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卖通超高跟鞋货源,老婆也天天指责我还要坚持吗?
做淘宝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针对你现在的情况,我对你有以下的建议:
1、做好长期坚持下去的准备
做淘宝创业,如果要成功,一般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做好定位
定位是一个淘宝店取得成功的根本。定位就是你这个店跟别的店区别最大的地方。比如,你的店是卖鞋子的,那你这些鞋子有什么特色呢?现在淘宝上有成千上万个卖鞋子的淘宝店,如果你没有特色,是很难和他们竞争的。而且你进来淘宝比较晚,那就就更要做好你的定位了。大的淘宝店,品种都比较全,那你可以针对某一个细分品类去做,这样你可以做得更好。
第二,做好淘宝店的传播
电商的创业,最重要的是品牌知名度,这些需要靠你的不断宣传才能达成。做淘宝店不能仅仅是靠默默把产品做好就可以,你还需要不断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以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好东西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所以你要花心思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而上面这两件事,都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所以,做淘宝,你要有长期坚持下去的准备。你现在才做了两个月,只卖了几单,是很正常的。
2、利用各种平台做好引流
淘宝只是一个平台,而要卖出去,就要多利用各种平台和手段来做好引流。
第一,利用微信群和qq群
通过社群运营,把你的精准客户集中起来,为他们提供价值,从而将他们引流到你的淘宝店。精准客户是很重要的。而能够被你引流到社群里的,一般都是精准客户。
第二,利用自媒体平台
现在有很多自媒体平台,例如今日头条,抖音等,流量很大。你可以在这些平台开通账户,然后每天坚持发布有价值的文章或者视频,积累粉丝。
现在今日头条的直播带货很火,可以一下子就卖出很多东西,作为电商,要跟上技术步伐,利用这些机会,做好你的产品销售!
3、处理好与家人的关系
自己创业,没有家人的支持,是不行的,特别是你的老婆。你的老婆之所以指责你,可能是你因为你的创业不顺利,影响了家庭的生活。因为每个家庭都需要支出,你没有卖出东西的话,是很难维持家庭的。面对这种情况,你唯有采取两种方法来解决:
第一,把淘宝作为你的副业
如果你的家庭压力很大,那你就先把淘宝作为你的副业,先去找一份工作,然后业余时间来经营淘宝。
第二,利用各种渠道来提高你的销售
做电商,销售肯定是第一位的,你东西买不出去,那肯定是不行的。电商最重要的就是流量,有流量就有销售,所以,想想如何提升流量。
今年19年电商行情下滑好多啊?
大家好,我是淘宝美工的老申。现在负责两家天猫店的视觉和视频,关于19年电商行情下滑的问题,我谈下三个最明显的变化。
第一:平台算法变了,从单一的交易额变大流量多维度考核
前些年做淘宝,大家抢的是就是站内流量,但是现在不一样,淘宝给店铺的考核标准发生了变化,你的店铺不但要符合淘宝平台基本要求,同时除了店铺本身以外,比如微淘、抖音、今日头条等站外流量也被纳入考核范畴。这就是很多的店铺,运营美工都很忙,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变没有什么起色,因为他们除了店铺本身以外,其他流量渠道根本没去碰。
第二:自然流量与精准人群成为当下最大的竞争手段
19年的电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去年电商法实施以来。以前,你的淘宝店铺,只有机会起一个爆款,几乎就能爆到全店。有些卖家就把直通车、钻展、淘客以及SD统统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做一个爆款。但是今年这一招基本就走不通了。也许你天天在SD,但那个爆就是起不来,运营们每天早上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看数据,看转化率,然后做补单,做评价等。这样做,虽然数据看上去不错,但店铺就是起不来。原因很简单,因为今年的电商平台更看中的是“精准匹配”。
这要归功于淘宝强大的数据库,根据店铺成交数据、进店行为等这些自然的流量和转化比例。淘宝平台会给店铺贴上对应的标签。而我们日常的补单、SD,直通车等这些付费流量获得的人群并不是精准的,但是淘宝也会这些流量贴标签,因为人群不精准,标签就越来越多,时间久了,淘宝根本不知道你这个店到底是什么样的店,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会来这个店。所以,也许你店铺的数据漂亮的,但是人群不精准。就算你的交易额再大,始终做不起来。
只有把人群匹配精准了,你的店铺才可能有机会,流量乱了,人群错了,是不可能做起来的。
第三: 网购已经成熟,而交易平台多元化、趣味化,传统电商生存难
另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交易平台多元化了,在四年年前网购,就只会相信淘宝、京东等这些主流电商平台,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喜闻乐见的直播、短视频、自媒体等都可以完成交易过程,并且丰富多彩的视频传播方式比起传统的图文信息来说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和认可。现在的电商已经很成熟,网购已经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方式,它不像四五年前那样,人们选择的机会少,现在可选择的方式实在太多了,流量被瓜分。这就导致电商出现了下滑,严格的说,是那些不求进步不学习的电商出现了下滑。电商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们一定要跟得上时代的进步,不进步不学习,一定是要被淘汰的。
综上所述,传统的图文电商时代处在了一个“升级”的转换点,想要做好电商,务必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不是消费者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给不了消费者喜欢的内容。在残酷的竞争面前,电商人应该多学习,跟上时代步伐,有要危机意识,要懂得与时代同步。加油哟朋友,我是淘宝美工老申,我们一起努力做到更好!
如果你没有钱没有能力和人脉?
答案是肯定的。
亲身经历
就我自身而言,我就是小钱有小钱的创业,大钱有大钱的创业。
12年,7月份我刚实习,当时的工资只有1200元,这1200元包含房租,吃饭,公交,电话费等其他费用。
做的是外贸行业,穷怕了,所以一直想着怎么赚点生活费,因为工资太低了,公司啥平台都没有,只能纯Google搜索客户。
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当时压力真的好大。所以只能想点啥来赚点外快。
同年8月份,我听说了速卖通,正好我也是做外贸的,就开了一个店铺。
记得当时速卖通的客户群以俄罗斯的居多,想着俄罗斯天气寒冷,我就卖了皮草帽子。
因为发国外快递是按重量计费的,想着皮草比较轻,价格还贵,一单还是能赚150多的。
上架一个皮草帽子链接65美金的,没想到过几天真的有人买了,刚开店的时候可兴奋了,天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邮箱,一看有订单了,把我开心的,当时也怕的,万一发货后,客户收不到怎么办,丢了怎么办,毕竟一个皮草帽子接近200元,这个时候主要是我所有的资金就是我那1200元钱,没有多余的,知道没有后援力量,所以只能精打细算的。
好在每个月卖了几个帽子,一个月能够有七八百的收入,单子不多,但是我那是可开心了,老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因为帽子卖家的图片比较丑,或者说没有吸引力,后期还找人做了图片,到现在我电脑里还保存着那张图呢。
下图就是当时做的转播图片,目前我已经不卖这个了,老早改行了。
再后来,卖帽子的人多了,我的店铺基本没单子了,我就改卖鞋子了,老外超级喜欢原宿的厚底松糕鞋,淘宝买一双鞋子60元,发到国外需要55元运费(大概的范围),售价55美金,速卖通上一家专门卖原宿鞋子的,老板是朋友认识的,彻底逆袭了,销量很高,一双赚个150元戳戳有余的,当心我也想卖鞋子的,但是鞋子的尺码太多了,没办法拿那么多货,还是因为资金有限吧。买了一段时间,赚了点。
再后来,我发觉,情趣内衣好卖,我又大量的上架产品,当时朋友问我卖啥,我从不好意思说,其中一款产品卖的火热,到这个时候,我一个月除了1800元的工资,还有额外2000元速卖通赚的外快。后来,发觉竞争太多了,又换了产品,因为情趣内衣便宜,阿里巴巴才两三元一件,热销的那款我进了点货。
这个时候提下,12年到17年,我所有的空余时间都在弄发货单,上架产品。
每天晚上回来之后吃完,洗过之后,我就得上架产品,弄发货单。
现在家里还有当时没卖完的情趣内衣呢(#^.^#)
再后来,我又换了产品,卖扣子了,上帝应该是眷顾我的。
因为我每次找的产品都能让我卖一段时间,并且我卖的产品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当时卖的是孕妇妈咪扣,这个产品2000套才40元好像,我卖了别人6美元30个,你们看看成本是不是可以忽略不计了,减去孕妇,我可以赚25元左右。
这个热销产品也让我卖了一段时间。
注意,这个时候,我的兼职外快已经比我的工资还高了。
15年的时候,又开了一个淘宝,也找了一个冷门产品,也是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那种。
记得那天刚买了50个产品回来,上午上架的,就来了3个买家全买完了,一看绝对是商机啊,因为竞争少啊,赶紧多进点货,然后找货,拍照,处理图片,全部自己来。
这个时候得说下,因为楼下就是圆通,所以每天下午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绕道菜场买菜,然后赶紧回家包货发货,可以说是忙忙碌碌的,这个时候我的淘宝每个月给我带来了2000的收入,后来热卖的时候,一个月可以赚3500元,这个我已经很满意了。
到了16年,我的兼职外快已经是我工资的5倍了,很遗憾,工资一直没怎么涨,我的外快却是一路上涨。
16年,我的所有外快收入达到了15000元,瞬间感觉自己是个小富翁了,哈哈,别见笑哈。每天忙忙碌碌的,每次同事说好无聊啊,我的内心都在说,我都快累死了。
当然了,我的外快没有和任何人讲过。都是偷偷摸摸的进行。
每当他们哭穷的时候,我也跟着哭穷,因为都是一起毕业的,前期聊得多,所以知道工资多少的,我每次也都说自己好穷好穷。
当时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人送的”,“弟弟送的”,因为根据自己的工资,买不起贵的衣服啊,我只能找个借口说是别人送的。
写的比较多。
着重为了表达,不是没钱就不能创业的
当然,我的只能算是倒卖
我们有多少本金,就做多少本金的买卖。
慢慢来,谁都不可能一步登天的
如各位小伙伴有想法卖货的话
勇敢的去做吧
不试试,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够成功
我的,就我个人而言,我是相当满意了
好了,打了这么多
都是我个人真实经历
送给一起打拼的你们,加油,给个赞呗(* ̄︶ ̄)
不知道何去何从该怎么办?
在头条上,我曾回答过这样的问题,这类群体最典型的现状就是:一、穷的还不够彻底,所以高的做不了、低的不想做,每天都在纠结选择;二、袁大爷的功劳,让你们吃的太饱了。
做了六年电商,如果不是打酱油混吃等死型的,也算的上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了。
我身边类似资历的群体,要么创业做了老板,团队几十人,不说风生水起,但小日子还算滋润,不用看谁脸色;要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公司混的游刃有余,薪酬不错、前景不错。
如果资质愚钝者、或者运气实在差的朋友,可能会和我一样,创业失败几次后继续迎面而上。
我从2002年入行,直到2013年间,打工11年之中,也心不安定的创业几次,结果失败;一直到2014年,我33岁,继续创业直到现在。自营团队150人左右、自媒体团队30人左右、培训团队20人左右、网红孵化团队40人左右,不同公司侧重的业务线不同。
直到今天,我都不敢说自己“小有成就”。因为在互联网的创业大军中,没有谁敢说自己是“常青树”,更没有谁敢说自己最牛逼。所以,当我选择创业这条路,除了坚持、就是死扛。
千万记住:先赚足多桶金,再做其他的模式或新项目的尝试。
对于创业者而言,我提倡在“自我专业领域”开始扎根、再学会拓展、然后寻求模式上的摸索,只有如此才能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当然,如果在其他领域有更好的资源、人脉,甚至相信自己具备相应的素养,也不凡去尝试。
不要“任性”而为之,这个不想做、那个做不了;这个看不上,那个又驾驭不了。
赚到钱,才会“未来选择”的权力。
没钱,就只能在“生存边缘”纠结。
所以,为什么很多创业者失败,不是因为自身不够优秀,而是太过于“任性”。
当你有足够的资金,你可以尝试接触更多的“梦想”、机遇。
就像我。
我在2014年再次尝试创业,在淘宝卖护肤品。
这已经是我第四次创业,也已经是我接触电商行业十二年,我特么听到“卖货”就想吐。并且,以往待过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品牌”,让我更对“卖货”形式看不起。
但我还是做了,因为“穷的很彻底”。
当2015年初,通过“护肤品”赚到100多万,我体验到从所未有的快感。
请原谅我这么土鳖、世俗。各位大佬,我一个普通人、普通家庭,创业失败三次,第四次赚到100多万,你们可以想象我当初多开心。那种开心不单纯是在赚钱,而是一种信心的坚定。
我有个朋友说:赚钱,是很有瘾的。以前我不懂这句话,后来我非常赞同。
当赚到第一个100万,我就想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每天挖空心思的研究、每天挖空心思的思考身边有哪些人或事可以整合一起共赢、互赢。
2015年,我联合了一些厂家(以前打工认识)开拓了新项目——皮具箱包;2015年下半年,又与慕名而来的朋友开拓了新项目——小家电。直到今天,我控股、参与的自营项目包含了母婴(书包、儿童内衣裤)、皮具(皮带)、行李箱、小家电、保健品,大大小小20来家店铺(淘系、京东、唯品会、跨境)。
因为“雪球”越滚越大,所接触的人脉、资源圈子也越来越多,自然接触的越来越多。
我开始跟所有卖家一样,“未雨绸缪”的感到未来恐惧,对团队管理、对业务模式、对这个行业趋势等等,所以逼迫自己开始求学,学习企业管理、团队绩效、股权、财务、法律等等,开始把公司股份化,让三年以上的骨干、五年以上的核心都加入公司。
这样,我发现自己开始轻松了、无聊了,甚至有点膨胀了。
直到2016年2月,我身边一些做自媒体的朋友风生水起,令我好生羡慕。
我才发现原来“生意”可以做到这个程度,轻资产。
不用囤货、也不用高科技,就在各个平台分享相关资讯就能赚钱。
于是,从2016年我一头扎进自媒体研究,直到今天2019年,近四年了。
从自媒体的创作,成立了“信息咨询”公司;又从自媒体延伸更细的商机——电商培训。
我所分享个人的这些亲身经历,就是想让各位朋友有所启发、感触:做任何事,先做。只有在做的过程,赚到钱,才能接触更多的机会。再从这些机会中,评估、筛选、判断哪些是现阶段能够驾驭的、喜欢的,再投入。如此循环。
今年我39岁,我明白蛮多以前想不通的人生道理:
赚钱,是真的有瘾的;先给自己定个目标,一年20万?50万?100万?或者给自己一个任务,我要换台豪车、换个小洋房……
绝不要向“普通人”索要建议,因为他们的建议有用,就不是“普通人”了;这个亏,我吃过2次,每次都是血淋淋的。
以前听有钱人说“我没空去玩,每天都忙”,很不解;现在懂了,我不泡吧、不玩游戏、不赌博,每天除了公司、就是家,哪怕是应酬都定在办公室喝茶或吃饭。其他无关的应酬,能推就推。
以前看到别人换车,总觉得有病。如今我7台车,宝马3、宝马5、宝马7、宝马i8、保时捷、揽胜、大切诺基、昂科威,从日常出行买菜、到上下班、再到省内自驾游、川藏线,不同目的买不同的车。
分享这些真不是嘚瑟,更不是吹牛逼招人恨,而是想告诉各位同龄人、或已过了30岁的男人们,咱们这岁数的男人最有魅力,无论在智慧、还是经历,都是无可替代的。
加油吧!
电商受疫情影响大吗?
疫情对电商的影响,甚至有人认为大家都不出门了,会促进电商发展。
我从几方面来分析吧
首先2003年那次非典,那时候电商还处于萌芽状态,而今天,电商早已发展成熟,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了,各行各业环环相扣,毫无疑问疫情对电商冲击是很大的,除了那些o2o生活日用生鲜类目。
具体表现如下:
1.物流延迟发货,对销量影响很大
2.工厂推迟开工,导致缺货
3.季节性因素,节后是电商春季行情,经此一疫,对一些服饰鞋帽类目的商家而言,旺季可能已经提前结束。
4.大量类目,非生活必需品,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
总体而言,疫情对电商的影响取决于类目,整体来看,影响小于部分线下实体如餐饮,旅游,娱乐等行业,另外,对一些生鲜类目,当日达,自建物流的平台,或许会有一点促进作用。
'在“非典”来临的日子里,疫情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助推器,人们改变了消费习惯,继而改变了不同商业企业的命运。
在封闭的环境中成就了当时正处于萌芽期的电商,用户从被迫到主动,选择了不需要人与人频繁接触的网上购物。于是,中国的电子商务在经历了延长的严冬后,在2003年的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
在非典肆虐期间,尚在创业阶段的阿里巴巴“借势造市”,迎来了一段发展黄金期。2003年6月,阿里巴巴发言人称,从当年3月开始每日发布的新增商业机会数达到9000至1.2万条,而在2001年和2002年相当长的时间内,该数据只有3000左右。
2003年,京东创业的早期阶段,北京全城的零售业全部遭受重创,京东不到一个月亏了800万,库存积压严重,账上的资金只能撑两三个月。刘强东决定从线下转到线上,就这样京东度过了早期创业的关键时刻。
中国仍是中国,而电商已经不是昨日的电商。此前所担忧的支付安全、物流系统、信任等问题,现如今都被很好的解决了。阿里及旗下生态影响着全球7亿的用户,京东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3.3亿。在2019年的电商可谓是见证奇迹的一年:港美互联网企业(不含教育)年度涨幅十强榜中,中国电商股——京东、阿里榜,而且排名靠前。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电商企业们发挥着自己的社会价值,纷纷启动应急预案,通过不同的方式合力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