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饭童装货源批发,有哪些毫不起眼却闷声发大财的行业或生意?
给大家讲几个真人真事,我朋友开店,5年买了市区2套房,还有1辆宝马X5,没多大技术含量,就是累点。
当然,也有一个我自己干过的小生意,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烧烤店
本文开头5年买了2套房1辆车的真人真事,他做的小生意就是烧烤店。
先说下支出,一个店铺年租金8万,大概120平左右,楼上楼下两层,所在城市为二线和三线之间。
烧烤师傅淡季1个,月薪1万左右,服务员2个,月薪4000,收银是我朋友自己,旺季烧烤师傅3个,服务员3个,月薪4000,水电宽带话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就算每年2万吧,前期装修含桌椅设备等等,就算5万吧。
以每年淡季6个月来算,第一年的支出大概为51万,往后每年46万。
房租+杂费+淡季人员薪资+旺季人员薪资+装修=8+2+10.8+25.2+5=51(单位:万)
各位别一看每年要支出50多万就吓住了,餐饮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资金流转快,据我朋友说,淡季平均营业额9万/月,旺季平均营业额是34万/月。
烧烤行业的利润约50%,也就是说,淡季每月利润为4.5万,旺季每月利润为17万,一年的利润就是4.5x6+17x6=129万,扣去每年50万成本支出,到手的钱在80万左右。
5年靠烧烤店赚了400万,全款市区2套房,外带一辆车,仍要客观补充一些事,像肉串这类利润50%差不多,但像韭菜、豆腐皮、金针菇这类蔬菜的利润,可以呈好几倍的利润,毕竟你去菜场随便买一把韭菜就知道了。
肉串的话,厂商会直接串好再送过来,但蔬菜类就要自己动手串了,这也是个麻烦活,最好找个细心点的阿姨负责这事。
此外还有酒水,如果嫌麻烦,除了雪碧可乐椰汁等这类常规饮料之外,啤酒也可以直接批发,千万别忽视酒水的利润,这也是大头,很多客人都是一箱一箱的喝。
而且大家很容易忽视的一点是,现在烧烤行业的外卖率很高,很多小区住户直接点几百块烧烤,在家跟好友一起喝酒聊天,外卖也是利润的一大因素,而且我朋友这个外卖,都是由客户直接手机联系,最后找熟人过去配送的,这意思就是可以省去中间外卖平台的抽佣。
要说烧烤店的缺陷,那就是太累,早上基本在睡觉,中午零散接待几个客人,下午3点左右就要整理食材,包括串蔬菜等等,到了晚上就开始忙了,一般要忙到凌晨12点,如果遇到客人喝酒,等到凌晨4、5点都很正常,客人喝醉了耍酒疯就更难受了,偶尔还要报警处理,所以身体能不能扛得住高强度的工作,这事还真说不准,但客观的说,这样的工作强度,身体不会好到哪里去。
最后啰嗦一点,可能有朋友说大冬天烧烤店生意惨淡,其实做什么生意,都要经营者去不断努力,我朋友冬天还卖烤羊腿、烤羊排这类,主要他的选址靠近小区,烧烤师傅技术高,配料又很不错,在周边已经做出了名气,赚这么多钱,也是实力到了,但并不代表谁都能赚钱!
2.街边药店
虽然我没朋友是开药店的,但还是跟大家说说其中的赚钱知识。
从2017年开始,我国医院所售卖的药物就得到了改革,简而言之,医院进货价多少,卖给患者就是多少,如果考虑到药品的储存、运输、调配,可以说医院卖给你的药,还是亏钱的。
医院的药既然是成本价,那么老百姓直接去医院配药不就好了?
实则不然,因为医院售卖药物的总数量在1500~2000种左右,很多治疗药物还是要去外面的药店购买,而且现在去医院等待就诊时间过长,院址离居住地过远,所以街边药店就成了患者购买药物的首选。
此外,现在医院规定,医生在开药方时,绝大多数药物只能开半个月、一个月的额度,这是为了防止医生胡乱开药。
而街边药店的药,同样来自于各大药厂,跟医院的药物有区别的是,医院对于药物质量把控很严格,疗效好、价格优、厂家实力雄厚等因素,都是医院药物选品的要求,而街边药店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店铺,就感冒药而言,他们可以同时售卖十几种,而且很多商家推荐的,都是利润较大的药物,因为街边药店有自主定价权,只要不超过上限,价格就属于合理。
一般而言,街边药店售卖的药物,大多数利润在20~30%之间,大品牌知名药物利润在5~15%之间,小厂家的药物在30~50%之间,但并不妨碍商家多推荐,其中利润最大的当属保健品,整体利润基本都在50%以上。
3.摆摊
别小瞧路边摆摊的人,我去年靠摆摊,3个月赚了8万,之前详细写过一篇我摆摊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翻一翻,这里也简单说一下。
咱们去摆摊,看中的就是低成本,我去年的设备就是一辆电三轮,是我爷爷的,除此之外就是几个衣架跟几个台灯。
我们这属于安置小区,人口密集度很高,外来打工者居多,本地中年人居多,再加上去年疫情严重,所以我就摆摊去卖服装了。
冬装不考虑,需求少,成本高,很容易压货,而且大冬天外面散步的人也少,我的选品是夏季T恤,青年T恤、中年polo衫、儿童T恤这三种,进价分别为20、20、15,售价为40、40、35,利润控制在20元/件。
当时我进了大概8.5万的货,最后半卖半甩,赚了8万左右,当然也不是谁摆摊都能赚这么多,或者说,有人摆摊赚的钱远超这个数目。
如果你够细心,就能发现很多厂区门口或附近的道路,一到晚上就有一群摆摊的人,他们有的卖炒面、凉面、炒饭,有的卖烧烤,有的卖饺子等等,其中不乏一个月赚2~3万的人,而且我也认识一个卖水果的,他就是开辆车摆摊,从原厂地拉了一车货,一个月赚3万左右,不过有一说一,人很累,吃不了这个苦的,还是别干。
4.小区售水机
我曾经知道一个人,靠小区售水机生意一年赚了100多万,不过好像只干了1~2年,之后就转行了。
在说内容之前,先抛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卖净水器的,总说自来水不干净?”
而我国自来水完全是符合相关标准的,也就是说,自来水明明很干净,为什么净水器商家却说自来水不干净,关键的是,咱们也没见到自来水公司站出来发声反对,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其实自来水真的很干净,但自来水在运输过程中,会经过城市输水管道,长年累月下来,部分输水管道会开始老化,自然流入居民家中的自来水,肯定就没有出厂时那么干净了。
小区售水机就是一个净水器,里面5微米PPF滤芯、颗粒活性炭、压缩活性炭、1微米PPF滤芯、逆渗透压膜、后置活性炭、矿化滤芯等物质,可以将自来水二次净化,喝起来比较“软”。
一台设备差不多3000块,水费跟电费就直接忽略不计吧,也就是说,3000块就是成本,他当时在小区投放了20台,即6万。
之前说过,售水机里的水,刚喝确实比家里自来水“软”,再加上现在老百姓注重健康,所以初期很多人都愿意去买水。
充100送20,充300送100,充500送250,那人一共搞了3种充值优惠套餐,一年就赚了100来万,但后期就不行了。
因为售水机内部设备老化,缺乏维护更新后,里面的水质还不如家里的自来水,而且现在小区管理也愈加规范化,这种模式在10年前可能行得通,现在还想这么干,基本不现实,就算住户真的注重水质,也能在家里安装净水器,犯不着去指定地点买水,还那么重。
啰嗦一句,我国自来水是绝对符合安全标准的,虽然在输水过程中难免有些小瑕疵,但每个城市有关部门都会定期维护,所以老百姓可以放心。
——END——
你还知道哪些不起眼,却闷声发大财的生意?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三十多岁一事无成是不是很无用?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甭管干什么,只要用心去做自己想做、擅长做又会做且能做好的事,你一定能够成功的。例如,我的家乡辽宁省凤城市(县级市)一位农村人,文化程度很低,经济基础薄弱,没有任何背景。但该人既勤奋又肯动脑,由一个收废品的个体户,发展成为拥有三家公司、资产上千万元的知名企业家。
以上想法,希望能帮到你
我们常说那句古话“三十而立”,但是,时代不同了,相比古人的平均寿命以及我们的现实压力(房子、孩子等),如果你到了三十岁还一事无成,其实也不要紧。但是,并不意味着你三十岁该随波逐流,你同样需要有自己的人生策略。
1、
我的一个朋友小韩,大学毕业托家里的关系,直接进了国企。
转眼到了三十岁,还是国企的一名小小职员,在底层瞎混,但是手里有钱,六年多下来,工资奖金全攒下了。
最近我们出来聚餐,听他说要投资开一家餐厅,这让我们很惊讶。因为他是我们眼中基本上就是典型混日子的人。他说,马上要到三十岁生日了,为了这一天,他已经准备了两年。
从选址到营销,他自己从书上学,去各个城市的餐饮店吃喝考察,两年来走了全国很多城市可以说除了工作,其他时间全部投入到这上面了。
他说他到了三十岁这个年纪,还是一个小职员,不能说一事无成,但也觉得生活很没意思,人生太平淡了,所以用两年的时间,给自己三十岁的生日一个交代,不让自己留下遗憾。
2、
人啊,都是希望在年轻的时候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现实会告诉我们,现实就是现实,理想是理想,没有平白而来的收获。
有人蹉跎岁月,有人拼命奔跑,有人甘于平凡,有人追逐名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自己有个交代,而不是心血来潮,三分钟热度。
3、
老张是我的一个好友,我们从小就是同桌,甚至到了大学还在同一个城市,大学毕业后各自有了不同的发展。
他从毕业开始就自己做小买卖,而我则是普通的上班族,有几年我们没有联系,直到去年春节我们在老家遇到了。他说做了几年生意,偶尔赚偶尔赔,曾经跑了大半个中国,到处寻找商机。
他看中了红木家具这块,他自己跑工厂,找工人,请设计师,制作,一条龙跟下来,他认定这个项目可以做,所以,他一直到现在,生意还过得去。
4、
其实,不管做什么,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一个不错的结果。很多人坚持不下去,一方面是低估了事情的难度,另一方面是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在做中学,坚持下去,才能提高事情成功的概率,千万不要有一锤子买卖的心理。
5、
之所以说这两个故事,我想告诉你,别说到了三十岁,哪怕你到了四十岁,只要掌握好自己的人生节奏,做成点事情依然是大概率。
也许你已经不再年轻,也许现实逼着你快速成长成功,但一定要努力加油。做好自己就行
女人离了婚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她和丈夫离婚后,家里的房子一分为二,她住二楼,丈夫住一楼,她每天要从前夫的屋子上楼,多次遭遇前夫暴打,于是,她掏钱在房子侧面修了一个直达二楼的楼梯,前夫却逼着她拆楼梯。
刘英和张林认识20年,结婚14年,有一儿一女,她家房子是自建的二层楼房。
张林打工认识了外省的刘英,两人是自由恋爱,后来,他们自己创业,张林承包工程,刘英负责后勤工作,两人同心协力,钱越挣越多。
两人相恋5年,事业也有了起色,刘英父母希望女儿赶紧结婚,可是张林却对这件事闭口不谈,刘英觉得自己各方面条件都不差,又不是没人要,而张林迟迟不提结婚,难道是想耍流氓吗?而且作为女人,刘英的年龄已经26岁了,如果再不结婚生子,可能就会成为高龄产妇了。
于是,刘英就提出分手,张林不同意,但他还是没有说结婚,刘英就主动提出结婚,这件事让刘英一直耿耿于怀。
张林的父母是农村人,只有张林一个儿子,张林挣到钱后,就把父母家的房子翻修过。
张家父母想让儿子结婚后就住在老家,但是刘英觉得老家有点偏僻,不利于生意往来,而且以后孩子上学也不方便。
刘英提出在县城郊区买一块地,自建房子,张家父母觉得刘英太矫情,不知道节约用钱,因此,一直很不待见刘英。
在刘英的坚持下,张林同意买地建房,刘英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还去借了一些钱,修建了两层楼的房子。
房子建好后,两人去办理了结婚证,因为欠着债,加上张家父母不喜欢刘英,因此,两人结婚没有请客吃饭。
很快,刘英怀孕了,张家父母这才开始给刘英好脸色,谁知,刘英生了一个女儿,张家父母迫切想要一个孙子,重男轻女的他们在医院听到是女儿,转身就走了。
刘英母亲从外省赶来,照顾刘英一周后,因家里有事,也匆忙离开了。而张林有项目,长时间在工地上,刘英只能在月子里自己动手做饭,照顾女儿。
有了孩子后,刘英就在家里照顾孩子。一个女人如果没有了挣钱的能力,在家里就没有了发言权,连地位也很低下了。
张林每个月只给刘英5000元,刘英想要了解丈夫的工程项目,张林每次都说项目上的事情说起来很复杂,一两句话说不清楚,还说刘英只要带好孩子就行了,其他的就不要操心了。
一次,女儿感冒了,有点严重,需要住院治疗,刘英打电话给丈夫,听到孩子住院,丈夫就说:“你在家什么都不做,就照顾一个孩子,这都做不好,你还能干什么呢?”
那次,女儿住院一周,她跑上跑下,丈夫只来医院看过一次孩子,呆了不到半小时就走了。看到女儿苍白的小脸,刘英哭了,为女儿伤心,更为自己难过。等女儿病好了,刘英却瘦了一圈。
女儿5岁的时候,刘英又怀孕了,这次她生了个儿子,张家父母欣喜若狂,对孙子爱不释手,但是,他们对刘英仍然很冷淡,张母照顾刘英坐月子,刘英吃不下油腻的鸡汤,没有多少奶水,张母看到孙子饿了,就要指桑骂槐地说刘英,刘英气得偷偷流泪。
在儿子9岁的时候,张林出轨了,对方挺着大肚子找上门,刘英毫不犹豫地提出了离婚。
张家父母也怂恿张林离婚,儿子归丈夫,女儿跟着刘英,明明是张林犯了错,可没人撑腰的刘英,离婚差点净身出户,后来她丈夫“良心”发现,把自建房的二楼分给了刘英。
那时女儿在私立学校读初中,成绩很不错,刘英希望能继续供女儿上私立,她开始去找工作。可近40岁的她,没有高学历,找工作非常难,最后她去了一家保险公司。
刚开始她挣的钱还不够自己用,为了多挣钱,她积极参加培训,每天都在外面跑。苦难会让一个人成长得更快,尤其是没有退路的人,生活逼着她必须前进。
刘英很节约,只要时间允许,她中午一般都会回家自己做简单的饭菜,这期间她没买过一次衣服,一直穿公司的工作服,直到女儿初中毕业,她作为优秀学生家长要上台讲话,为了不给女儿丢脸,她才去给自己买了一套好一点的衣服。
女儿很争气,中考成绩优异,考上了一所市公立重点高中,这让她的负担减轻了不少。
因为从事保险工作,刘英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之后不仅工资大幅度上涨,而且整个人的气质都得到极大改变,她越来越自信,喜欢她的人也多起来。
为了女儿,刘英一开始就拒绝了所有的追求者,后来,在女儿的同意下,刘英和一个男人开始了正式交往。
几个月后,她把这个男人带回家过夜,这件事被张林看在眼里,第二天,等那个男人走后,张林就把准备上楼的刘英拦住,警告刘英不准带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回家,还冠冕堂皇地说会影响儿子。
刘英实在忍不住,就和张林吵了起来,张林一把抓住刘英的头发,反手就给刘英一巴掌,当时就把刘英打倒在地。刘英奋起反抗,但她一个弱女子,那是张林的对手?刘英哭着跑上楼,关上门,伤伤心心地哭了一场。
这次之后,刘英很少带男人回家,但她回家的时间明显减少了。每次回家,她就像做贼一样,快速跑上楼。
上楼后,她一般情况都不下楼。刘英拼命地躲着张林,张林好像铁了心似地堵刘英。刘英第二次带男友回家,张林又打刘英,男友劝架,被张林打出了鼻血。刘英决定在房子外面修一个楼梯,从此以后不从前夫的屋子里走过。
说干就干,第二天,刘英就请人在外面修了一个楼梯。当时,张林正好有项目外出了,等张林回来后,看到屋子外面的楼梯,非常生气,他拿起榔头,就把楼梯的护栏给毁了。
晚上,刘英回家看到被毁坏的楼梯,她又和张林吵了一架。张林说刘英外面这个楼梯影响了他房子的美观,破坏了他家的风水,要刘英立即把这个楼梯拆掉。
刘英倍感无力,每次回家她都心情不好,她越来越不想回家了。
经过上一段失败的婚姻,刘英一直觉得女人要自强,不仅要有自己的事业,也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因此,她和男友谈恋爱后,男友多次要求刘英搬到他家住,刘英始终没有答应。
如今,这个属于她的房子,却无法给她安全舒适的生活,她准备搬过去和男友一起住,结果她刚把行李箱提下楼,就被等在楼下的张林拦住了。
这一次,张林一反常态,竟然求刘英不要走,说他还爱着刘英,希望两人能复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刘英已经对张林死心了,她告诉前夫自己绝不吃回头草。
她和张林再次大吵起来,张林控制不住自己,再次打了刘英。刘英连行李箱都没带,直接住进了男友家。
之前刘英一直忙着挣钱,她几乎封闭了张林的消息,这次之后,她无意中听到邻居说,张林并没有和那个大肚子的女人结婚。后来,张林也找了几个女人,最后都不了了之,听说他的工程项目也断断续续,生意不是很好。
刘英很少看到儿子,邻居说她儿子被张林送回老家了,因为孩子的爷爷奶奶很想孙子,儿子在镇上读书,成绩非常好,是他爷爷奶奶的骄傲。
有一次暑假,刘英回家看到儿子在院子里做作业,就忍不住走过去和儿子说话,儿子话不多,见到刘英就喊“妈”,刘英很感动,就问儿子的一些情况。
谁知,两人还没说上几句话,孩子的奶奶就出现了,她拉着孙子就走,生怕刘英会把孩子拐走似的。后来,刘英几乎就没见到过儿子。
刘英搬到男友家三个月后,前夫张林到处说妻子只管自己享受,和很多男人交往,对儿子不管不顾,从不看望儿子,不曾给儿子买过一针一线。
周围的人都对刘英指指点点,说她枉为人母。对于儿子,刘英很愧疚的,她说自己对不起儿子,她的确对儿子疏于照顾。
因为张家父母不喜欢刘英,刘英和张林认识20多年,她只去过张家4次,最后去那一次,是张母50岁生日,女儿拿着小刀,不小心划破了张家父母的皮沙发,张母就用拇指粗的棍子打年仅5岁的女儿。
刘英挺着大肚子当众和张家父母大吵起来,张家亲戚都指责刘英做得不对,连张林都说她慈母多败儿,那天她和女儿被张家人赶出了家门。后来,逢年过节都是张林带着儿子回去。
自从儿子被张林送回老家后,刘英刚开始忙着挣钱,没时间过多关注儿子,后来,她经济宽松后,曾给儿子买过衣服和鞋子,结果被张母拿去送人了。
现在张林拿儿子说事,刘英觉得对方太过分了,而且离婚后,张林没看过女儿一次,也没给女儿买过,哪怕一只笔。
谁知,接下来张林的做法让刘英感到很恶心,张林说儿子上初中了,需要母亲的陪伴,他希望刘英能回归家庭,张林还当众给刘英认错道歉,想要复婚。
可刘英说离婚了,那就各自安好,互不打扰。她会好好培养女儿,有时间她也会去看望儿子。
对于题主的问题:女人离了婚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用刘英的话说,女人要自强,离婚了女人更要独立起来,有自己的事业,能挣钱养活自己,过着有目标的生活,离婚的女人也可以过得很滋润。
女人离婚后首先要快速走出阴影,爱情不是一个人的全部,虽然女人天生就要比男人更渴望得到关爱和温暖,但是卑微的祈求,男人只会更看不起你,因此,快速整理自己的心情,早日走出阴影,不要让男人看不起。
其次,努力工作多挣钱,不管是在婚姻生活中,还是单身生活中,女人都需要有一份自己的事业。钱不是万能的,但是离开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女人离婚后一定要努力工作多挣钱。
最后,重新建立生活圈,女人往往都是以家庭为重,慢慢地生活圈也就越来越小了。所以离婚后女人就会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扩大自己的生活圈,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离婚后的女人多读书,多运动,做好自己的事业,“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却舍不得吃和买的人是什么心理?
他是我们生意圈中,我最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人,为了省下50元,大半夜的,一个人用手推4,5里路把装货的铁皮车推回家中,再回到原地开他的别克商务车回家!
他因为是做"包包"生意的,被我们称呼为"包哥"!
包哥是广东人,个子不高,特乐观幽默风趣,有一对双胞胎儿子,现已经上大学。包哥早年来青岛发展,到现在拥有了一套房产,两套门头房,一年租金就30万!
前几天他告诉我们,他要去上海发展了,我们都劝他快50岁的年龄了 ,安稳些多好 ,可他却不那么认为?一是儿子在那边上大学,二是青岛这边生意不好做了。
开头说他推车,就是他临走之前,处理这边的摊子的事情。可能现在人已经到上海了,开始了他的眼镜生意!
在我们这个市场上,他是最让敬佩的人,也是聊天,聊的最多的最深入的一个人!
就他这次去上海,我们都以为他会选择坐飞机,再不济坐动车,可是我们都错了,他选择了坐最便宜的大巴车去的!
包哥不抽烟,不喝酒,媳妇是他的唯一。
在市场上好几年了,一般我们晚上都去买着吃,可人家不,每次都是在家做好,从家里带过来,布置好摊子以后,吃饭!
旁边的人都好几个我看又抽烟,又喝酒的,但是人家,滴酒不沾,也从来没见他抽过烟,我让他时直接说没抽过!
但是他对媳妇,可以说爱戴有加,经常给媳妇买些好吃的,媳妇的话也是认真听,认真做,他觉得不对的,也不去反驳,只是自己在行动中纠正!
所以我感觉他媳妇对她的爱,不只简单的爱,而是深深的爱慕这个男人,所以在市场好几年,从来没见过两口子红过脸!
包哥究竟有多能"省",多"精明"?
送儿子第一次去大学,坐大巴车到地了,但离学校还有不少的路程,很多出租车见他们大包小包的,上前问去哪里?要不要坐车!
当他听到要200元时,就开始了好一个讲,讲到80元,按说可以了,他还是没坐,最后又问正规的出租车,20元便可送到,结果你想不到?
人家最后花了几元钱,坐公交车去了学校,不得不让人服气!
还有一次家中有事回家,她媳妇给我说,人家为了省下高速费连高速都没走,处理完事情,马上开车返回,这次走了高速,为什么呢?
因为他看到消息说那一天因为过节,高速免费通行,晚了就不免费了!
做生意"执着,认真",对其他事情,更是喜欢多做研究!
在市场上,他是出了名的"厉害",没有他搞不定的生意,有时为了卖一个包,他能陪人家走很长的路,然后让客户高高兴兴的回来买他的包!
但是有一点,我从来没见过他和任何人在夜市伴过嘴,吵过架,不仅客户,还有同行。
他有段时间,开始研究上了股票,不过不同是,光看不买,最后验证他的方法是否正确,结果,研究了一种又一种,但毛钱没投,最后,他的结论是此路不通!
青岛靠近大海,一到夏天,退潮时,赶海的人络绎不绝!
包哥为了媳妇天天能够吃上新鲜的海鲜,看好大海退潮时间,市场一结束,就早早跑了过去,下海逮鱼,抓螃蟹,寻海螺!
有时收获多时,就做好,从家里带过来,分给我们市场上每个人一起享用!
赶海对他来说,不仅仅是自己的爱好,更展现出了一种对待家人的责任,对待朋友的态度!
在我的印象中,包哥天天着一身黑色的休闲装,为人风趣幽默,可谓不舍得吃 ,不舍穿,是男人中的"极品",为了家庭,又极具生意投资"眼光"所以聪明的选择了"离开"这里!愿他在上海的一切安好吧!
一个人早上适合做点啥小生意呢?
说实在话一个人的有点难,最少都要2个人。我上班的对面是做肠粉的,店名就叫珍珍肠粉,门口现做,大老远就懂他是干嘛的。吃一两次以后你会知道他还顺带卖粥,包子,牛奶,还有粉。
为什么我说要最少2个人是有原因的。
第一:夫妻档,男的埋头苦干,一直在做肠粉,现做现卖的也新鲜。老板娘,打包顺带聊天。因为他们主要做小区生意的,老板娘每天都跟他们打招呼,聊天。我就是这样入坑的,不去哪里吃个早餐,都有罪恶感。老板娘起了决定性拉客作用。他隔壁肠粉店就是这样被他们干掉的。第二个铺租高咯,单做一种挣的刚刚够房租。忙的时候客户也很讲究速度的,等太久下次直接不去了。
选择做肠粉的原因
成本低,对比粉,粽子,包子之类的肠粉的价格算低的了。一般鸡蛋肠5块,肉肠,或者玉米肠5-7块不等。我见过最贵的13块一份玉米猪肉肠还不好吃。当地的人喜欢吃肠粉,这边的生活节奏算比较慢。不像之前的城市直接买包子路上啃。都会花点时间打包或者坐下来吃粉的。所以说考虑卖什么早点的时候要考虑当地的饮食习惯。
考虑做什么合适我个人感觉还是要去看过市场,观察人流,消费主体,以及周边的消费水平。在结合自身情况做决定,不要盲目冲动,因为成本确实高。理智,不要头脑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