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广场摆摊创业饰品货源,舍利子唯有有道高僧才有么?
我曾在殡仪馆见过一吃肉不信佛的老太太火化后留下一颗舍利子,当时震惊又疑惑,为何不信佛的人也能有舍利子?直到当化学老师的同学告诉我:舍利子并非只有得道高僧才有,火化时只要加入这两种东西,人人都可以产生舍利子。
《西游记》原著第六十二回里,取经团队来到祭赛国后,立刻看到一幕悲惨的场景:全光寺和尚被国王罚作苦力,还极有可能面临问斩!
并非国王讨厌和尚,只因为全光寺里宝塔顶上的舍利子被偷走了,国王震怒,因此要拿这群和尚“开刀”。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这一集时,心里万分不解:不就是一个舍利子吗?至于让全寺院的和尚陪葬吗?直接让孙悟空飞到九重天上随便找个神仙讨要一个宝物,不比这舍利子值钱吗?
长大后才明白,原来舍利子真的是“稀世珍宝”,基本上是佛教得道高僧的“身份代表”,圆寂后留下的舍利子越多,则代表这位高僧的修为越高。而《西游记》中,九头龙不惜得罪孙悟空也要拼死抢夺的舍利子,就是一位得道高僧圆寂后留下来的“宝物”。
所以,一提到舍利子,我们立刻就会和佛教高僧联想在一起,因为在很多人心里,舍利子本就是“佛门之物”,能在去世后留下舍利子的也并非常人,毕竟现实生活中确实很难看到“XXX死后留下舍利子”的事情。
最初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在几年前我却在殡仪馆见到普通老百姓火化后留下了舍利子,当时的场景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普通人也能有舍利子。
几年前在殡仪馆参加老公奶奶葬礼,在火化大厅排队等待火化时,突然火化室里传来阵阵惊呼,之后就看到好几个人激动得手捧着一个盒子从火化室方向出来,各个脸上挂着激动得笑容。大厅里很多人闻讯也赶紧过去凑热闹,打听发生了什么事儿。
只见其中一人从盒子里拿出了一颗颜色略微发灰、类似石头的东西,炫耀式的对围观的人说道:“这是我老妈火化后留下来的。这是舍利子啊!这下可值老多钱了!“
围观的人一听说是舍利子后更加激动了,因为舍利子一般都是佛教高僧圆寂后才会有的东西,谁能想到普通人竟然也有,于是大家纷纷猜测是不是老太太生前也信佛?
哪知道这家人却说,老太太不信佛,生前跟普通人一样,吃肉吃菜,饮食上没有任何忌口,健康方面也没有任何毛病,人是正常老死的,只不过老太太活着时候特别喜欢喝茶。
不信佛也不吃素,火化后竟然能留下舍利子?这个结果让在场的所有人更加震惊不已,有些人甚至当场提出想要花钱买下这颗舍利子。
在殡仪馆发生的这件事对我公婆影响非常大,本来公婆就信佛,属于”狂热痴迷型佛教文化爱好者“,当他们在殡仪馆亲眼目睹了舍利子后,回家后便开始天天以茶代水,希望未来自己去世后也能留下舍利子。
对于公婆这种做法我觉得特别荒谬,如果喝茶就能喝出舍利子,那卖茶叶的、开茶厂的体内都应该有舍利子。
舍利子本就是一种很神秘、很“玄幻”的东西,甚至很少有人见过它真实的面纱,它到底是种什么东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舍利子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起这样的名字?
在很多影视作品里,舍利子都不是普通物件,通常都被当做寺院的”镇寺之宝“。要是这个寺院里能有舍利子,那就证明寺院里有得道高僧,寺院的香火也会比没有舍利子的寺院要旺盛许多。
其实,舍利和舍利子应该是两种东西。
舍利,在梵语中意思是“米粒”,在古印度文化中指人死后的尸体,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舍利则代表高僧圆寂后的遗体,这种被称为“全身舍利”,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六祖慧能大师真身舍利,就是一尊全身舍利。
而火化后的骨灰,而称为高僧们的“碎身舍利”,在佛教故事中曾流传着,释迦牟尼在圆寂之后,留下了头顶骨、四颗牙齿、一截中指指骨,这些被称之为舍利子,是碎身舍利的代表。
那么,舍利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
舍利子的梵语为”?arīra“,在古印度语里的意思是”遗体“,是指修行者的遗体、遗物、遗骨及火化后留下的骨灰。
从它这个名字我们就能看出,它跟舍利区别就在于那个“子”字,可以说舍利子是人体火化后遗留的产物,在佛教人心中,舍利子是神物,是得道高僧留给世人的东西,具有非凡的意义。
但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舍利子是人体在火化之后留在骨灰当中那些在高温之下的结晶体,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钙、硅、磷和少量钾、钠、铁等元素,还有磷酸盐、硅酸盐等矿物质。
所以,舍利子的外形像结晶,形状各异,大小不一,颜色也以“黑、白、红”为主,新加坡华人高僧宏船法师圆寂,骨灰中有480颗彩色舍利子,可见舍利子除了以上三种颜色外,还有罕见的彩色。
由此可见,舍利子最初出现时也仅仅被看做是逝者遗留下的”骨头渣子“,是逝者遗体的一部分,或许一开始舍利子分文不值,在佛教慢慢传入我国后,在历史变迁中,舍利子慢慢被世人所”神化”。
为何高僧火化后会出现舍利子,而普通人却很少见到?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舍利子并非凡物的原因就是:这种东西一般只有高僧才有,同样信佛的和尚去世后是没有的。
我们先来看几个关于“高僧火化后留下舍利子”的事例:
释迦牟尼圆寂时,弟子们在他的骨灰中得到了84000颗舍利子。
1990年12月新加坡华人高僧宏船法师圆寂,骨灰中有480颗彩色舍利子。这些舍利子色彩斑斓,外形类似水晶体,在阳光下闪烁着比钻石都耀眼的光芒。
1993年5月7日晚,我国东北沈阳唯一藏传佛教喇嘛教实胜寺的79岁大经师召乌力吉高僧(蒙古族)在沈阳火车站圆寂,火化后他的骨灰中发现红、绿、黄、黑、白等多色珍贵结晶体数十枚,大的如黄豆,小的似米粒,经专家鉴别,这就是珍贵的舍利。
而最震惊世人的,应该就属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六祖慧能大师真身舍利,在南华寺当中,一共供奉着三尊全身舍利,中间为六祖慧能大师,右边为丹田大师,左边为憨山大师,这些真身舍利看上去栩栩如生,特别真实。
为什么普通人火化后没有舍利子,只有骨灰呢?
之所以舍利子在世人心中值钱,就是因为同样是火化,高僧们留下舍利子,而同样信佛的和尚和普通人只能留下一捧骨灰,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没有一个具体的结论,但是针对舍利子产生一说,却有以下几种猜想。
一、高僧饮食之说。
有些学者表示,之所以高僧们火化后留下舍利子可能跟他们的饮食有关。因为信佛之人,是不吃荤腥之物,日常的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
我曾经在当地寺院做过义工,品尝过寺院里的斋饭,饭菜多以:白菜、萝卜、豆腐为主,主食则是馒头、米饭、面条;茶水通常是大麦茶或者苦荞茶。而且寺院的饭菜一般少盐少油,口味特别清淡,对于生活在吃惯了重口味饮食的人来说,这种真的属于“粗茶淡饭”。
我也曾询问过寺院里的师傅们,为什么斋菜做的如此寡淡无味?师傅们表示,之所以这样做饭,就是为了修行,拒绝享乐。
可见,寺院的高僧们长期吃素的饮食习惯,体内的纤维素和无机盐元素含量远远高出普通人,这些元素在人体内形成了一些磷酸盐、碳酸盐之类的物质,再加上高僧们经常打坐念经,一坐就是一天,这些物质在体内沉积下来形成结晶,经过高温燃烧就变成了坚硬的晶体,也就是舍利子。
不过这种猜想很多人都不认同,因为现在素食主义者很多,这些人也是长年累月吃素,但是火化后没有留下舍利子,所以这种猜想不被科学家们所认同。
二、高僧结石之说。
舍利子其实就是人体内的结石,这种说法曾一度被很多学者们认同。生活中我们听过最常见的结石就是“胆结石”和“肾结石”,这两种结石病在医学上很常见,患病的人也很多,而无论哪种结石,发病起来都是疼痛难忍,严重了可能还会危及生命。
而之所有有高僧结石一说,是因为有些动物在死后体内发现过结石,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另一个神奇的词“鸡宝”、“牛宝”,这种宝通常都会在动物的肠胃里发现,外观类似结石状,在很多人眼中,这种东西跟舍利子一样,有很高的价值。
所以,很多人认为,高僧遗留下的舍利子其实就是身体里的结石,因为结石和人体骨骼的成分非常相似,里面都含有“碳酸钙”。假设这些高僧生前患有结石病,在圆寂火化时,这些结石没有被大火烧毁,所以就变成了人们眼中的“舍利子”。
当然,这种猜测很多人是不认同的,特别是那些真正患有结石病的人,因为得了结石病,仅仅是一两个小结石,如果不吃药,不手术,发病时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疼痛感,而像上文中介绍的新加坡华人高僧宏船法师,他圆寂后骨灰里发现480颗舍利子,480颗结石长在身体内,别说让法师念经修行了,活命都难。
我们从新闻上可以看到,这些留下舍利子的高僧们大多都比较长寿,要是患有结石病,不做任何干预治疗,很难活这么久。同时,那些患有结石病的人,在火化后体内也没有发现舍利子。
三、高僧陪葬品之说。
这种说法是目前很多人比较认同的,而普通人火化后留下舍利子,或许也是跟这个猜想有关。从古至今,人去世后下葬时都会在身上放一些陪葬品。而舍利子的外形类似琉璃玛瑙,所以很多学者猜想,这些其实是高僧的陪葬品,因为佛教有七宝之说,根据鸠摩罗什译的《阿陀罗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玛瑙。
而一些学佛之人也特别喜欢在身上带这些七宝的饰品,所以人们猜测,这些舍利子就是出家人身上的饰物,在圆寂火化时,这些饰物没有取下来而随着身体一起火化,在高温大火中,这些饰品和人体骨灰中的无机元素相混合,也就变成了舍利子。
而普通人火化后也有舍利子,或许也是家属给佩戴了陪葬品,这些陪葬品无法融化,因此火化后混在骨灰里,才被人当做了舍利子。
四、高僧遗骨之说。
还有一种说法则是,这些舍利子其实就是高僧火化后的骨骼。一般人火化后的骨灰并非是像电视剧中演的那种粉末状,火化后的骨灰大多是“有骨有灰”,且大部分都是骨头居多,而电视剧里那种粉末状的骨灰,都是经过人为二次“加工”的,比如多次进行高温大火焚烧或直接用机器碾碎。
比如出土于南京市秦淮区宋长干寺地宫的阿育王塔中的,佛顶骨舍利,说是释迦摩尼的头顶骨, 是为一块周长35厘米、直径10厘米、颜色黄黑、有清晰发孔的完整头骨。
而在2014年10月12日,佛光禅师带领四众弟子于武安磁山普陀湖观音道场举行盛大的佛祖肩胛骨舍利瞻仰法会;此外,在我国陕西法门寺也出土过一个传闻是释迦摩尼的佛指舍利。
从这些舍利的外形来看,也并非都是圆形的,造型都像火化后的骨头。所以学者们猜测,高僧留下的舍利子,其实就是人体骨骼,所以坚硬无比。
舍利子的化学成分是什么?人工可以合成舍利子吗?
从科学角度来看,舍利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钙磷硅元素,同时还包括一些磷酸盐,硅酸盐等矿物质。
这些元素听上去很复杂,其实生活中我们都能接触到,比如一些食品制造业经常会在食物中加入无机磷酸盐,因为这种“化学添加剂”可以保证食物新鲜,让食物的味道变得更好,像我们经常吃的“火腿、香肠、罐头、培根、烘焙食品、甚至可乐里面都含有无机磷酸盐”。
这样一看,是不是觉得舍利子其实也没有那么神奇了?
那么可以通过人工合成舍利子吗?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2007年就有人申请了人工制造舍利子方法的专利,这种人工合成的舍利子主要就是利用了人体中的碳元素。
科学家们大胆的做出了一个模拟实验,通过选取骨骼样本进行高温加热,从常温一直加热到1600摄氏度,在这个加热过程中,科学家们惊奇的发现,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人体骨骼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1、在200摄氏度时,骨骼逐渐燃烧变形。
2、在400摄氏度时,骨骼开始重新组合。
3、在600摄氏度时,骨骼的晶体开始显现,出现多种形状的小晶体,比如圆形、多边形、三角形等。
4、在1200摄氏度时,晶体开始重新凝结在一起,体积也在逐渐变大。
5、在1600摄氏度时,晶体聚合在一起成为晶体球,也就变成了大家所看到的“舍利子”。
科学家们对比合成的舍利子,发现人工合成的舍利子与高僧圆寂后留下的舍利子的化学机构和成本完全一致,都是磷酸盐、硅酸盐、碳酸钙以及氧化铁、二氧化钛等无机物。
目前市面上我们见到的那些五彩漂亮的舍利子几乎都是通过人工合成加工而成的,外观比自然而成的舍利子更加光滑漂亮,但是意义与自然而出的却相差甚远。
所以,如果普通人在火化时,在骨灰里加入磷酸盐、硅酸盐、碳酸钙以及氧化铁、二氧化钛这些化学物质,一样能产生舍利子。
结语。
舍利子就像骨灰一样,本是活着的人对逝者的一种悼念、尊敬和缅怀,但是却被一些有心之人渐渐“神化”和炒作,在这些人炒作下,一颗舍利子能卖到几千万一颗的天价,可想而知这背后的利润有多大。
也正因为舍利子被人们吹捧太久,所以越来越多人拿人工合成品来冒充,借此来敛财。
舍利子到底是什么,是怎么来的众说纷纭,其实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汲取前人留下的智慧和经验,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