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鞋男货源网站,返乡农村人民如何创新创业?
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这个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一 伴随着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个影响,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都无法如期的出门务工了。于是就有很多农民就不愿出去打工,想在家创业。本人建议就是说因人而异,按自己的一个能力选择一个相对比较适合自己创业方向,这样就能减少一个失败的几率。
二 农村可以搞种植养殖,只要自己能够努力向上,基本上都可以赚到钱。
三 随着国家一号文件的出台,很多惠农政策的发布,都对乡村振兴起着很大的作用。将来农村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与机遇。
以上仅代表个人的观点。
真的能月入万元吗?
是不是都能月入过万,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个真实故事:我高中同学摆地摊,月入3万!
志杰的真实故事
去年,端午节回家,陪老爸去菜场。
人很多,一会不见,就被挤散了。
突然,接到老爸的电话
“我在菜场东边的门口,有个卖西裤的,50元/2条,看着蛮不错的”。
老人都很节俭,每次带他去买衣服,总是先看价格,超过100块的,赶紧拉着我掉头就走。
每次,都对我说“我们镇上的超市,衣服还不错的,价格也不贵,你别担心。”
在赶往约定地点的路上,我下定决心:便宜没好货,一定不能让我爸买便宜的,哼!
远远看到我爸朝我招手,我快步走过去,正准备拉着老爸离开。
结果,却发现老板有点眼熟。
一聊,才知道是我高中同学,志杰,从上了大学后,就一直没见过了。
这下好了,走不了。[流泪]
老爸很喜欢,我也不好下老同学面子,决定买2条。
正准备付款时,志杰挡住了我的手机,说“老同学,好久不见,这2条裤子,我送给叔叔了。”
我不好推辞,付钱也不收,只好请他吃早点,作为心意。
边吃边聊天,边听边郁闷。
志杰,高中毕业后,尝试过很多职业。
外卖,开网吧,服装店。。。
基本都是以亏本告终。
近半年,他拿到了一批男裤货源,和家人每天早上分5个小镇的菜市场门口叫卖。
价格便宜,裤子大码居多。
帮着量尺码,2元打扁,买4条还送皮带一条。
就这样,光他的摊位,每天基本都是100条起步。
我偷偷地算了笔帐,按照售价25元/条,不同利润比例来算。
利润比30%,即25*30%*100*30天=22500元
虽然,他说,刮风下雨天不出摊,但人家有5个摊位啊!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得丢啊![我想静静]
郁闷过后,还是要虚心请教经验的。
下面就是志杰告诉我,他的成功经验。
1、最重要的是货品
三步走:
(1)你选的市场是哪些客户?
他选的是乡村,主要针对中老年人,以服饰为主,身材偏胖,大多是接送孙子,以自己上街居多(儿女付款较少)
(2)他们是什么心理?
(还是以志杰自己的客户为例)中老年人,喜欢便宜,但质量不能太次,都住一个镇上,口碑很重要。
其次,身材偏胖,需要更多的大码;
在颜色的选择上,深色为主,因为劳作需求较多。
(3)你的选品方向是怎样的?
带着这些需求,志杰开始网上线下四处找货源。
如果发现产品不错,价格也还合适,就买几条回来,给家里的老人试穿。
反馈好,就可以拿货。
不行,就再换一家。
他说,光找货源,就花了近2个月。
2、出“高价”,选准地点
志杰的小摊在菜场进门处,几乎超过90%的人都会从这个门口进来。
别的摊位费,大概500元/月,
而他的摊位费,900元/月。
也是因为他给出了市场最高价,所以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对手。
3、要面子,不吭声做不好
“叔叔,您看看,这个裤子,50,2条啊,都是专卖店的货,要不是我店子做不下去了,我真舍不得卖啊”
“这还贵啊?您孩子给您买的,哪条不是3,400啊,您想您花了50,买了2条,就为孩子节约了7,800啊”
“质量您放心啦,我也是有父母的人,也是爸妈穿得好,我才卖的,再说,我家就住在那斜对面,您还怕我跑啊?”。。。
从来没想过,高中时期,内向,话少,说2句话,就脸红的老同学,现在口才居然这么好。
也许就像他说的,“都是被生活逼出来的。”
4、薄利多销,多重服务
志杰说,因为他选的地摊货,虽然价格低,但质量还不错,所以基本都是拿尾货。
但也有一个致命缺点:有时候会断货。
所以,缺货时,他会选其它供货商,但,进货价就很高。
有时,卖一条裤子的利润,甚至不到2元。
他的解释是,“价格只能降不能升,宁可少赚,也要保住口碑。”
而多重服务,就不用说了。
量尺码,打扁,买多送皮带,买送。。。
看到这,你是不是恨不得立刻辞去工作,马上摆地摊,大干一场?
劝你三思而行。
你看到了其中的利润,也知道了方法,却不知道其中的凶险。
你所在的城市,哪里能摆摊?生意如何?
你选的产品优势是什么?能不能长久盈利?货源从哪里来?你能花多少时间去甄选?
现在正是疫情期间,很多地方出行都很困难,你考虑过吗?
地摊受天气影响很大,如果持续阴雨,无法出摊,你打算靠什么来增加收益?
摆摊碰到熟人怎么办?不敢大声吆喝怎么办?一个人收摊,无法吃饭上厕所,你能忍吗?。。。
不管任何生意,都没有绝对的赚或赔,就看怎么做。
挣钱不易,投资更需谨慎。
祝,成长!
关注我@人性化管理,专注分享职场管理类知识,一起聊聊职场那些事!
那35岁到60岁的人去哪工作了啊?
“职入龙门”观点:甭管企业招聘职位有多烂,老板都希望能招到年龄与能力齐飞的高性价比人才!哪怕‘打眼’招到冒牌人才,也能靠年龄优势来降低一些用工成本!但不招聘35~60岁的求职者并不代表这些人在职场彻底丧失价值,他们一般都有6种去处!一、死挺守住各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位置,成为老板的左膀右臂!这样才有话语权‘掌控’其他员工的‘命运’!
存在即合理!从企业用人角度来看,招聘35岁以下身心健康、专业能力过硬的人才确实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用工成本!即便员工无潜在价值挖掘,也可凭借‘年龄优势,从有价值岗位下调到多个低价值岗位。再加上不断让他加班、加码工作,公司还是能从一位低价值年轻员工身上榨出些‘油水’的!
但讽刺的是:很多公司对员工招聘条件和用工成本苛刻要求的制定者往往都年龄在35岁以上的中高层管理者!
更有趣的现象是:公司地位越高、年龄越大的‘职场老油条’们制定的招聘和考核的条件越苛刻!更会非常排斥招聘与自己同龄且同样有能力、有精力的人!
所以,当题主纠结35岁以上的人都哪里去的时候,可能忘记自己公司里有一般围在老板身边的大龄领导吧!
他们个个35~60+,这些在职场‘存活’多年的人精太懂得老板成本和利润的需求了!
于是会极力根据公司和老板需求,不断对招聘员工的条件提出苛刻要求!比如:只招聘30岁以下的基层员工,入职后却被35+、40+以上的人领导!
而这些30岁以下的新人在‘职场老妖’的眼里即使再有野心也如同三岁毛孩一样幼稚!他们可以随便利于新人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排除异己、帮助自己升职加薪,当新人没有价值后,再找各种理由淘汰。
经过这一轮轮‘骚操作’后,他们只会留下与自己沆瀣一气的下属,继续打着维护公司长远利益的目标做为‘幌子’,处处为保全自己铺路!
【分析】同样是35+的人,站在公司‘围城’内就能成为踩踏别人‘尸体’上位的‘职场老妖’;而因为各种原因被拦截在公司‘围城’之外的很多35+以上人才,却只能成为案板上的‘肉’,被一群狐假虎威的‘小孩’挑三拣四、任人鱼肉……这种不公的境遇确实令人气愤!
但,“职入龙门”也有另一个维度的解读,与大家分享一下!
因为三百六十行之所以能行行出状元,是因为社会分工越精细越能满足百姓生活的绝大部分需求!而凡事能用年龄‘严卡’招聘人才的职位一般都是吃‘青春饭’的岗位!
比如:靠美貌的前台职位、靠超强体力加班和灵活动脑的编程岗位!这些职位从设立之初就有一定的门槛和从业要求,但不管这两种职位的收入高低,却只能满足百姓的某一部分细小需求,而不是全部需求!
就拿穿衣需求来看:你见过哪位老百姓要求服装设计师一定要30岁以下吗?只要衣服做的款式新颖、物美价廉,百姓完全不care服装厂老板雇的设计师是萝莉还是大妈!
而服装厂老板招人也不会千篇一律,他只会根据生产线条件和受众群体需求来招聘不同年龄服装设计师。
比如:老人服装厂能招小姑娘当设计师吗?肯定要招35+以上的中年设计师呀!以及40~50+的缝纫工!也只有这个群体的人才能吃苦耐劳、能踏实工作!
而题主看到招聘35岁以下的服装厂,可能都是做年轻人服装。
你怎么可以从个别公司招聘要求来否定所有35-60岁的人都被社会淘汰了呢?
即便你是40+的求职者又何必自怨自怜或怨天尤人呢?工作之路从来都在脚下,只是需要你根据环境和个人变化而调整路线而已。
二、专业实力与时俱进的人都成为了巨头公司疯抢的新型人才!
当你从业时间越长你越会发现,越是发展迅猛的行业越会努力打破常规甚至分秒变化!
比如:互联网大厂对程序员的招聘年龄都是35岁以下,甚至很多公司已经苛刻到30岁以下了。
这让很多35+以上失业的程序员感到无比绝望,以为这个行业从此再也不需要中老年‘废材’!
但,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苹果总裁库克却高薪聘请80+的日本程序员若宫正子负责发老年游戏开发!
天呀!这年头连80+老奶奶都能征服巨头公司,那身为35~60+的我们又有什么可以绝望和自暴自弃的呢!要知道这位老奶奶可以在60岁才开始学习使用电脑,编程更是自学成才,你看到我们之间的差距了吗?根本不是年龄问题,而是心态问题!
而且这个奇葩信号也进一步说明:普通招聘中之所以看不到某些35-60人才,是因为人家太优秀,早被巨头公司抢光了!更说明,我们的职业能力还有更大进步空间,等我们有稀缺价值时,你才能看到这群‘消失’了的‘职场中老年人’!
再比如:阿里巴巴为了拓展老年网购市场,出年薪40万聘请60+大妈专门负责拓展老年市场!
为了让人工智能项目更领先,年薪30万聘请60+氩弧焊技术师傅,手把手教程序员把自己的经验‘’翻译’成AI语言!
当然,以上这两位60+老人都不是一般战士!一位是具有丰富人脉和推广能力的广场舞大妈,一位是年近60却依然宝刀未老的氩弧焊技术顶尖人才。
这些本该在退休年龄过上循规蹈矩的带孙子或养老生活的人,却因为专业实力的与时俱进成为众多巨头公司疯抢的新型人才!
而且我们身边其实不乏35-60岁因为实力稀缺被高薪聘请或返聘成为高管的案例,只是你没注意而已!就像某著名医生前脚从医院辞职,后脚就有私人医院的人挖角!
这些经历时间沉淀的珍宝是不可能在人才市场被珍珠蒙尘的,早晚被人挖掘或自发寻找机会!
因为他们实现职业梦想的火焰,从未因年龄而熄灭!
三、从劳动关系转型为劳务关系。靠专业实力和人脉关系自主创业!
虽然35-60岁的顶尖人才被大公司疯抢,但中高等人才也不甘被招聘公司挑三拣四,于是他们便成为了自主创业的主力军!
毕竟这个年龄段的人只要前半生工作稳定、收益不错,就一定会有一些积蓄和综合能力。所以,他们具备创业的条件!
特别是那些早早经营行业人脉关系的职场人,即使离开公司却依然能以工作室或新公司身份接到前公司的业务!
此时,你与前公司不再是劳动关系,而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叫劳务关系!
比如:某电台广告部出去的人员,就有资本成立广告代理公司,专门靠前同事关系接活!
而且因为你的身份和合作方式的转换,导致你的议价能力和分层比例也发生变化,这时你的话语权和赚的钱都比以前做为员工时要多哦!
注意:能具备这种操盘能力的人一定都在35+以上!
四、转型进入服务行业。
这点是35-60岁的朋友比较常规的工作选择。因为这个年龄段有积蓄、还有养家、陪伴家人的责任,所以,只能在‘家门口’选择服务行业创业!
比如:懂电商运营又有货源优势的人会开淘宝店、有写作且多才多艺的人会做自媒体、有经济实力的或选择开饭店等实体店、没有经济实力的会选择摆地摊或做全网推广……
这里面以宝妈人群、退休人群、失业人群居多!他们都渴望证明自己价值、也渴望提高收入,且一定要高于原工资收入,而且能长久有收入更好!
五、经济条件允许且有梦想激情的人,会无惧年龄永远走在追梦的路上!
这类35+以上人群是有魄力、有人脉且有经济实力的‘冒险者’!他们会为梦想投入巨资开公司、办厂子、跑融资!
比如:褚橙创始人褚时健。曾是烟草大王,后坐牢17年,以70+高龄的状态二次创业,砸钱创建褚橙品牌!
这样一群不对命运屈服、不对年龄屈服的‘职场老年人’,是我们这些普通且循规蹈矩的职场人很难看到的!因为大家的思考维度和职业选择不同,主动很难看到!
六、混得再不好也要为了生活费和退休金,咬牙坚持在平凡到微尘的岗位上!
能够聚集40~50+的‘职场老年人’一般都是事业单位和国企,私企中比较少,一般都是做实业或创始人有过国企从业经验的!
比如:做空调的、做水果的、做食品加工的等等。
但这些‘职场老年人’几乎都为了留下而选择‘退居二线’,做公司/单位最不起眼的工作。
比如:后勤、保安、保洁配送等!
由于岗位创造价值和存在感低,所以经常会受到晚辈和领导的瞧不起、看不上!但他们依然为了生活选择在’幕后’隐忍、坚持!
只是年轻气盛的员工再也看不到他们曾经的风采,哪怕他们就在你身边工作,也会因为工作存在感极低而被人忽略……
所以,35-60岁的很多职场朋友其实并没离开职场,只是因为没有公司需要的价值而成为了人人忽视的‘透明人’!
“职入龙门”最后总结一下:
我们看不到35+以上的职场人,并不代表这群人真正失去价值!他们只是根据各自利益诉求在社会精细化分工的工种中选择了更为适合自己的岗位!
这些‘前车之鉴’中有人职业长青、有人落魄迷茫、但不管境遇如何都有可能是你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样子!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些职场前辈们多一些理解和关怀!多从他们的人生教育中吸取经验学习!更应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提早做好规划和部署!因为谁都有步入‘职业中老年’的时候,到时候你才能具备掌控形势的主动权!
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
夏天有哪些仙气十足的搭配吗?
要说好看的单品,
今夏的小雏菊独占鳌头。
1.上衣:
经典的小雏菊标志可以说是超级可人了,非常贴心的宽松设计,经典小白T恤也是超级清新百搭的存在了。
如果把小雏菊全部穿在身上,也是好看到不行的。底色彩虹一般的感觉,上身少女感爆棚。
2.连衣裙:
小雏菊的吊带完全就是把花朵穿在身上,连衣短裙的样式对小个子十分友好。
清新的色彩仿佛油画一般,让人忍不住想起梵高的向日葵,虽然它是小雏菊,但也是同样精致美好。
3.包包:
字母加小吊坠的样式掺杂在一起,给少女感增添了一丝活力。黑白撞色更加简约,当然也可以搭别的颜色。
如果你喜欢田园风一些,这款蝴蝶结样式的大容量包包不容错过。精致的细带搭配宽大的蝴蝶结,怎么看都透着小清新。
4.鞋子:
在经典小白鞋四周镶嵌上雏菊,会是怎样的场景呢?莫过于将风景踩在脚下,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安稳感和踏实感。
连鞋带都是雏菊的造型,出去重度爱好者必备的一双帆布鞋。低帮展示出纤细的脚踝,更显腿长。
5.拖鞋:
大大的雏菊覆盖在拖鞋表面,清新质感不必多说。
环绕式的设计可以说给人眼前一亮的小心机了,整个人心情都不错了,做一个心水的美甲,颜色撞色更加立体。
6.帽子:
正反两戴的帽子色彩搭配非常清新,黑色和黄色的撞色让整个人都好心情满满。深色和浅色更好搭配衣服。出门玩,带上这一只帽子随便搭配都不会出错。
7.钥匙扣:
精致的女生连钥匙扣都是精心挑选的,想出去是透明的,一种清新健康的色彩。
8.眼镜:
满满是雏菊的墨镜,无论是出海了还是去野餐,或者去兜风约会都是穿搭不错的选择。
9.水杯:
清新透明的颜色搭配看起来非常干净整洁,手提小水杯,方便又快捷。你问是瓶身的菊花还是立体花朵造型,白色与黄色的撞色永远是这个夏天少女们的心头好。
到底是肉不好还是我被菜场阿姨坑了?
你好,这个问题我能回答你,因为我在我们当地的生猪屠宰场上班。我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联系猪肉贩子和超市采购人员订猪肉。比如说,菜市场的猪肉贩子,商超的采购人员,他明天想订多少头已经屠宰好的猪,那么在今天下午下班前,他们就要把数字报给我。然后明天早上凌晨4.5点左右,他们就可以来取货了。
由于我的工作内容就是和这些人打交道,因此这些事情我再了解不过了。
为什么超市的猪肉价格比菜市场便宜?
实际上不仅仅是排骨,包括猪肉,下水,等等所有猪肉产品,超市基本上都比外卖的猪肉贩子卖得便宜。
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超市卖贵一点才对,因为超市的运营成本,要高于猪肉贩子。毕竟超市卖猪肉需要场地,灯光空调,员工(工资)。但猪肉贩子,是不需要支付员工工资的,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节约了工资成本。至于场地费用,有些会在菜市场租个摊位。但有些可能连摊位都不租,直接拿辆三轮车来做“走鬼”(流动摊贩)。因此,猪肉贩子的运营成本是绝对低于超市的。
那么,在运营成本较高的情况下,超市猪肉产品价格卖得依然比较低,是不是超市卖的肉有问题呢?答案是超市卖的肉没有任何问题。因为超市如果敢卖有问题的猪肉,是马上会被监管部门查处的,流动摊贩想跑,还容易些,超市你想跑,怎么跑?跑得掉吗?不可能的。
大家不是从事这个行业,所以大家不知道。实际上有关部门对猪肉产品的监管力度是非常强的,可以说是每日必检,因为这属于食品安全问题,谁都不敢马虎。所以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不管是超市,还是菜市场的猪肉,只要他们是正规经营的,基本上都不会买到问题肉。
不管菜市场还是超市,卖的猪肉都必须要有检疫合格证,卖的每一头猪,都是可以追根溯源的。
那么,虽然肉没有问题,但会不会超市卖的是冷冻肉,所以才卖得那么便宜呢?是,也不是。是的原因是,只要是经过检验合格,有证的冷冻肉,超市确实是可以卖。但不仅仅是超市,菜市场的猪肉贩子一样可以卖。这和你是什么终端完全没有关系,只要肉的来源正规,合格,就可以了。但是由于冷冻肉的口感没那么好,而且群众的心里总是有点抗拒,因此,大部分超市,和菜市场的肉贩子都是比较乐意卖当天现宰的新鲜猪肉的。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一大堆,就是为了告诉大家,超市卖的猪肉没有问题,最起码菜市场是有同等权利,和超市卖同样肉的。所以超市卖的猪肉价格便宜,原因绝对不是因为肉品的来源不同,或者猪肉的品质较差。
原因何在?
1超市有更大话语权
我的客户既有菜市场的肉贩子,也有超市。但是菜市场的个体肉贩子,一天能卖多少头猪?大部分是一两头,多的可能有3,4头,但是有些少的,可能只有半头。超市呢?中小型超市5,6头,大型超市,一天能销售20头,甚至更多。我这还是县城而已,如果是大城市,超市的销量可能更加惊人。
如果你坐在我的位置,面对散户肉贩子和超市采购人员,能同样对待吗?这是不可能的,做生意,哪个行业不是量大从优?说句不好听的,我抓住几个大超市客户,好过我费尽心神抓住几十个散户。
因此,超市在我们这里,有更大的话语权,甚至是议价权。那么普通肉贩子面对超市的成本优势,自然荡然无存,甚至可能还是超市方面更具优势。
2超市并无意在猪肉上面赚太多钱
小时候,我母亲是做生活用品生意的,批发兼零售。我妈也算是个很有生意头脑的人,生意做得很红火,很多顾客都对她赞不绝口。我母亲呢,也经常向我传授她的生意经。就是她总是会拿一两个大家常见,辨识度非常高的产品,卖非常低的价。基本上就是属于不赚钱卖货。她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让顾客觉得她这里的东西非常便宜实惠,培养顾客的粘性和习惯。顾客习惯来这里消费,很少会只买一样东西,基本上他需要的,你这里有的,都会一起买了。这样自然会带动店里其他商品的销售,最终结果是赚更多的钱。
猪肉对于超市来说,就是那个用来吸引顾客的拳头产品。为什么选择猪肉呢?因为超市销量最大的是日用品,生活用品,超市需要吸引的主力客户,自然是那些负责买菜的阿姨。选择猪肉是因为老百姓都喜欢吃猪肉,猪肉的销量非常大,吸引的人群基数自然比较大。而且猪肉本身有一定的价格,让利后显得比较有诚意。
青菜两块钱一斤,你卖一块钱,让利50%,可能真的已经到达亏损线了,但顾客肯定没什么感觉,毕竟1块钱太少了。猪肉,排骨则不一样,像题主说的,市场卖25块钱,超市卖14块钱。别说卖14块钱了,就算卖18块钱,顾客们都会觉得买到就是赚到了,毕竟差了6块钱呀。自然显得诚意满满,也足够吸引人。
有几个人到超市会只买一样东西呢?尤其是清晨的买菜客。
一个人到超市里面会只买猪肉吗?肯定不会,别的不说,青菜,甚至鸡鸭鱼,还有米,水果,甚至酱油,花生油,糖烟茶,方便面牙刷毛巾等等等等。只要是他需要的,超市也有的,他都会在超市一并购买,没有人愿意专程进超市买个猪肉,又跑到菜市场买个青菜,然后又到水果店秤两斤苹果,再进便利店买两条牙刷,这不折腾人么。
所以猪肉,排骨,对于大部分超市来说,都是一个用来吸引顾客的产品,而不是用来赚钱的主力产品,他们只有有微薄的利润,就可以售卖了,价格自然便宜。菜市场的肉贩子肯定是不干的,要是把利润降得那么低,忙活一天才赚几十块钱,那还不如去打工了。
3超市有补贴
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知道,大型超市是有补贴的,具体情况和流程,超市的工作人员比我清楚,因为也是他们告诉我的。好像有一个叫菜篮子工程的,对于大型超市,是有一定补贴的,具体补贴多少,我也不知道,只是知道有。
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让超市把菜品价格卖得更加便宜些,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小超市和散户,是没有的。就好像搞养殖一样,那些大猪场也是有补贴的,也有标准的。好像是达到多少头母猪,每头每年就补多少钱,但是小型养殖场和散户,是没有的,因为达不到那个标准。
这也是超市能够把菜品价格卖得更低的原因之一。其实大家留意一下就知道了,不仅仅是猪肉,超市的青菜卖得也比外面便宜。只不过是猪肉的价格相差大,每斤便宜好几块钱,而青菜每斤才便宜几毛钱,所以大家都记得超市猪肉便宜了而已。
这就是超市的猪肉,排骨,为什么比菜市场卖的便宜的原因,不一定是因为超市的肉不好,也不是菜市场阿姨坑你了。只是超市更有规模优势,走的量更大,而且他们也比散户有更大的议价能力,成本优势自然更加明显。
再加上猪肉,排骨,只是超市用来吸引顾客的产品,但对菜市场的肉商来说,这就是赚钱,养家糊口的产品,自然不能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