“花会”的文化公园;以饲养和繁殖大熊猫著名的成都动物园、以锦江绿化带为背景的滨江公园和以“人和水”为主题的活水公园。
这些分布在市区和城郊的游览参观点各具特色、涉猎面广,人们在此游览之余不仅可以欣赏到众多美景,而且可以增长知识和情趣,耳目为之一新。成都是一个非常有特征的个性化城市。首先表现在气候上。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天虽然气温不高,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都在5度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却显得很阴冷。其二,成都是古蜀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宫办学堂——石室学堂。在唐宋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时期,著名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等流寓成都,创作了大量吟诵成都风物的诗词歌赋,并留下众多文化遗迹。
成都是一个容纳和包容的城市。成都人心地善良,性格泼辣,热情好客,喜欢交朋友。去过成都立刻就被如云的美女和豪放的人群所感染。大家都心无芥蒂,敞开胸怀,迎接四方宾客。
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具有开放性格的城市。远在北方开辟“丝绸之路”的纪元前,成都人就已经入云南,经缅甸,到印度,至中亚,转欧洲,即史称的所谓“南丝之路”,谱写了对外开放的历史篇章。今天的成都,秉承祖先气度恢宏、兼容并包的传统,正意气风发地走向世界。
1.【宽窄巷子】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也是成都遗留下来规模比较大的的清朝古街道,跟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的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2.【锦里古街】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里面有好吃的荞面、三大炮、牛肉焦饼、黄醪糟、糖油果子等等。色香味的甜水面、凉面、卤菜都不错。还有一家卖油炸臭豆腐、洋芋的,也是四川出名的小吃。
3.【春熙路】提起成都,应该无人不知春熙路吧,就像重庆的解放碑,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如今的春熙路不仅是春熙路,还有旁边的太古里和IFS,构成了成都最繁华的商圈。
4.【文殊院】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是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5.【青羊宫】青羊宫创建于唐朝,唐朝的一位皇帝曾经在这里避难,给它增添了传奇色彩。1667年康熙皇帝时,青羊宫进行了重新修复,以后又不断扩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气势宏伟。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唐王殿等。里面的混元殿高大雄伟,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
6.【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坐落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7.国宝大熊猫
成都,是一生必去的城市;到了成都还想回去吗?直接安家啦
为什么有的人说粤语是正统古汉语?
大殿之中,曹丕斜躺在龙椅上,冷眼横扫殿下众大臣。“不就做个皇帝吗,要不要这么装X?”他弟弟曹植在殿下暗骂。
曹丕板着脸说:“你常说能七步成诗,就地表演一个吧,七步之内诗不成,就是欺君之罪,斩了你!”
曹植心中顿感凄凉,知道这是哥哥怕自己争夺皇位,要逼死自己。于是愤然踱步,吟出一首: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粤语的“汁、泣、急”三个入声促音,把曹植当时内心的悲怆表现得淋漓尽致。但用普通话读这首诗,简直就像在梦呓,听上去索然无味。
入声是古汉语的伟大发明。入声发音短促、以爆破音结尾。粤语中的入声,铿锵有力,节奏感很强。
古人总是用入声来抒发自己的情怀,特别是在悲壮或激昂之时,比如岳飞的《满江红》,白居易的《长恨歌》。
粵语,也叫广府话,俗称白话,也是一般人眼中的广东话。
粤语有九声六调,带有促音入声,所以听上去抑扬顿挫,很有张力。相比现在的国语,粤语的语调显得多变而复杂。
但广东人说起普通话来,还真是不敢恭维。
张家辉代言某广告
其实,广东话还包括另两种语言:客家话和潮汕话。
客家话,也是声调多变的一种语言。多数地区客家话是6个声调,少数地区有5个或7个声调。
客家人,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海外也有很多客家群体。客家人常说:“宁丢祖宗田,不丢祖宗言。”
美丽的客家妹子
因此,客家话覆盖的地域范围很广。比如在之后的【益风说】四川系列,提到的重庆合川,就有广东迁徙过去的人保留了客家话。
客家话也是中国台湾、苏里南共和国的法定语言之一。所以客家话作为纽带联结了大陆各省,乃至全球各地的华人。
以广东梅县为代表的客家话,主要由赣南迁徙而来的古汉语为基础,后期掺杂了一部分广府话。在地域上,赣南语言和客家话最为接近。
客家话保留了疑母字。最明显例子是“鱼”字,无论普通话或粤语都丢失疑母[?-]而读(yu),但客家话仍然读[?i]。
客家话的另一个特点是韵母中保留了大量的鼻音,比如“宜、人、牛、年、迎、眼”等字。
比如客家话称田野的水沟为“圳”,改革开放前,深圳原住民基本上都是客家人。由于当时村里有条深水沟,所以得名深圳。
深圳
潮汕话,也是以古汉语为基础,带有闽语性质,后期又被客家话所影响的一种语言。潮汕话和古汉语的共性之一,就是完全没有唇齿音。唇齿音都用鼻音代替。
如唇齿音发音“发、烦、逢”,闽南和潮州人往往读成“花、环、红”。这就是春晚小品中“福州”和“湖州”不分的笑点来历。
粵语,不仅语调多变,语言本身也经历了年深日久的演变。
南越国时期,是粤语的雏形时期,唐宋是粤语成长稳固期,元以后粤语变化不大。所以粤语能对应一些唐诗宋词的发音,但元朝以后的诗词就完全不行了。
因此,粤语并不是粵吹所说的“正宗汉语”,也不是粵黑口中的“鸟语”。它既保留了中国古汉语的特点,也融合了古秦语、百越语言和苗瑶语系。
粤语是经过长期糅合演变,所形成的一种语言。
粤语在广东三个地方,是奇葩一般的存在:
在惠州,粤语被强大的梅州、河源等客家人层层包围。
惠城话,就像是客家话蹂躏了粤语,生出来的孽种,难懂的一批。类似的还有河源城区话、东莞城区话、博罗话、龙门话。整个东江流域,粤语都被客家话侵略得体无完肤。
清朝曾设两广总督衙门在肇庆,因为肇庆靠近广西,方便管理。上期【益风说】说到赵佗建南越国时,把少数民族(壮族、苗族)都赶往广西一带的山区。
这样临近广西的肇庆就被大量少数民族语言持续影响着,所以导致肇庆周边的粤语口音较重,显得另类。
“五岭通道”之一的南雄,后在唐朝丞相张九龄的开凿下,成为重要的南北通道,南雄至今保留有中国古代官道唯一遗址“南粤雄关”。
唐宋时期的南迁汉人多从此处经过,所以南雄城区话虽有粤语的影子,但长期被中原官话冲刷后,变成了一个奇葩。
益风说原创配音:《炒股》
广东方言:粤语、客家话、潮州话、肇庆话、南雄话、惠城话
点视频,感受方言魅力
广州、深圳、佛山、珠海、肇庆、韶关等城市最终会走向哪里?请关注公众号【益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