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审讯室软包推荐货源,想买摩托车?
我是原本就有两轮摩托车牌,后来增驾三轮,去肇庆考的,连二轮的驾照一起都变成了肇庆驾驶证了。
先说驾照,如果有二轮或者不考虑增驾三轮,可以略过这一步骤。人要去当地(要是广州的话,增城、花都看其他网友的介绍,据我所知番禺沙湾可以考增驾),先去政务中心办迁档案,我是广州驾照变成了肇庆驾照,没关系的,一样。
然后医院体检、驾校报考二轮或者三轮(如果没有二轮,建议直接考三轮,有三轮驾照可以驾驶一切的摩托车),考两科电脑(有app可以购买复习题),通过以后就可以实操,然后考试。说的程序好像很多,但我这么远去肇庆,就是为了人少排队等候时间间隔少,我这些流程两天搞定,考试通过后在驾校直接拿照。
人的证件搞定以后,就是车的问题了。我在清远和肇庆都有一台,当地的车牌,借朋友的名义买的(当然人家也要信得过我不是胡来的人,大家可以找自己亲友,只要别人相信你不会闯红灯、逃逸,也就没啥不放心的),一切在国内正规渠道能买得到的车,都可以上牌。我一台本田CM300 、一台雅马哈125(以前是新大洲本田190)。人过去开,开完放当地,合规合法,不用担心什么闯禁区会扣分的琐碎事。也因为这样,一直相安无事。
我人在广州,玩摩托确实麻烦,但我这样操作,无非就是想玩的时候,多了来回两程路途,到了地方取车,清远和肇庆,本身就景色优美,当地就很多我觉得值得开车去看看的地方,所以每一次我都很自嗨、很爽。也不用约人,因为车是一手车,本田和雅马哈都是成熟车型,故障率极低,我只是因为疫情缘故,没去半年,结果摩托车电池没电了而已,其它的根本没发生过、没担心过,加油就跑。所以挑一个大品牌,成熟车型很重要,不要买过度追求外形标新立异的国内小品牌。日系的本田、雅马哈、川崎、铃木“四大天王”的摩托车,闭上眼睛挑,即便是合资厂出品,质量都不会有问题,余下的只是“适不适合你”这问题而已。比如我喜欢开得舒适,并不追求速度,所以我喜欢踏板和太子;长途摩旅并不适合开趴着的街车型,需要的车型是能直起腰、伸直手的骑姿是最舒服的;根据摩旅路况可能你需要更换原厂轮胎,因为很多原厂配的轮胎是公路胎,并不适合颠簸的碎石路,我开新大洲本田190的时候偶尔会遇到甩尾,其实也因为这个缘故,不过我习惯不飙车,所以甩尾的时候,也不过心里咯噔一下,并没发生什么;原厂出的配件尽量少买,因为性价比不高,尤其什么车包、尾箱这些“非性能配件”,网上大把,没必要买原厂的。我现在摩托车配件除了手机夹、防倒保护横杆,什么都不加,直接一个防水的软包往尾座一放一绑就走,放的东西足够了,很多其实用不着的。我觉得要是有朝一日我能摩旅西藏,尾座绑上三个软包,我觉得整个家都能装进去了。
我是喜欢摩托车的广州土著,没有疫情的话,喜欢跑跑清远、肇庆、广西,希望2022年能再跑远一点,看多一点!祝大家骑行愉快!
75plus?
我们仔细比较这几款车吧!
第一款:瑞虎8
奇瑞瑞虎8绝对算是瑞虎系列的旗舰车型,并且这款车型也受到了消费者们的一致好评。新款的瑞虎8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布,车型内部代号T1D。近日,从国家工信部获得了奇瑞全新一代瑞虎8的申报信息。新款瑞虎8乍看之下外观像极了瑞虎7,若不是看到了尾标上的“TIGGO8” logo字样,真的很难令人断定这是一台瑞虎8。新款瑞虎8和瑞虎7一样同样都采用了“峰格设计”的前中网,八边形的中网神似奥迪Q系列SUV。新款瑞虎8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722*1860*1745毫米,轴距达到2710毫米,其中轴距不变,车长增加了22毫米,同样也提供了5座和7座车型供消费者选择。在动力上新款瑞虎8依旧搭载第三代ACTECO 1.6TGDI发动机,最大功率145千瓦,峰值扭矩290牛米,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
第二款:长安cs 75puls 对于CS75 PLUS来说,硬实力绝不是一句空话,其在面市短短半年内已获得多项权威认证。在安全性方面,获C-NCAP五星安全评级,中保研碰撞测试(C-IASI)6项优秀(G)评级;在智能安全方面,获2019年中国智能汽车指数测评第一名;在绿色环保方面,获2019年中国汽研的VOC/VOI板块榜首,录得96分的高分。
其中,在C-NCAP碰撞测试中,CS75 PLUS的细分得分可圈可点,包括在乘员保护方面获得90.60%得分率;在侧面碰撞试验中得到满分;在行人保护测试中录得70.83%得分率的不俗成绩。
得益于优秀的软硬件条件, CS75 PLUS具备L2级智能驾驶辅助能力,拥有包括IACC全速段智能巡航系统(带弯道自动减速)、TSR限速识别功能、并线辅助系统、BSD盲区监测系统、LCA换道辅助功能、CTW倒车横向预警功能、SEW开门预警功能、CTW倒车横向预警功能、FCW前方碰撞预警功能、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等功能,同时还具备APA5.0遥控代客泊车系统,可支持20米内遥控自动找位泊车,支持多种常见车位自动扫描泊入。
第三款:现代i x 35
曾几何时,国产品牌是不被消费者所看好的,廉价,低端成为了撕不掉的标签,而且对比合资,那绝对是不现实的,但是经过这些年的飞速发展,国产品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蚕食了韩系、法系等品牌的市场份额。
可以说,国产品牌已经取代了韩系法系品牌在国内消费者的位置,当然,韩系、法系在市场中逐渐落寞和本身也是有很大关系的。不难发现,为了挽救销量,韩系车推出的车型愈来愈亲民化,甚至开始打入国产品牌的价格区间内,性价比优势提升明显,而在已有的车型上,也是下了狠心降价,比如现代ix35。
现代ix35的指导价为11.99-16.19万,两三年前,它就卖得非常的火爆,是可以与途观,昂科威,奇骏等热门车型掰手腕的紧凑型SUV,亲民的售价更是这款车最大的卖点,它所呈现出的高性价比在上市之后就迅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月销量曾达到了3万多台,可以说是非常的强势。但是在去年,现代ix35只交出了一张年销13.19万的成绩单,总的来说还算不错,但是相比起巅峰时期已经有了很大差距。
而且正值车市下行,寒冬凛冽,疫情影响,竞争加剧,在如此艰苦的大环境下,没有多少车型可以抗得过去,这个时候拿出一些优惠才能刺激到市场,就在最近,车知事查询到现代ix35在部分地区的起售价已经跌到了10万以内,而在这之前,ix35的最低价还能保持在10万出头,作为一款合资车,与哈弗H6、吉利博越差不多的价格,这诱惑力可真是不小,而且在产品部分,ix35还是非常能打的。
首先,在国人关注的空间上,现代ix35的长宽高分别是4435×1850×1680mm(畅质版以外车型高1715mm),轴距为2640mm。虽然是作为一款紧凑型SUV,但是从数据尺寸的表现还是比较优秀的,而且它的整体乘坐空间也非常宽敞。
虽然不同于国产车的疯狂堆砌配置,但是ix35在配置部分还是相当有诚意,标配有ESP、发动机启停、后雷达、遥控钥匙等,除低配以外都带有陡坡缓降功能,其余车型则均搭载有天窗、中控屏、蓝牙、手机互联、后座出风口等等,同时在部分车型上面,还配备了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等,对于日常使用是完全足够的,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动力方面,ix35搭载的是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分别搭配6挡手自一体和7挡双离合变速箱。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8千瓦,峰值扭矩193牛?米,1.4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03千瓦,峰值扭矩242牛?米。
其实和当年动辄十六七万起售相比,如今ix35的售价已经是下跌了许多,再加上终端优惠之后入门价甚至已经跌入10万以内,跟哈弗H6?博越等热销车型相比真的是很有吸引力。对于追求实用性、经济性、又追求合资品牌的消费者来说,这个价格就能买到一台正宗的合资紧凑级SUV真的是非常不错的。
第四款:启辰t 70
由于是年度改款车型,2020款启辰T70在外观上并没有大刀阔斧的改变,仅是对一些局部装饰做了从新设计,这也比较符合一款小改款的思路,让消费者对于这台东风启辰T70并不感到陌生。020款东风启辰T70这款汽车采用方形中网设计,并用点阵式镀铬来装饰,两侧还用银白色镀铬来点缀,并完美和车灯相连接,车灯呈现出的设计美感极其强烈,看起来内部构造相当具有科技性,且整体的美观程度大幅度增强。
车侧设计没有进行调整,整体风格依旧是运动味十足,运动包围也足以撑得住运动气场,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614/1786/1625mm,轴距为2630mm。
车尾的变化显然没有车头明显,主要针对细节上,包括后包围、尾灯等处的设计细节都有所调整。
内饰部分则依旧延续老款车型设计,内饰采用棕色和黑色双色搭配,中控区域整体偏向驾驶员一侧,操作更加便捷。中嵌入式中控大屏和炮筒式仪表盘凸显其科技感。四周大量采用黑色钢琴烤漆面板,在镀铬饰条点缀下更具豪华感。启辰T70的中控台区域采用了大面积的软包材质进行点缀,而且还带有缝线设计,所以整个车内的档次感还是塑造的比较到位的。
三幅式方向盘延续老款车型,并配有多功能按键以及换挡拨片,方便驾驶过程中操控。2020款东风启辰T70中高配车型配备了一块10.1英寸触控液晶大屏,内置车载娱乐系统,支持启辰智联系统,整体操作流畅性还是不错。
前排座椅采用仿皮材质包裹,舒适度和包裹性都不错,宽大柔软,并采用红色缝线设计,给人一种很强的运动感。主驾驶座椅可以2向高低调节。
后排座椅角度适中,并配有后排出风口,由于没有配备中央头枕,并且后排中央地板凸起较高,后排中间乘客的乘坐体验不会太好。行李厢布局与设计也延续了老款车型,在标准模式下的容积达到了534L,地板平整性与空间灵活性。
动力方面,2020款东风启辰依旧搭载1.6L和2.0L两款发动机,1.6L车型最大功率89kW(121Ps),最大扭矩为154N·m,传动方面匹配5速手动变速箱,这里要说的是,1.6L车型只满足国五排放标准。2.0L车型分为国五与国六车型,其中国六版车型最大功率110kW(150Ps),最大扭矩为198N·m。传动方面匹配CVT变速箱。底盘方面,2020款东风启辰采用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组合。
在驾驶感受上,2.0L车型加速时踩下油门踏板并没有出现拖泥带水的迟滞感,这得益于优秀的CVT变速箱流畅的工作效率,直观感受虽没有那么激情澎湃的速度感,但行驶顺畅度还是非常适合在城市中穿梭的,非常标准的家庭SUV车型,行驶顺畅燃油经济性还出色。
启辰T70身上这台CVT变速箱通过改善电子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的液压系统,能够令变速箱对加速踏板的响应速度以及加速感,比普通CVT的响应速度快30%,发动机的动力响应很是积极,在继续深踩油门后,变速箱的逻辑设定也并非刻意保持高转速来换取动力输出,会尽可能地保持低转速来获取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表现。
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黄金组合保证了路面起伏和颠簸时稳定性与虑震性。而ESP车身稳定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HAS上坡辅助系统及ATC主动循迹控制系统都大大提高了车辆的通过性及安全性。
总结:对比下来,奇瑞瑞虎8外观和内饰设计年轻时尚,尤其是对其智联系统的升级也顺应时代潮流,丰富科技配置,优异的乘用空间、舒适的行车质感以及可靠及燃油经济性,更加适合家里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使用。
日本人是火葬还是土葬?
日本是亚洲最早实行火葬的国家,火化率高达99%,被称为“世界第一火葬天国”,日本有5000多家火葬场所,1万多个骨灰存放处,但依然不够用。
根据日本消费协会统计,一个人死了,打理后事平均花费12万人民币,单基础的火葬仪式就需要2万人民币,日本老人攒不够钱,都不敢轻易死,所以有不少老人开车退休后,还得出来开出租车。
日本从土葬变成99%的火葬
日本早在公元8世纪就有火葬的书面记录,那个时候的大部分日本人认为,死是一种污秽,需要挖坑掩埋尸体把死灵封住,在尸体身上压上大石头,或者让尸者搂抱石头在怀中,只有少部分僧侣和贵族使用火葬,社会还是以土葬为主。
进入明治时期,由于日本人口数量提升,初期日本开始觉得土葬好,第一伤害遗体是罪孽的想法,第二是火葬耗费太多燃料。
随着城市化进展,日本没有足够的土地支持土葬所需的墓地,再加上明治初年,霍乱混乱流行,这两个原因让日本政府鼓励老百姓使用卫生方面更加可靠的火葬方式。
1897年日本,日本实施《传染病预防法》,全国范围包括土葬传统顽固的地区,普及火葬场,火葬传染病死者,防止传染病扩张,于是火葬开始慢慢普及。
1948年,日本通过《墓地、埋葬法》,日本法律规定有限使用埋葬地,土地用于墓地时,需要向地方政府申请,同时因公共卫生上的理由,禁止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土葬,该法实施细则,禁止在东京都大部分区域、大板府等地实施土葬。
所以没有明文禁止土葬,但从环境、卫生等方面出发,日本是推荐火葬。
二战过后,由于城市化进程急速加快,日本大家族在城市化中急速瓦解,战后为了补充人口,日本出现“出生潮”,小家庭迅速普及,小家族墓也很快被普及。
到1965年,日本的火葬普及率,在短时间内上升到30%,1980年已经达到90%,1994年达到98%。
习惯了土葬的日本,为何能短时间内接受火葬
在整个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习惯土葬的民族,在短时间内接受火葬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件令人吃惊的事。
比如现在的中国,城市因为土地原因,基本都采用火葬,但是中国大部分的农村,还是使用土葬、水葬等传统方式,依然还无法接受火葬。
在我们中国老百姓认为,人去世后,讲究入土为安,给逝者穿好衣服,化好妆容,然后遗体放在棺材,最后土葬,生者不应该破坏死者的遗体,而是应该尘归尘,土归土地离开。
很多百姓认为,火葬不仅给逝者再一次痛苦,还无法保住逝者遗体最后的完整性,百姓无法接受这点,所以坚决反对火葬。
1、日本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可以接受火葬,是因为日本人自古以来,代代所持有的生死观、灵魂观,以及对于在这些观念背后,对遗体的感受,共同造成了对火葬持比较宽容的态度。
2、另外一个方面是现在的日本人,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非常多,佛教的释迦牟尼就是通过火葬的形式,离开人间的。
而佛教对火葬是比较宽容的,这也导致日本对遗体出现这样的态度-不拘泥于死者的遗体。
现在很多国家因为宗教信仰的原因,火葬率并不是非常的高,比如2000年,英国火葬率才达到71%,法国到2006年火葬率才26%,韩国到2008年才火葬率才65%,而日本在94年就已经达到98%,火葬普及得非常彻底。
日本99%采用火葬,但还是保持使用棺材
日本棺材公司广告词是这样写:“最后一刻守护亡者的珍贵之物,让其安然长眠”,可见日本对棺材非常看重。
日本人丧葬使用棺材的习俗历史悠久,从弥生时代开始使用木棺、石棺等,但主要以木棺为主,而且基本都是土葬。
如今日本以火葬为主,但依然还是使用棺材,当做好所有的葬礼环节后,遗体和棺材一起火化。
日本对棺材材料非常讲究,他们觉得中国曹县、广西柳州棺材非常适合他们,首先是满足日本对品质要求的基础上价格还便宜,另外一方面是曹县棺材易燃、质量轻,恰好符合日本人的需求。
山东曹县的棺材承包了中国80%的棺材市场,而日本的90%棺材都是进口中国山东曹县的,曹县棺材原材料加手工后,批发价2000人民币左右,到日本就翻几倍价格了。
日本人选择棺材的样式
日本人在选择棺材之前,要确认逝者的身高、宗教信仰,然后选择大小、种类、价格,日本棺材的价格从几万到上百万日元都有。
1、标准的棺材长1.8米,小一点的长1.7米,大号的长1.95米左右,如果有特殊要求也可以定制,但是棺材大小,也要符合火葬场的标准,不能随意定制3-4米的棺材,然后在里面放各种东西。
2、日本的棺材大部分都是典雅朴素,而不失高级感,没有花里胡哨的刻意装饰,棺材颜色基本是白色、原木色、黑色和纯色,外面有简单低调的暗纹,里面铺着白色的被子,这点和中国使用的棺材非常相似,所以日本喜欢进口山东曹县。
3、最近几年来,有不少日本人认为没有必要在殡葬方面花太多的钱,有日本网友曾经在网上发帖,“直接在网上购买2万日元的棺材,然后火葬,是否可行”,直接在网上成为热门话题。
在国外的亚马逊、乐天等网站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棺材,选好之后直接快递到家,十分方便省事,而且价格比较便宜。
而乐天网看到日本这个热门话题后,马上推出超级葬礼套餐,这个套餐有棺材、骨灰盒、放骨灰盒的包装盒,价格约为1700人民币。
这种丧葬方式在日本称为“直葬”,是一种比较新的葬礼方式,适用于不希望葬礼大操办,从而花费大量资金,只有家人来参加的人群。
但很多日本人还是选择传统的丧礼,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努力赚钱,平时省吃俭用,就为能买一个好棺材,能办一场有尊严的葬礼。
日本火葬场预约排不上号,衍生出“遗体旅馆”
日本的火葬场数量已经超过5000个,但是日本老龄化严重,每天去世的老人比较多,导致遗体无法及时火化,只能把遗体放在“遗体宾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1年3月,日本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日本总人口1.26亿,但是2013年,日本总人口也差不多这个数据,而且还有部分移民,所以实际上日本人口在减少。
2020年日本死亡人数为138万,出生人数只有87万左右,当年自然增长率为-0.4%,创历史最低。
日本每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而且老龄化严重,在1.26亿人口中,65岁老人以上有3600万,占总人数的29%,而且90岁左右占50%。
日本女性平均寿命87岁,男性平均寿命81岁,总体平均寿命为84岁,排在世界第一。
根据日本专家推测,日本到2030年,死亡人数将会突破160万,到2040年,死亡人数将达到170万。
因为每年超高死亡率,所以日本的殡葬业是朝阳产业,利润非常高。
日本虽然拥有超过5000座火葬场,但是依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比如东京有1400万人口,每年有11万人左右去世,平均每天300个左右,但是东京火葬场只有26座。
火葬场每进行一次火葬,需要2个小时左右,而火炉和其他设备,每天只能使用3次左右,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且冰库和冷库天天爆满。
按照日本相关法律规定,人去世24小时内不允许火葬,这个时候家属就需要赶紧预约火葬名额。
但是每天去世人数太多,火葬场有限,如果没排到,只能一直放着。
那为什么日本不再多建更多火葬场呢!
首先火葬场选址困难,在市区根本再找更好的地方,而且周围百姓也不想家附近都是遗体和骨灰。
而且在市区建火葬场,会影响周围房价,再加上当地百姓的抵触心理,所以很难再建新的火葬场。
尸体又不能随便乱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很多的细菌,容易造成感染,于是“遗体旅馆”出现了。
日本“遗体旅馆”火爆
2014年,有一位日本商人开办第一家正规的“遗体旅馆”,家属每天只需要支付550元人民币,就可以安放遗体,但是只能放4天。
这家“遗体旅馆”很快爆满,很多商人看到商机,于是日本出现越来越多的“遗体旅馆”,里面专业的遗体防腐师、遗体整形师傅,还有高僧提供24小时诵经服务。
当日本“遗体旅馆”遍地都是后,存放遗体一天只需要200-400人民币左右,价格也比较亲民。
后来日本一些老百姓看到“遗体旅馆”生意那么好,有部分老百姓把家里设置成“遗体旅馆”,引起社会热议。
2021年4月,在日本大阪市有一位居民,把家里设置成“遗体旅馆”,周围的邻居看到那个房子,每个月都有被布包好的遗体运到房间放置,严重影响周围百姓生活。
但日本又没有相应的法律限制,很多营业场所也没有资质认证,甚至连质量标准都没有,可能日本高层无力改变这个现状吧!
日本陆地火葬场不够用,想制造火葬船
因为陆地火葬场供不应求,于是日本有一些财团提出火葬船的想法,它不用占用土地,远离百姓生活区。
日本财团估计这种火葬船建成之后,总体重量2600吨全部,船上会安装4个火化炉,动力足够,不用担心燃油。
而且船上还设有葬礼祭奠大厅,供亲朋好友前来哀悼送别,火化之后,骨灰也可以直接撒到大海,不会造成污染,这样也不用买墓地了,撒骨灰的时候,船上会有专业人士拉响鸣笛,为逝者祈福,祝愿他们一路走好。
大部分日本老百姓受传统的丧葬理念影响,还是不太能接受这种方式,再加上日本每天的死亡人数不确定,每天能火葬的数量不确定,收入不决定,而且海上火葬船的想法,也并没有确定是否合法,所以火葬船实施起来难度不小,所以这个想法就被搁置了。
日本火葬的整套流程和中国有什么区别?
第一、给逝者整理仪容仪表,守夜
在日本,因为人死后24小时内禁止火葬,而葬礼第一个环节就是给逝者化妆,殡葬公司会请专业的入殓师过来化妆,给逝者一个完整、干净的妆容,穿好衣服就纳棺,在棺材内放逝者生前喜欢的东西,然后开始守夜。
第二、亲朋好友参加葬礼
如果跟死者有一般往来关系,大部分只参加通夜(守夜),如果是亲属、好朋友、职场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基本两个都参加。
守夜一般举办在傍晚6-8点左右,提前半个小时开始受理,来客的衣服全身黑色,女性穿葬礼连衣裙,黑色手提包,一般佩戴珍珠项链,化淡妆,男性黑色西装领带,白色衬衫。
第三、收份子钱
到达现场后先去登记姓名、住址,然后双手提交香典钱,相当于我们中国份子钱,日本葬礼份子钱非常有讲究,并不是把钱放在一个信封那么简单,来客还要考虑逝者的宗教信仰,而且不同风格的葬礼,在装份子钱的白色信封,写的内容也完全不同。
而信封里的份子钱也有讲究,一般都会到银行兑换钞票,这些钞票除了日常流动以外,是为特定的礼仪所准备的。
在我们中国,参加婚礼和生日宴、百日酒,大家都喜欢用新钞票,新钞票寓意比较好,但是在日本葬礼中,大家都会去银行换旧钱,而且在放份子钱时,钞票正面向下塞进信封,这个动作含义是:“匆忙之中把钱给拿倒了,表现自己的忧虑和焦急”。
日本葬礼份子钱根据自己年龄和逝者关系亲密程度,年轻同事一般随礼5000日元,如果是好朋友,一般随礼10000日元以上。
而在信封外面还会绑上一些丝带作为装饰,而且要绑死结,这里的含义是不幸的事到此结束,不要再发生。
第四、告别式追悼会
如果是告别式,由神父主持追悼会,介绍逝者的生平,家属代表对前来的宾客表示感谢,家属代表会分享他和逝者的一些故事,最后宾客排队向遗体鞠躬,最后对家属再鞠一躬。
追悼会后,殡葬公司会引导大家到会场边的休息室休息,工作人员给来客准备好茶水和点心,工作人员重新布置会场,为葬礼最后的遗体告别仪式做准备。
会场重新布置好之后,工作人员会引导大家回到会场,在会场门口,工作人员会给每一位来客发放一束鲜花,而棺材抬到会场正中间,打开上半部分,大家围着棺材站成一圈,然后注视遗体作最后告别。
宾客哀悼后,家属带头上去,来客按顺序上前,跟逝者小声道别或者默默行注目礼,最后把手中的鲜花放在遗体的四周。
等这个环节结束之后,工作人员会盖上棺材,司仪宣布葬礼结束,工作人员打开会场门,大家可以离开了,门口有小礼品,最后把棺材抬上灵车送去火葬场。
第五、火化环节
日本火葬场的环节服务非常好,葬礼结束之后,家属跟殡葬公司前往火葬场,到火葬场门口会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今日预约火化的逝者,多少点、逝者姓名、多少号火化室。
殡葬公司把棺材运进入特定大厅后,棺材再一次打开,让家属跟逝者作最后的告别,告别结束之后,盖上棺材板。
如果有些家属感兴趣,工作人员也会讲解火化的一些过程和设备的功能、原理等,等火化结束后,工作人员带家属去遗骨分拣室,工作人员会对着遗骨讲解逝者的身体部位。
等介绍完毕之后,拿出两个骨灰坛,工作人员用长筷子夹几块部位遗骨放在小骨灰坛,剩下的放进大的骨灰坛,大的骨灰坛埋在墓地,小的骨灰坛供奉在家里。
最近几年日本选择直葬,没有隆重的葬礼,没有传统的守夜,也没有遗体告别仪式,说白了就没有任何以殡葬方式,这样费用非常少,而且也不会那么劳累。
日本有很多奇怪地方存放骨灰
第一、墓地
日本的丧葬习俗中,逝者火化后,骨灰会暂时放在家里,要经过宗教仪式后才能纳骨,一般基督基本是30天后纳骨,佛教信徒49天,神道信徒50天,纳骨就是把骨灰放入墓地中。
在日本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很多坟墓,而日本的坟墓大多数修建在寺庙中,在日本繁华的东京,有很多写字楼、住宅小区都可以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寺庙。
很多日本老百姓表示,打开门窗就可以看到墓地,上学、上班路过墓地,买菜路过墓地,对于日本人来说,在墓地边生活、娱乐已经习以为常,而日本东京一块墓地的价格,3万到10万人民币不等。
日本有非常奇特的“合葬”习俗,让很多外国人无法理解。
1、日本有同一家族或者同一姓氏亲属共葬一块地的传统,日本百姓称为“家墓”,这样费用就大大减少,在我们中国也有夫妻墓地的情况,但是家族墓比较少。
2、在日本也有与没有血缘和婚姻关系的人合葬,身后愿意和他人葬入同一块墓地的人,会组成一个会员制的组织,在身前就相互交流加深了解。
会员去世后就葬入共同的墓地,剩下的会员会追悼死者,这种墓地在一些特殊时期,还会举办共同的法事。
共同墓地一般能容纳100份以上的遗骨,有的甚至能容纳几万份遗骨,费用通常为几十万日元,最低只需要几万日元(1元人民币=17日元)。
第二、纳骨堂
在日本东京幸国寺琉璃殿里,LCD灯照射2045个水星雕刻的佛像,它们分布在各个墙壁上,这是新型高科技纳骨堂。
纳骨堂是一种存放遗骨的室内设施,不仅节约空间,而且不用定期打扫墓碑,不用缴纳大额的维护费,同时非常环保节约。
逝者的骨灰被放入墙后的骨灰盒里,而且配一张智能卡,为人们储存信息,来看望逝去的亲人时,只要刷卡就可以点亮对应的佛像,方便上课寻找。
纳骨堂初衷是为没有儿女或大家族的人提供一个安身之所,让他们不会感到孤单。
除了购置费,每年的维护费用,大约570人民币左右,可以储存33年,超过这个时间会拿出来放在建筑物下面的公共区域。
第三、太空、宇宙葬、钻石葬
1、有钱的家庭,有部分人选择太空葬,把逝者骨灰葬在太空,他们准备一个材料固定的大气球,往气球内注入氢气,亲朋好友对气球道别,然后放开绳子。
当气球飞到30~50公里左右的高空,受低压高温的影响而膨胀爆炸,骨灰随之燃尽不留痕迹。
2、2015年,有一位日本女子生前喜欢旅游,死后想环游世界,死后他儿子把他母亲骨灰盒放在火箭里,等火箭燃烧,骨灰随之掉落,成为一颗流星。
3、如果火箭不够酷炫,还有更加高级的,可以跟随人造卫星环游太空,把骨灰放在特制胶囊内,随发射器一同升空,进入固定的太空轨道,飞行数年,甚至百年不等。
每个骨灰胶囊都有编号,发射升空后,能准确追踪定位,摄影留念。
在日本的宇宙葬,最便宜需要1.5万人民币,高配版需要60多万人民币以上。
4、日本除了宇宙葬,还有钻石葬,提取死者骨灰中残留的碳元素,经过加工制成闪亮亮的钻石,精致又可以随身携带,但是制作费高达248万日元。
第四、海葬、树葬
日本还有独特的树葬,在一些精致底下放骨灰盒,周围还种花花草草,价格20万日元,也有“树林墓地”,在地下挖两米深的地洞,将不同的死者遗骨埋进去,和大地融为一体,很多日本人喜欢葬在唯美的樱花树下,这种方式挺好。
现在也有不少日本百姓选择把骨灰撒向河流或者大海,而水是生命之源,最后也算回归生命了。
写到最后:日本只所以那么重视葬礼,是因为他们认为:“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延续”,这点和中国葬礼文化非常相似。
中国人的生死观突出体现在:信奉人死后灵魂不灭,生死一体化,死是生的延续,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对祖先的祭拜。
我觉得死后的豪华葬礼,不如生前多孝顺父母,病床前有子孙后代照顾,大家觉得呢?
想买一台中大型SUV?
这个主要还是看预算吧,偶尔越野的话说明对越野的需求并不是特别高,不是很恶劣环境的话,都市SUV也能造一造。
那就,一个一个来说吧。先推荐宝马X5和途锐,这两个先对比一下。
先说说外观设计吧,X5,我觉得在X7出来之前,X5真的是X系列的扛鼎之作,霸气侧漏的超大经典双肾,直瀑式镀铬中网,再配上两侧经典的宝马灯(说到这里真是要怀念下,个人觉得曾经老款的天使眼真的是超级经典),而且现在还能配激光大灯,光听“激光”俩字那就是瞬间高大上,口水流一地的节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而途锐呢,整体感觉和调性是比较沉稳的,少了一点X5的激进,中规中矩的前脸设计加上矩阵式大灯,整体感觉是比较耐看的,可能他的客群定位也是瞄着这个来的,不过嘛,大众标的车子,除了CC,大体都还是比较稳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第二个从侧面腰线和三维SIZE来看呢,宝马的侧面还是略显圆润的说,整体感觉蛮不错的,而途锐则是会有折线设计,感觉起来层次感可能更强些。而三维来看,X5还是全面领先的,虽然并不很大,不过有两点是会有些突出的,第一,X5的宽度超过了2000,第二,X5的车高比途锐高了大约60左右吧,也就是说你看一个大约175CM和大约169CM的人站一起的感觉,所以X5的高大威猛形象可能会很占据优势的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然后再看看PP,X5的新款真的是超级耐看,回旋灯带放大了感觉就是各种帅,再加上鲨鱼鳍和硕大的双排气,动感十足。而途锐的整体重心会感觉比较低,不过说实话,新款的尾灯我觉得还没有经典的那个大尾灯好看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再来看看内饰方面,其实我觉得内饰方面个人倾向于途锐,可能是个人喜好不同和视觉疲劳吧。X5的内饰也感觉很有质感和漂亮,但是感觉是在宝马的通用内饰上做了放大和升级。而途锐的科技感感觉被那块硕大的中控屏给带起来了节奏,科技感有点爆棚,颠覆大众的传统保守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座椅啥的我就不说啦,反正俩都是豪华造型,差距不大感觉。
动力方面感觉也没啥说的,因为系出同门,不会有太大差距,账面上差不离。
最后主要想说下四驱和悬挂的区别点,途锐真的是一辆无比低调的大众豪华车,虽然和X5一样都是四驱,但是途锐可是全时四驱,托森,加前后多连杆,除去品牌因素之外,真的可以说是诚意满满啦。前不久还看见有哥们做揽胜和途锐好些是对比弹坑的视频,那真的是稳稳的爱。。。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看哦。
除了这两款外,还有稍微价位第一点,车子小那么一丢丢的,也推荐3个哈
————————————————假装有分界线———————————————————
途昂X,冠道,汉兰达
其实我觉得车子这个东西嘛,自己喜欢就好。而且本身我感觉虽然冠道和汉兰达同属于中型SUV序列,但是他们的产品诉求是不一样的。而途昂X感觉已经属于中大型SUV的序列啦。
首先嘛,就是途昂X啦!其实我觉得它的诞生还有点蛮奇葩的,中大型尺寸的SUV整了个COUPE版本,不过从外观设计来看的话,途昂X比途昂要好看不少,途昂走的稳重路线,加了个X的话,运动风就出来了,本来车子越大感觉越好设计,怎么整都还挺漂亮,再加上个运动风,确实就很好看啦。首先前脸经过演变来看,肌肉感十足而且又充满运动感,有人说它是为了中国市场而生,不过确实感觉很符合国内审美方向。侧面腰线感觉比途昂看着舒服,不过尾灯就。。。差点儿意思,大众的尾灯。。。唉。。。感觉设计师是不是都很随意,横、竖、斜就结束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饰嘛,说实话,在大众的基础上我觉得还是蛮惊艳的,相对水准很高,用料也足,大众的菱形打孔皮你见过没?GTI的D型方向盘你见过没?镀铬+钢琴黑+拨片,这很国内有木有?大众车顶给你整个超纤皮你见过没?液晶大仪表盘,甚至空调都整个触摸式的,让人感觉就是大众突然开窍了有木有?很上道的赶脚。
科技配置嘛,接近L2级我觉得已经蛮牛啦,居然还有DCC自适应悬架,高配居然还整了2.5TV6,再配上他们家传统的4motion四驱,唉。。。基本差不多到位了,真的是性价比还是有的,如果把前面的大众标给换成4个圈儿,感觉也没啥违和感,价格估计就飚上去了。
接着我们来说下汉兰达,一款创造传奇的好车,不过牛头标也不缺乏传奇,汉兰达只是其中一种啦。首先外观设计,汉兰达的高大威猛,厚重的车头,给人一种非常稳重的赶脚。而且整体的视觉重心拉的还是蛮高的,而且整个看起来很舒服,当然,也没有特别惊艳就是了。其实从某个角度来看,我更喜欢前两代的老款,不过好像听说在路上的TNGA架构下的新款也很拉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次是内饰和空间,嗯,总体来说汉兰达非常非常实用,和它的外形也非常匹配,给人很踏实的感觉,同样,内饰在其他方面实在木有太多可以夸赞的,尤其中控那屏幕SIZE。。。额。。。不过都不重要啦。
最后是动力和定位,大汉还是有着一颗越野的心的,不过嘛,嗯,你懂得,只是有一颗越野的心。。。不过大汉我感觉它重点就是在于均衡吧,敦实,空间大,SUV高大形象,品质过硬等等,也没有必要非要苛求它的越野性能,四驱还是有的,但是没有那么专业罢了。
最后我们来看看冠道,冠道的定位也是比较清晰的,大5座的城市SUV,这个很精准,因为后排是真心大。。。我们还是先看外观设计,全LED矩阵大灯配合激情四射的车头,现代感和运动感是要明显比汉兰达优秀的,而侧面线条也比大汉要清晰凌厉些。而尾灯嘛,除了自家兄弟URV的贯穿尾灯有时候有人看不习惯外,冠道的还是不错的,当然,也不是很惊艳就是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接下来是内饰,客观来说,比大汉好了不是一星半点,本田同学在这个方面还是舍得下本钱的,超有质感的纹理,本田的家族式内饰设计风格,液晶式仪表盘、HUD抬头、按键式换挡,对开式扶手箱,火红色的一键启动,360°全景。。。虽然都不是多么少见和神奇的配置,但是我想说的是,在这方面,冠道还是蛮厚道的。。。不过汉兰达的优点是大,虽然内饰的塑料感略强,但是比如那魔性的超大扶手箱,一切奔着实用来的。
而空间方面,因为冠道是大5座定位,所以空间超级大,座椅的舒适度也很高。而大汉主打还是7座,相对容量看大汉还是猛一些的。
动力方面嘛,如果你买的1.5的冠道,额。。。基本够用吧,不过如果是2.0的,配合9AT,你估计不会失望的,个人感觉比较优秀。
所以最后小小地总结下,这几款个人觉得都还是不错的,只是价位段不一样,豪华程度不一样的,不过这个也要看眼缘的,车子这东西,自己喜欢就好,因为每个车子都会有它自己的优点和等待你去发现的惊喜。
纯属个人意见,欢迎讨论哈。
我准备进行一次10000km的长途摩托旅行?
准备进行一次10000公里的长途摩旅,如何选购摩托车,以及哪些注意事项。
每个人具体情况、条件不同,应该有不同的选择。我不知道别人如何选择,说说我自己的经历。
我的10000摩旅线路
我19年5月出发,走317进藏,到羊湖后回头,走山南、加查、米林,上318到然乌,从察隅反穿丙察察到云南,一直往南跑到瑞丽国境线,然后横穿云南、贵州,过重庆、湖南,返回湖北老家。
出发前新买的摩托车,跑完500公里磨合,保养后就出发了,回到家时,里程表是一万零六百多公里,总的行程刚好是10000公里,历时50天。
我是出发前才考的驾照,拿到驾照后就买车,边学习骑车,边跑磨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骑车的技术基本就是在川藏北线317上,边走边学的。
摩托车的选择
摩托车的选择因人而异,看你自己的喜好、条件及用车环境。我的考虑是经济、实用,而且由于我是独自一人摩旅,就必须考虑到车重,皮实。
车重了如果像丙察察那种地方,半路倒车了扶不起来就麻烦了。不要看网上的那些作秀,小姑娘都能扶起大排量车,那是在平路上。可惜你不可能自己选择倒车的地点,长途摩旅的人倒车往往是沟里、沙地、稀泥巴里……
如果进藏,走一些无人区,你必须选择稳定性好,皮实稳定的车,这样不至于把你丢路上,喊天天不应。
我曾经在铃木DL250,雅马哈飞致250,五羊本田猛鸷190x之间反复纠结,最后综合自己用车环境,选择了猛鸷190X,一万公里跑下来,正常换机油,到目前也没任何问题。
关于其他注意事项
个人觉得,摩旅除了安全,没什么太多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为了你也为了他人。个人觉得,摩旅是一种休闲的旅行方式,是自由自在,是轻松洒脱。记住你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是去比赛、去飙车。要玩速度与激情,整辆赛车去跑赛道。
在牢记安全驾驶的前提下,没什么其他太多的注意事项,有时候你想多了,考虑多了,顾虑多了,那基本就出不去了……
作为一个拿驾照两个多月,典型的菜鸟,实习期就进藏了,川藏南北线、丙察察一万多公里正常跑下来了,没感觉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
你想来一次一万公里的摩旅,作为过来人,送你一个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