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卖店尿不湿代理货源,县城车站对面有间房有乡镇公交周围店太多老婆批发纸尿裤可以么?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首先我认为开母婴店是可以的,但楼主问的是开尿不湿店,是不是太单一了,个人认为还是谨慎一点好,先考察清楚市场,只有你一家店还是好几家?
打个比方,我们小区一开始缺一个药店,一个月左右开了三家,最后只有一家存活!
另外就是一个价格问题,现在网络发达,拼多多,淘宝都方便,如果你的价格亲民,品种齐全,小规模的母婴店,奶粉,婴儿用品,都是可以规划的!
我国通过各个行业跨界终于实现了日产2亿?
距离实现“口罩自由”还有多远,中国口罩日产能产量双双突破一亿只,也许能给你更多信心。对于一只口罩来说,决定它的灵魂的,是一片不起眼的“心脏层”熔喷布,吸附、抵挡含有细菌、病毒的飞沫,非他莫属。
而长期在市场不温不火的熔喷布,年产量仅占全行业纺丝成网非织造布的1.8%。但随着口罩日产量的增长,熔喷布变得奇货可居,其价格也一路飞升至疫情前的20倍。一布难求,加上熔喷布生产设备的定制周期长,价格高昂,让部分生产口罩的企业陷入尴尬。
不过,好在以中石化、中国船舶(18.830,0.06,0.32%)为代表的“央企复工者联盟”,开始自带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火线”上线熔喷布生产线和口罩机。
为了口罩,拼了。
中国石化燕山熔喷布项目施工现场
口罩“心脏”熔喷布,价格翻了20倍
“现在口罩原材料很紧俏,已经炒到40多万了,我现在的熔喷布库存,只够生产几千只N95口罩了,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3月2日,泰州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毕成(化名)有些不知所措。从年初三开始复工后,他每天生产约20多万只N95口罩。但逐渐飙升的熔喷布价格,已经逼近了他接受的极限。
江阴某熔喷布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公司每天生产熔喷布的产能达到3吨,公司的部分产品由政府统一调配,老客户的订单也还在履约。但据其透露,熔喷布的售价也已经达到30万元一吨。
江苏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疫情前,熔喷布的市场价格平均只有每吨1.8万元。
口罩的原材料主要是高熔指聚丙烯材料加工制成的无纺布。医疗口罩一般采用多层结构,其中最内层和最外层为纺粘无纺布,中间层便是熔喷布。
熔喷布,是口罩中起过滤作用的关键材料,是口罩的“心脏”,除了能阻挡较大粉尘颗粒外,还可以通过表面的静电荷将细小的粉尘、细菌和病毒飞沫吸住。
在登录国务院客户端重点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供需对接专区发现,即使目前全国新增产能大规模提升,核心原料熔喷布依然是最抢手的物资。甘肃一家日产能50万只口罩的公司甚至提出,可以用口罩换熔喷布,但消息发布了一天,依然杳无音信。
而随着疫情的全球扩散,发达国家的口罩也供不应求,价格飙升。近日,在德国,N95口罩已经卖到每个约45欧元。
长久以来,熔喷布市场不温不火,熔喷布的产能并不高。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纺粘法非织造布分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熔喷法非织造布实际产量为5.3523万吨/年,而当年全行业纺丝成网非织造布的实际产量为302.4727万吨,这意味着,当年熔喷布的产量仅占全行业的1.8%。
但仅有的这些熔喷布,也并非只有口罩这一处“归宿”。它们还可以用于保暖材料、过滤材料、医疗卫生材料、吸油材料、擦拭布、电池隔板乃至隔音材料。
疫情的突发,让此前小众的熔喷布一举成为市场宠儿。“现在各地都在上口罩生产线,都在抢口罩原材料,现在的问题是不是生产线不够,而是原材料和口罩生产线没有一对一匹配,这反而加剧了原材料的紧张。”江苏省工信厅的信息化发展处副处长金雷,从1月30日便到无锡的口罩相关产业驻厂,帮工厂协调上下游产业链的供需,他认为,相对于抢上口罩生产线,不如先扩大熔喷布产量。
中国船舶紧急攻关的口罩机用超声波焊接系统交付
生产设备价高、交货时间长
“生产口罩的熔喷布平时没有那么大需求,是小众行业,遇到疫情,就明显不够了,而生产熔喷布的设备又贵,交货时间也长。”宿迁市美达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照军,从腊月二十六一直在开工,目前,设备24小时运转,每天能生产1吨熔喷布。
“建设一条熔喷布生产线差不多要800万元,国产设备的交货期要3-4个月,进口设备则要6-8个月。”杨照军说,为了生产高质量的熔喷布,几年前,他还花了80万美元从国外买来技术,确保生产出来的熔喷布,静电吸附效果更好,可以保持3年。
在制作熔喷布时,需要把高熔指聚丙烯通过高速高压的热空气流熔化,再从纺丝微孔中拉出,在气流引导下均匀地铺在收集装置上,利用自身余热,粘合成网,此外,再通过驻极处理,让熔喷布带上一定的电荷,利用静电,吸附飞沫,这样,熔喷布的过滤效率会更高。
杨照军介绍,在熔喷布的生产流程中,最关键的核心零部件是模头和喷丝板,日本和德国的质量世界领先,熔喷模头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聚丙烯拉丝的均匀性、粗细等指标,而质量好的喷丝板,即使使用时间长,也不会变形。
江阴健发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钟雷表示,不同设备生产出的熔喷布的过滤效率、静电吸附力,也影响着产品质量达标的稳定性,“大一点的厂一般会选择进口生产线。”
而高昂的价格和较长的交货期,一方面制约着熔喷布的产量,另一方面也挑战着中小企业入局者的实力。
“无纺布产业有个特点,投入大产出少。”一位在江阴多年从事熔喷布生产的业内人士称,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仅生产口罩,利润空间很有限。
张家港瑞泰美弹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斌表示,医用外科口罩的出厂价不到0.2元,利润只有5%左右,一只口罩的利润仅有1分到1.5分。另有业内人士表示,普通口罩的利润不到1分钱,盈利主要靠海量出货。
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我国虽然是口罩生产大国,但国人对口罩的使用习惯还需要培养,所以国内平时的用量不是很大,不少企业选择给国际品牌代工或者出口。
目前在生产口罩的江苏某材料公司总经理表示,口罩只是公司的辅助产品,手套、隔离衣、防护服才是主流,“日本不少人有使用口罩的习惯,原来我们每年出口一两千万医用外科口罩,供给日本的药妆店,每年的销售额有1000多万元人民币。”
红豆集团工作人员在调试口罩生产线
石化、船舶、纺织、车企、药企、新能源企业正跨界释放产能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口罩的最大产能在2000万只/天左右。另有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可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占比54%。
面对急增的需求和口罩原材料短缺的矛盾,央企纷纷“跨界护盘”。2月24日,中石化宣布,投资约2亿元,在北京燕山石化和江苏仪征化纤快马加鞭建设10条熔喷布生产线。
5天后,燕山石化新建熔喷无纺布生产线项目土建施工作业告一段落,即将进入钢结构安装和设备安装阶段。项目建成后,可每天生产4吨N95熔喷布或6吨医用平面口罩熔喷布,这些原料可以生产120万片N95口罩,或者600万片医用平面口罩。
“我有口罩机,我有压条机!”自带家底“跨界”的还有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自2月26日宣布紧急口罩机机器关键部件的研制生产紧急攻关任务后,2月28日凌晨4点,首批平面口罩机装点妥当,启程发往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2月29日,首批口罩机用超声波焊接系统交付中国船舶八院、汉光重工等口罩机生产单位。
从原材料、生产加工设备、生产线、无尘车间,到生产工人,想在短时间内跨界开工生产口罩,有一定的行业壁垒,而有一定行业交叉的服装、车企、药企、纸尿裤厂甚至新能源企业,也纷纷跨界。例如,熔喷布的原材料聚丙烯,也是生产汽车隔音棉的原材料之一,所以汽车厂家货源充足。而药企的无菌车间,可以满足口罩的医疗器械生产标准。
企查查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27日,全国范围内医疗器械新增企业超3万家。
3月1日,两条新的日常防护口罩生产线又运抵红豆集团的生产车间进行安装、调试。2月11日,红豆集团两条首批10万只日常防护型口罩顺利下线。“我们利用外贸供应链,2-3天时间就采购到了10吨BFE99%熔喷布。”红豆集团运动装公司总经理高品亚说,随后,他们将洁净车间改造成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口罩的生产车间,目前,日均可以生产口罩15万只。
新能源企业远景科技集团,原本与口罩并不搭界,但该集团全球供应链高级总监邵春雷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用15天建成了口罩工厂。
“我们用了3-5天的时间,找到熔喷布等核心原材料的渠道,备足口罩生产的原材料。”邵春雷说,远景动力电池在日本、美国还有超高洁净车间设计运维经验,团队在不到两周内,完成了无尘车间改造。而通过资源交换,远景还为一些口罩机厂商提供钣金件、机加工零部件。
开足马力的2月,由于国家队和民间力量的齐头并进,眼下已经迎来了口罩产量的井喷。3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截至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医用口罩、医用N95口罩在内,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分别是2月1日的5.2倍、12倍。
有哪些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利润很高的小生意?
1、街边特色小吃:实现月入过万也非难事
开个小吃店,就必须得找门店,装修,招聘员工,购置设备和食材,策划营销活动......繁琐事情非常多,总之很麻烦。
于是,不少投资者把创业目光转向了街边小吃车上。究竟赚不赚钱呢?
比如麻辣烫,尤其是开在校园门口的麻辣烫。据网友爆料称,他有个师兄研究生结业后,临入职的前一个月就在自个校园门口摆了个麻辣烫摊,月收入能到2万。
又比如凉皮凉面,它皮滑鲜嫩,咸辣爽口,具有解乏、消暑、去湿等功效,备受大众的喜爱。在炎热的夏季,凉皮是非常畅销的。
凉皮是人们用凉皮、嫩豆芽、花生米、黄瓜等食材制作而成,一碗凉皮,其制作成本可能只有2~3元,但外面的小吃摊最起码能卖到5~6元,利润率高达60%。如果,你一天可以卖个200碗的话,便可以净赚六七百元,月入就能高达2万。
再比如臭豆腐,尤其在学校、美食街、步行街、十字路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摆一个摊位,专门售卖臭豆腐、烤串、烤肠等美食,不仅用料少,制作简单,而且利润也高,是创业致富佳选之一。保守估计,摆个臭豆腐摊,投资者可以日赚数百元。
此外,像煎饼、鸡蛋灌饼什么的也均在此列。
卖街边小吃,当然可以赚到钱,至于赚钱的多少,除了与你所选择的经营品类和摊位摆放位置有关之外,还与东西本身的口味有关,因为既好吃又不贵的东西,谁会不爱呢!
2、烧烤店:生意好的时候一晚上可以挣3万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烧烤区,尤其在夏天,每天交通晚高峰过后,都在自家门前的人行道上,摆桌子放凳子,热热闹闹的大排档就此拉开序幕。
朋友开了一家烧烤店,他说:“我家店的生意好,主要是因为我这里的肉都是真材实料,自然吃的客人多,当然就赚钱。最赚钱的时候是每周五晚上,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赚3万块也没问题。”
有些烧烤店老板直接肉食厂购买牛羊肉,平均价格能比农贸市场售价便宜五六块钱。
以每天卖得最多的牛肉串来说,购买牛肉是25元/斤、牛油是10元/斤。每3斤牛肉加2斤牛油,能穿出将近200串肉串。其平均成本0.45元/串,再加上腌肉料、烤肉料和3分钱的竹扦,成本将近0.6元/串,每串卖1.5元,毛利润达到150%。
在肉类产品中,鸡肉类也比较赚钱,以烤鸡头为例,每串上有3个鸡头,实际成本仅有1.5元,零售3元/串。
而熟筋、板筋这类,成本能达到1.1元/串,售价为2元,毛利润不到100%。
刨除房租、人员工资、火炭、水电煤气等成本,总体算下来,差不多每天营业额的一半就是纯利了。
3、海鲜大排档:毛利润高达200%
据一位海鲜店的黄老板介绍,海鲜的利润确实挺大。水煮是最省事儿的,不用额外增加成本;而如果是烧烤、辣炒,加的辅料就多。
以黄蚬子为例,饭店批发价是12元/斤,2斤能做3盘,每斤食材的成本在8块钱左右。那么,每盘的成本最多也就10元钱左右,零售价是30元/盘,毛利润达到200%。而以虾为例,每只虾纯利润为1元,生意好的烤虾店,每天能卖出去8000只到1万只虾,每天光卖对虾就能纯挣上万元。
如果再算上其他烧烤和啤酒的钱,每家店每天最少都有2~3万元的收入。
但是建议没有做过海鲜生意的人,别轻易碰这行,因为投入的食材成本大,还不易储存,如果烂在手里,那就是一笔大亏空。
4、商场周围的小卖部:利润比卖场更胜一筹
普通的小卖部一般经营范围:卖水、饮料、零食、日常生活用品(味精、盐巴、酱油、醋...)、打扫(扫把、簸箕、拖把...)等等,反正就是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一般应有尽有。而大型商场周围的小卖部主要则以卖水、饮品、零食为主。
逛街的妹子都知道,尤其在夏季,商场周围的小卖部生意最好,店铺门口往往挤满了人,各种饮料饮品、水最为畅销,而且价格要比商场里的饮品店低,营业时间也较长,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左右。
说到成本,以纯净水为例,纯净水的塑料瓶包装成本一般在0.4元,纯净水的成本很低,只是自来水用三级反渗透膜过滤后制成的,每瓶水的成本不会超过0.1元,这样出厂成本在0.5元以下。
但瓶装水的终端销售(小卖部)一般的要求是进货价乘以2倍的价格往外出售。如可口可乐的冰露进货价是0.55元,卖1元;娃哈哈的进货价是0.7元,卖1.5元;如果某个牌子的纯净水进货价是1元,终端一定会卖2元的。
但是,在这种商场周围往往价格会比普通地区至少能高出2倍。
或许你会觉得即便高出2倍的价格,也赚不到多少钱,但这些店铺的地理位置优越,人流量大,薄利多销,自然利润也很可观。
一位朋友曾在商场卖场工作过,据他所说,“像这种不起眼的小商铺每个月的纯利润要比卖服饰的高出很多,如果没做过这一行完全不敢相信。”。
5、学校周围的小商铺:其价值往往无铺可敌
比如打印复印店,一般开在学校比较好,特别是大学。
一到要考试的时候,学生们都会复印很多练习题,或者平日里学校要求交论文的时候,学生都会一本一本去复印打印。
虽然学校里的复印社价格都比外面的便宜很多,也是翻了有10倍,销量高的时候就会很赚钱。
还有比如学校周围的小卖铺、文具店、书店、玩具店、精品点、早餐店等都是不错的,占据独特的地理位置,客流量大,况且很多学生花起家长的钱都不知道心疼。
所以,孩子们的钱,往往是最好赚的。多所学校环伺的商铺价值,从来都是无铺可敌。
俗话说,“千金难买学旁房,万金不敌好商铺。”,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6、电脑手机维修店:年收入可达百万(最暴利)
你可别小瞧了修手机修电脑的,在大型商场内的修手机铺位,每年除去成本年收入能达100万左右。这是一门技术活。首先来说手机维修。
一是越狱,一台iphone收费50元,ipad大约是80元,有人两个一起越狱,给予优惠共收费100元,顾客还感觉很开心。像这种活儿只需要帮人简单动动手,点点鼠标,没什么成本,赚不赚钱你懂的;
二是贴膜,这个利润很大,分什么进口膜、钻石膜、蓝光膜等等,100~200元的都有,其成本价差不多也就几块钱;
三是换手机屏,拆开还没修,就是200~300块钱,再加上手机壳更贵。
再来说说电脑维修。简单点的做个系统也能赚不少钱,一次30/50元的,笔记本清清灰60/80元的,要是租店面会有租金,要是上门服务的话更是高回报。
据一位上海的朋友介绍,他在上海一个比较成熟的住宅区周围的大型商场租了一个5平方的手机维修铺位,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纯利润就已经超过了35万。
上海修手机的地方多,但人们总认为“大商场里比路边的靠谱一些”,更何况一个住宅区很少会有专门一条街都是电子产品的,最多只有社区维修手机的,于是整个一大片居民,都会潜意识里选择这里。
所以,你千万别再小瞧了修手机修电脑的,因为他们一个月赚的可能比你一年赚的钱还多得多。
7、裁缝店:月收入可轻松过万
那些隐藏在商场某个角落里的裁缝店,看上起很不起眼,但事实上也蛮能赚的。
上周邻居王阿姨告诉我,她去商场裁条裤子,发现店主竟要价百逾元,改一次裤长20~30元,拆个边线也要20元,在客流量大的商场,每天至少可以接40单,每天营业额至少在800元左右,每月营业额就是2万多,年收入30万以上,这深深令人觉得手艺人果真是不同啊。
这种小店一般开在商场的某个角落里,面积小,房租便宜,人工成本也低。光是计算了改裤子的收入,如果还加上改衬衫、成衣定制更赚钱,店里做一件羊毛大衣往往都上千元。
此外,如果能进入专为高消费人群效劳的高级成衣,月收入便更为可观。通常一件定制礼服平均在5位数以上,通常的制造费在2000~4000元不等。所以,私家成衣只要每个月招待5个客户,月收入就高达万元以上。
8、冷饮奶茶店:日收入至少千元以上
一般的冷饮奶茶店投入大概3~5万元,一杯原味奶茶在市面上的价格大约8~15元左右(具体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和地理位置来定),其成本大约也就8分~1.5元左右,这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我们不如来计算一下,一杯原味奶茶的利润大约在6~13元左右,普通商场的人流量,按照最保守的数量200人来计算,每天营业额至少在1200元以上,每月营业额至少3.6万元,而其实际利润或许远远超过了这个数。
况且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暖饮或冷饮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朋友们,逛街累了,想坐下来买杯冷饮解解渴再常见不过了。
当然,一般情况下,夏季的销量相对会更高,基本一个夏天就回本。只要口感好,地理位置有优势,店面设计的有特色,也是很赚钱的。
9、母婴店:某些品类毛利润高达100%
母婴产品的利润率主要来源于产品的包装和知名度。而且品类众多,比如喂养用品、服装、食品、日化、卫生快销品、床上用品、配饰、儿童玩具等等。各品类的利润大致如下(零售环节):
1.奶粉、纸尿裤:10-20%;(线上打价格战-5%)
2.各类用品:20-30%;
3.辅食、洗漱:25%左右;
4.服装、鞋帽:40-60%;
5.婴儿车、玩具:30-50%。
母婴用品一般分标品和非标品,奶粉和纸尿裤属于标品,利润极低,好的货源大概也就2%~6%左右,基本不赚钱;而不同的玩具和母婴服饰的利润相对高很多,毛利空间高20-100%都有,如一些品牌玩具托马斯小火车、太空泥、电子玩具枪等等,但是需求量少。
我家小区边上就有一家母婴店,面积不大,品种也不似其他知名母婴店那么多。但是随便挑一款,再偷偷打开购物网站对比价格,才知道,原来其价格至少比网络贵10%。尤其在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后,生意比以前火爆一倍以上。
给小孩儿的无论是吃的还是用的,大部分宝妈最看中的主要是这三点:一是产品的安全性(质量),二是产品的舒适度,三才是产品的价格。只有让宝妈们“选的舒心,买的放心,用的安心”才可能会有好的销量,抓住父母心态,选择性价比较高,口碑很好的产品才是关键。
所以,这个行业最关键的还是品牌,品牌代表着质量(公信力),因为产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每家产品没什么区别,没有人会拿孩子做试用,所以无论是销售的体量、议价能力还是动销,品牌才是硬道理。
由此可见,并不是只有忙碌在写字楼里的白领,才能拿着月入过万的薪水。在这个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的时代,这些并不起眼的赚钱小生意,看着好像收入并不高,但其实入行门槛低,回报高,只要进去插一脚,也能赚到不少钱哦。
人人都希望自己做生意能够赚钱,但每一门生意做起来都是不简单的,其背后都是整套的系统,产品设计与创新,推广营销,客户管理,客户服务,成本控制……
成就一个赚钱的生意,其背后都有一整套的系统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发生的偶然+必然,如果你以为只是简单的计算一下,就能让你日进斗金的话,那请你出门左转,然后自己去试试。
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门道(套路),除了这些巧妙门道之外,在他们高收入的背后,往往还隐藏着你看不到的艰辛和泪水。
有些生意看上去很容易,但其背后的艰辛你或许不懂;有些生意看上去不起眼,但它确实能赚大钱。
总之,经营小本生意的路子很多,最主要看你对此有没有兴趣,能不能坚持,有没有好的创意点,或许刚开始你没有好的货源或者销售方法(没有看清门道),赚的不是很多。但是后期,随着经验的慢慢积累,财富必将越来越多,做任何事情,贵在创新和坚持!
婴儿尿不湿真的要涨价了吗?
疫情下,纸尿裤产业的相关从业者,正被分别隔离在多个平行时空。
“从2月中下旬开始,到处就在传即将要涨价的消息,说是涨幅可能还不止一点点。现在,一个月多过去了,还在说纸尿裤即将要涨价。当时还挺紧张的,现在来看,就算要涨,也涨不到哪里去吧。” 在这个行业浸泡了五六年的袁安是凯儿得乐的代理商,关于纸尿裤即将要涨价的消息,他已经听了一个多月了。但,就是这样,他还是处于纠结中:“现在国外疫情这么严重,谁也说不好。
不少纸尿裤的原材料供应商们,从2月初开始就陆续有人押注纸尿裤,认为在需求不变但供应大幅减少的状态下,涨价是必然的。与此同时,国内各大纸尿裤品牌方陆续宣布了与此相关的政策,总体分为两类一是陆续宣布涨价的,二是借势主打“现货”和“不涨价”。而C端的消费者,感知和反应却并不那么强烈。
2019年,纸尿裤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尼尔森Nielsen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卫生用品线下出现负增长,纸尿裤同比增长率为-4%。
纸尿裤真的会“即将涨价”?在此背景下,这个大问号,已经悬在纸尿裤行业上空许久。这是狼来了,营销噱头,还是商业敏锐度?为了解答这些疑惑,盒饭财经采访了位于纸尿裤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从业者,试着还原疫情下纸尿裤行业的现状。
“和他们不一样,我家承诺不涨价”
面对同一场疫情,在涨价这件事上,不同的纸尿裤企业和不同环节上的从业者,感觉和反应全然不同。
2月17日,广州市贝乐熊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一份调价函,针对其旗下产品,包括纸尿裤进行提价,产品单价上涨5%,超出正常运费的部分由顾客承担,调价生效时间一直持续到疫情结束。
关于此次调价,贝乐熊在调价通知中这样解释:“受疫情影响,原材料成本上涨,超过公司成本核算的材料价,工人上岗受到限制,工资成本增加,加上物流停运......”
而这只是开始。
自2月初开始,随着疫情的严重程度逐步攀升,一罩难求的现象愈加突显,与口罩原材料相似的纸尿裤也被持续“看涨”,甚至在炒股界一度传出“口罩概念后能否出现纸尿裤概念”的猜测。
“2月17日期,产品价格进行相应调整。”
“3月1日起,旗下所有产品上调5%。”
“即日起,产品价格进行相应调整,原有的价格体系取消。”
“所有产品单价上涨5%,超出正常运费部分由客户承担,持续到疫情得到控制,原材料下降。”
在此背景下,国内的纸尿裤品牌,如柔丫、米兜熊、亲格、巴巴象接连提价,涨价、缺货,成为行业现象之一。
涨价的直接涨了价,不涨价的也动作频频。
“原材料上涨,纸尿裤即将涨价,大家多囤货!”“疫情期间,纸尿裤原材料上涨,XXX品牌承诺不断货、不涨价”“我们从未断过货,老板承诺不涨价”
在部分纸尿裤品牌涨价、断货的现象下,不涨价、有现货也成为一部分纸尿裤品牌近期的宣传重点。
但不论如何,这两类纸尿裤品牌的口径是统一的——疫情下,纸尿裤的原材料在涨价,现货也不多。
而这样的“分裂”现状,与纸尿裤行业的竞争状况和销售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袁安向我们介绍了纸尿裤行业基本的销售模式:“目前,纸尿裤这种产品主要销售模式就3种,淘宝、超市和微商,超市的品牌非常少而且常年不更新,淘宝上的尿不湿从没有包装说明的几十块钱100片左右的到一包200-300的不等,贵的都是号称海外进口的,微商的品牌基本淘宝都能找到,和淘宝基本互通。”
从阿里电商的数据来看,纸尿裤品类年前日访客量维持在200万左右,过年时访客下降,但新年结束日访客依旧上涨至200万,回到了年前的流量状态。
而纸尿裤属于日常消耗品,春节前囤货,春节后补货、复购比较集中。即使在疫情期间,只要商家能发货,整体流量和转化都有保障。具体而言,春节快递停运对纸尿裤和拉拉裤在阿里电商的销量都有较大影响。但春节过后,拉拉裤日销售额增长至2000万+,甚至一度高于节前的1500万,涨幅33.3%。
查看了京东、天猫、苏宁等电商平台,目前进口纸尿裤的价格并没有明显变化。近期,多店客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暂时没有收到厂家的涨价通知。
都是原材料惹的祸
涨不涨价的选择不同,但这些纸尿裤品牌还是有一个共识——原材料涨价,是这次涨价迷局的直接原因。
张燕昶(化名)所供职于的特康弹力,是一家主要做高新技术弹力产品的企业。口罩的弹力耳挂和纸尿裤弹力腰围,都是该企业的明星产品。
“刚有一个韩国的纸尿裤客户担心我们公司因为原材料而断货,找我询问情况。确实,现在市面上SMS、SMMS无纺布都紧俏。而我们公司的弹力产品中,也涉及到SMS和SS无纺布的使用,但还好原材料供应还算稳定。这个韩国客户听了后,哪怕是要预约,到四月才能制作,他们也立刻下单了。”冲在一线的张燕昶,对原料紧缺与否有直接的接触,感知也比较直观。
可以确认的是,纸尿裤和口罩,有数项相同的原料,本次疫情对纸尿裤产业来说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如何,就先得弄清楚,两者的原材料分别是什么,而这些原材料中哪些因疫情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以医用外科口罩为例,一般分为三层:口罩的第一层即是拒水无纺布,或超薄聚丙烯熔喷材料层,具有防飞沫设计;第二层是医用熔喷布,为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有阻隔过滤作用;第三层是亲肤无纺布或普通卫生纱布,起到吸湿的作用。这其中,起防护病毒作用的是第二层阻隔层,也就是熔喷层,由定向的或随机的超细聚丙烯纤维构成。
再来看纸尿裤的构成。
纸尿裤通常也分为三层:分别是表层的棉质的普通无纺布(亲肤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吸水层)、底层了PE膜无纺布(防水层)。 PE膜无纺布是指将无纺布与聚烯烃类透气膜进行复合处理,如淋膜处理、热压处理、喷胶处理、超声波处理等, 通过复合处理可以把两层或三层的面料复合在一起,达到高强力、高吸水性、高阻隔性、高抗静水压等。
值得注意的是,熔喷布作为医用外科口罩与N95口罩的重要原材料,两者在用量上有区别,医用外科口罩一般为SMS结构(两层纺粘层一层熔喷层),而能过滤95%微细颗粒的N95口罩有时则需使用SMMMS无纺布(三层熔喷层)制作,熔喷布的用量大大高于普通口罩。
据一财网报道,贝因美集团的采购人员发现,相关原料的价格却在飞涨,其中熔喷布市场售价从2万/吨,上涨到10万~20万/吨,但依然供不应求;但另一方面,平时供应充足的纸尿裤原料也变得紧俏起来,价格也不断上涨。
纸尿裤品牌9876负责人徐超杰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生产纸尿裤所用的防漏隔边无纺布也就是SMMS拒水无纺布,现在差不多22000~25000/吨,供应偏紧,有钱也不一定拿得到货,目前大厂的供应链相对稳定,而一些小厂的情况就比较困难了。”
在此背景下,熔喷布价格一路飙升,从此前的每吨2万元已上涨至每吨40万元左右,单价上涨近20倍。
背锅侠“原材料”
犹如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一样,抛开产量谈原材料涨价冲击下的提价,也是不合适的。
我们以口罩为例,算一笔账——一吨熔喷布能做多少个口罩?
3月10日,据央视消息,熔喷布的价格在疫情期间水涨船高,从2万每吨至几十万每吨,口罩过滤环节的关键材料是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核心。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北京某公司的一条生产线的设计产能在每天6吨左右,按每吨熔喷布生产100万个普通口罩计算,他们每天能够生产600万个口罩的原料。
而不同型号的和标准的口罩中,所含的熔喷布克数不同,我们以每吨熔喷布30万,吨产能取中数130万口罩算,熔喷布每涨10万元/吨,每个口罩的成本仅增加0.1元左右。当前每个口罩熔喷布占用成本仅0.23元。所以同时考虑熔喷布作为70%成本占用的原材料及目前供求的断崖式增长,熔喷布的价格暴涨完全不构成口罩涨幅如此严重的原因。
而纸尿裤中涉及到的熔喷布克数更少。
除了张燕昶提到的弹力腰围之外,口罩内外两层——拒水无纺布和亲肤无纺布,生产纸尿裤也会使用,涉及熔喷布。从原料来看,因疫情“全民”投入口罩产业一事,却有一定影响,但并有直接冲击到核心。
近期,广东无纺布协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总结了纸尿裤涨价的三大原因。
一是,疫情发生后,生产口罩必需的熔喷布紧缺,部分做SMMS无纺布的厂家可能对生产线进行调整,转产熔喷布,而纸尿裤无纺布的原料产能就会受到影响。二是,由于市场需求较大,生产无纺布的PP原料的价格也有明显上涨,协会此前了解到,PP切片的价格从每吨万以下,也上涨至1.5万/吨。第三,疫情也带来了物流、人员成本的上涨。
涨价应该不是单纯的“恐慌营销”,综合因素所致。
而以上,也只能解释,为何部分玩家涨价了。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大家可以多多囤货。
在闲鱼上卖什么比较吸引人?
个人几年前比较喜欢各种买 买买,然后家太小放不下,又卖卖卖,闲鱼是个好平台,可以让东西物有所值吧,不过在家人眼里,我就是个败家人了。基本上都是半价在闲鱼卖出,有的还是新的 没用过
按照我的经验,闲鱼买东西总结如下:
按照产品类:
1.,电子设备
电子设备只要是完整的基本上很好出售,比如我的耳机,音箱,kindle,电饼档,搅拌机,自行车
2,婴儿用品
婴儿玩具车,学步车,不接触宝宝饮食,只是借助的一些玩具,可以循环利用
3,健身器材
自行车,哑铃,半价出售
4,首饰 新的没配带过,买的时候特别想要有,时间久了就感觉占地了
服装类的就不合适了,服装感觉贴身或者多少会有嫌弃的意思
1-4点 这些器件,我在闲鱼卖出都是比较好的,只要不是贴身之物,属于外部使用的设备或者器材,有塑封的比没有塑封的销售好
规律大概就是:
有塑封的 比 没有塑封的 好
新的 比 用过的 好
有品牌知名度的 比 未知品牌的 好
产品的实用性 比 不实用 好
附图是我的闲鱼卖出产品的图,大概卖出几十件吧
感觉还是奉劝大家,理性购物,不要乱消费,收入不易,且花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