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化妆品货源,子女面对老年人保健品骗局?
爸妈痴迷保健品,儿女该怎样办?
有媒体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些保健品推销人员利用老人渴求健康、不给子女添麻烦和希望摆脱寂寞的心理,采取亲情营销手段,忽悠老年人大量高价购买保健品。中国婚姻家庭协会副主任、心理专家王鹰达认为,老人迷恋保健品,儿女疏远、老人亲情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做儿女的,关心老人才是让他们远离保健品困扰的正道。
营销人员擅打感情牌
威海网友@石落村中提问:有关“保健品”骗局的新闻,几乎每天都再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人一次又一次受骗,这些商家到底通过什么来迷惑老人的?
威海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保健食品化妆品稽查科科长王方文说,此前他曾以暗访的形式,和部分老人一道参加过保健品营销“健康讲座”。“会上所说的健康知识基本都对,演讲人的态度也很诚恳,还带着大家做游戏。让人一下子就融入会场的氛围中。”“商家大多会先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的形式,吸引老人前来,往往1个小时的讲座,40分钟说的都是健康知识。”王方文说,商家会再利用老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发几斤鸡蛋、几瓶油等,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到最后,他们就把待售的保健食品拿出来,向老人们推销。
他认为,在保健品营销活动中,大打感情牌、拉近与老人距离,解除老人抵触防范心理,是个别商家和营销人员推销的重要手段。
做儿女的应给老人情感关爱
网友@梵小黑在线提问:除了商家骗术高明外,还有其它原因吗?老人和子女是不是也应该反思?
嘉宾张连钧老人深有同感地表示,他就是一名“空巢老人”,三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他经常听课,购买保健品,就有消磨时间的想法。
在张连钧看来,那些销售人员在保健品讲堂上对着老年人下跪,热情地喊“爸爸妈妈”,就让他们很温暖很受用。
嘉宾王鹰达分析认为,不少儿女为了工作,辛苦奔波,缺乏与父母交流,这让推销保健品营销人员钻了空子。他们瞅准老人们情感关爱缺位,采取贴身亲情营销手段,让老人们心甘情愿掏了钱。
她表示,对子女来说,应该常回家看看老人,小孝是给父母物质上的东西,而大孝不仅仅是物质关怀,还有精神上的陪伴,多给父母一些爱的表示,给他们拥抱,帮他们洗个脚,等等。这会让老人排除内心的孤独感,也促进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沟通,有利于让老人远离保健品营销陷阱困扰。
别和老人“硬碰硬”,先学后教耐心劝
面对痴迷保健品的长辈,年轻人该咋办?这成为八成读者和网友都关心的问题。
威海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保健食品化妆品稽查科科长王方文、海大医院中医科主任贾慰祖,现场为年轻人支了三招:先学、后教、耐心劝。
年轻人说服老人要讲技巧
“老人购买保健品,希望身体健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子女一定不能‘硬碰硬’地阻止或反对。”贾慰祖认为,年轻人劝解老人一定要有耐心,要讲究技巧。如果老人觉得身体不好,可以陪他们一起去医院做体检。否则,强行阻止有可能给老人造成心理波动和伤害,反而不利老人身心健康。
“有病看病,需要通过保健食品来调节的,尽可能在医生的建议下,到商场、超市等正规渠道购买。另外应该缺什么补什么,不能乱买。更不要盲目参加以销售为目的的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活动。”王方文表示,儿女要化被动为主动,关心老人,可以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或身边的人和事来旁敲侧击,从而达到说服老人的目的。
学会教老人买适合的保健品
“其实保健品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一些经销商营销方式的不恰当。”贾慰祖认为,对中医来说,食补本身就很重要。人体所需某种要素缺失,是可以通过食补方式来补充的。因此,保健食品在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人体机能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如果老人坚持要去那些以销售为目的的健康讲座,想买他们的保健品,子女要告知老人看清保健品的功效,再有针对性地教他们购买。”王方文说,子女看到老年人痴迷保健品,首先应该通过学习掌握保健品鉴别知识,并把鉴别之法告诉老人,让他们购买适合的保健品。
耐心劝老人不要一次性买很多
贾慰祖建议,如果老人非常认可一种保健品,可以劝他先买上一两瓶用用,看看功效如何。“千万不要一下子买很多。如果真的有用,再继续买。”他提醒说。
另外,他表示,子女一定要告诉老人,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一些具有降压、降脂、降糖功能的保健食品只有降低疾病风险的辅助保健作用,患者绝不能当作代替药品使用,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来源于大众网)
为什么总有些人爱炫耀自家购房或所在城市的房价高?
感谢邀请!!!
购买商品房,到底是刚需还是炫耀和攀比心?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炫耀者们去反思:
炫耀自家购房:这就是显摆嘛,一则让炫耀者觉得有面子,二则让别人觉得他有能力,买的起高价房子。这类人平时行事就喜欢高调,行走在虚空世界,缺乏务实精神。房子是功能性的商品,主要功能是用来安居的,老拿出来炫耀就有点浮夸了。人越缺什么就越炫耀什么,喜欢炫耀的人,其实内心很空虚的,希望以此来博得众人眼球。
说自己所在城市的房价高:这个可能是故意要和交谈者做对比,还有可能是发表一下无奈的感慨。比如农村人选择在城里买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孩子教育问题,他们希望自己下一代能有更好一个教育环境,这点是毫无疑问,目前农村与城里在教育质量上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对于这类人,就炫耀和攀比而言,我认为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可能手机或者汽车还可以用这个说法,但房子真未必。
房价的高低,多少能反应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体现了在这个城市生存的竞争力。理性购房,不必炫耀,脚踏实地,做个务实人!
一个月挣多少钱才能供一个大学生上学?
近年来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日常开销也随之水涨船高,开学标配由20年前的被褥、脸盆、暖壶,变成了“新三件”:电脑、手机、相机,动辄上万元的电子设备,每月上千元的生活费,让不少家长感慨“压力山大”,那么威海父母一个月挣多少钱才能供一个大学生呢?
现在的大学生一个月的消费平均在1200元左右,加上每个月7000元左右的学杂费,每个月至少需要2000。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孩子们买起衣服包包化妆品,那是绝不手软,这些东西加起来就是很大的一笔支出啦。男孩子如果要交个女朋友的话那也远远不够。普通家庭的子女,每个月的生活费大部分在2000元左右,只要不乱花钱,基本上‘饿不着’。根据山东省人居消费来看,平均1327元,1327×2+2000=4654元。所以在威海一个月挣4654元才能供一个大学生。
当很多大学生抱怨家中父母给的生活费比其他同学少时,有多少人会想到父母挣钱不易。这笔看似并不多的生活费,却是父母省吃俭用“挤”出来的。不过,也有一些大学生面对高额的生活费和贫困家庭的现状,选择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什么是你去了青岛后才知道的?
1.到了青岛才知道,自己思维里认定的“东南西北”在这里全是错的,感觉的东不是东,感觉的西不是西,打开指南针校正半天后还是不能调整自己平时认定的感觉,关掉指南针后又错了,几天过后还是调整不过来,一把方向向东走了半天,打开导航一看又错了[捂脸]
2.这里的路条条道道非常多,可是不能确定条条道路相通,也许走着走着就堵住了,没有直直的感觉,导航有时候都让我走了很多的冤枉路!但是繁华大道却是双向十四车道,很霸气!
3.这里的32度与西安的38度有一拼,来青岛之前看这里的温度都是25/32左右之间,我还雀跃找到一个乘凉的好地方,可是来了后温度到了30度之上感觉比西安的38度还难受,你能看见身体的汗水慢慢的从皮肤里往出渗,全身湿透也就分分钟,一天之内冲几次凉,对温度对数字要重新定义!
4.感觉这里治安应该很好,大的建筑玻璃门,玻璃窗都没有安装防盗门窗,城中村里家家户户也不装,就是临街的店铺也很少有,让人感觉很舒服,没有戒备的城市!
5.这里好的东西很多,繁华的时候让你惊艳,但是偏僻街道卫生不好,随处的垃圾,有点脏乱差的感觉!
6.青岛的青菜很贵,生菜7块一斤,菠菜6块一斤,油麦菜6块一斤,豆角6块一斤,香菜15块一件……
也就来了几天,一点自我感觉罢了!
化妆品专业大学排名?
根据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得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在化妆品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中位居前三位。
专业排名高校名称水平等级学校数1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5★242重庆化工职业学院4★243南京科技职业学院4★244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4★245江阴职业技术学院3★246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3★247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3★248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3★249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3★2410威海职业学院3★2411广东科贸职业学院3★2412广东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