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无货源开店报价表格,涟源人有没可能在另一个行业群体致富?
谢邀,楼主提的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本该是当地衙门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小P民就算有想法也是有心无力,但身为一个涟源人,既然楼主都提出问邀请我们来回答讨论,我想再不济也是在外闯荡多年的游子,没有义务也有责任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新化人“搞”大复印业的历史背景与机遇,1960年,新化人易代兴、易代育兄弟在四川涪陵偶然获得了机械打字机维修技术,以此为开端,他们把各个单位的坏打字机作为学习维修技术的途径和平台,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自己慢慢就懂了。
1979年,邹联经出任新化县洋溪打字机维修厂业务厂长,邹联经、易代兴等终于有了合法性身份,新化县的打字机维修也走上了正规化发展的道路,很多当地人进入到维修厂当学徒。到1990年发展到5000多人,新化人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流动维修打字机大军。
1992年邹联敏发现台湾人的二手复印机货源之后,就开始大量从台湾人那里购买旧复印机。杨桂松、曾旗东把旧复印机买入后,进行维修翻新,然后批发零售,这样,在广州天河科技街,新化人的二手复印机专业市场就慢慢建立了。二手复印机专业市场逐渐向全国扩散,从而使得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新化人开的二手复印机专业市场。
1999年开始,新化人不再从台湾人那里进货,而是直接到日本、美国购买二手复印机,然后发到国内,这标志着新化人的二手复印机专业市场进入了新的阶段。2003年以后,一些积累了原始资本的新化人开始了办公设备的生产,这标志着新化复印产业的重要方向:意味着一个靠维修和贸易立身的产业开始转向实业。
2015年2月,由新化县委、县政府调度协调,新化复印商们在县城组织召开了一次大型文印产业博览会,富士施乐、柯尼卡美能达、佳能、三菱、惠普、精工、川本等国际巨头纷纷派代表参展。从开始的机械打字机到黑白复印机再到彩色复印机,新化人的翻修、维修水平也随着复印机的更新换代而不断升级,整个产业链也随之完善、扩大,新化人在文印产业越来越具影响力。
经过40多年的演化变迁,新化人发展出了遍布全国的复印产业经营网络,图文店这一块,投资100-500万的大型店我们占了全国的50%,而小型夫妻店我们占了80%,遍布全国各个县市。从业人员接近20万。
新化人做大复印产业的整个历程里面,我们发现四条重要线索,1、有历史渊源;2、有商业敏锐的带头人;3、学徒式的行业从业机构;4、当地政府有意识的导向。
回过头再来看涟源,符合以上四点的行业并不是不存在,稍稍梳理我们不难发现涟源最符合以上四条的行业就是百货行业。
首先我们看第一点历史渊源:
涟源,早在明清时期就是连结湘中、湘西的重要商埠。制锅、造纸、印染等手工业闻名遐迩。抗战时期,涟源城区蓝田镇便赢得了“小南京”的美誉,机杼之声不绝于耳,商业贸易繁荣昌盛。近年来,涟商在搪瓷、铝塑制品、小家电等行业崭露头角。在中国塑料百货市场中,涟商的产品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在长沙的涟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发展至5000余家,5万在星城从商的涟源人找到了“家”。高桥大市场60%以上的商户、红星百货城大市场90%的商户,宝蓝街中天国际通讯广场的投资创始人及大批商户均为涟源人,几乎每个兴旺的市场都离不开涟源企业家的身影。他们在日用百货领域积累了近3000亿元的资产,为长沙、涟源两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其次我们看第二点商业带头人:
1981年,肖自江肖安江兄弟满怀改变贫困命运的强烈愿望走出家乡涟源石门。最开始是和别人一起做塑料制品零售生意,沿街叫卖,露宿街头,寄人篱下,遭人白眼。饿了,啃两个包子充饥;渴了,喝几口自来水;困了,在街头树荫打个盹。走长沙、闯南昌、上徐州、跑重庆,风雨沧桑,尝尽了酸辛苦辣。
80年代中期,兄弟的经营方式由沿街叫卖到租店批发,由小本生意到大宗买卖,经过多年的打拼,兄弟俩终于积累了自己的资本,于1988年底在广东顺德办起了塑料制品厂,并逐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1989年,肖安江兄弟俩从新闻媒体中得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访华的消息,有着敏锐市场经济神经的他们感觉到,中苏关系解冻,预示着中苏边贸开禁。于是琢磨着:当时的苏联虽然重工业发达,但轻工产品却相当缺乏,做苏联人所缺乏的轻工产品生意必有市场。于是一致决定到中苏边境去赚外国人的钱。
兵贵神速,两人立即日夜兼程,火速挥师北上,一路风尘仆仆赶到哈尔滨,建立了一个塑料制品批发点。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他们兄弟俩开辟的搪铝、塑料制品批发业务几乎垄断了哈尔滨市场。站稳脚跟后,又立即奔赴中国最北端与苏联接壤的漠河等地,办起直接和苏联人作生意的搪铝、塑料制品批发公司。生意红火,年成交额达3000多万元。随后,又租赁承包倒闭2年多的国家骨干企业乌鲁木齐铝制品厂,开创了全国个体老板租赁国有企业的先河。经过他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企业很快起死回生,半年之后便扭亏为盈。1994年盈利400多万元。
1996年9月,兄弟两人筹资1200万元创办了五江集团在家乡的第一家企业——涟源市宏宇搪铝工业有限公司。1999年,公司又筹资1.2亿元,扩大了搪瓷厂的规模,并建成了铝制品厂、保温瓶厂。
如今湖南五江轻化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下辖湖南、广东、广西、江西、山东、山西、新疆等地30多家生产企业及国内销售公司、进出口公司,拥有28000余名员工的大型综合民营企业集团。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五江集团的不断发展,涟源人也把百货生意做到了全国。
接下来我们看第三点从业结构:
与新化复印行业学徒模式的从业结构相比,涟源百货更多的是一种老乡亲朋之间的雇佣关系,和新化复印行业的学徒模式虽然有点不一样,但是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实事也是如此,通过这种朋友雇朋友,亲人带亲人的方式,涟源人迅速的占领了长沙最重要的百货批发市场高桥大市场及红星市场,并以此为据点向全国辐射。
最后一点政府意识:
近年来,涟源市高质量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拟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军民融合等十大产业集群。我们惊奇的发现重点培育的产业没有涟源百货这一群众基础最为广泛最有历史渊源及历史沉淀的金字招牌。没错,地方需要快速撑起GDP的行业及产业,需要就业,需要大项目大投资,需要与时俱进需要高新尖,但百姓需要富裕,需要群体富裕,需要可持续发展,需要以长搏短,因此涟源上下目前暂未形成优先有效引导发展涟源百货的共识。
写在最后:
涟源百货是一个值得去挖掘和培育的好品牌,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是值得政府与涟商为之努力奋斗终生的目标,是所有涟源人都可献言献策参与其中的伟大事业。但怎么去做是值得每一个涟源同胞深思的问题!感谢楼主提出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问题。
【本文由“押爆品CEO陈峰”发布,2020年2月19日】
想在湖南做小龙虾批发?
谢邀,题主想在湖南做小龙虾批发,怎么才有货源?这个都是想进入这一行首先要解决的问答。
如果是在湖南本省找货源的话,建议到岳阳,益阳、常德这几个地方去,因为其俟着洞庭湖,水资源比较丰富,而周边这几年,随着小龙虾市场的持续火爆,搞养殖小龙虾的人越来越多了。
可以找当地的养殖户,前期把信誉,人际关系搞好,建立信任之后,就可以和人家签汀供货协议,长期给你供货了。第二个还有就是去长沙马王堆市场,找二道贩孑,这个中间会有几块钱差价,而且全靠一双眼,辨别虾的的好坏,一但货源紧张,有可能加价都拿不到货。
虽然湘潭、湘乡、娄底、郴州、永州、长沙都有小龙虾养殖户,但是规模都不是很大,养殖户也不是很多,基本只够本地市场消费。如果在岳阳、益阳、常德那边搞不定货源的话,建议到隔壁省湖北去,湖北是小龙虾养殖大省,对于题主这点货,只要找对门道,还是很容易解决的。
最后提醒题主,目前网络上有很多销售小龙虾的骗子,以极底价格引你起上当,收到货款后玩消失,拒绝发货。削期最好做到,虾到,验完货没问题了,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小建议,仅代表个人意思,欢迎大家关注我,并留言评论。
今年的口罩行业能兴旺到几月?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关于口罩能兴旺到几月来谈谈我的看法。
从目前国际疫情形式来看,还非常的严峻,全球确诊人数接近300万,美国接近90万。所以说现在世界的疫情还非常的严峻,在一些欧洲国家更是凶猛的很。在亚洲国家这边,除了印度之外,是个不确定的因素其他亚洲国家在经历SAS病毒之后,基本对传染性的疾病有着比较完整的应对体系. 疫情被基本遏制住了。反观一些发达的欧美国家,因所谓的自由人权等因素,拒绝不带口罩,所以它们的传播链久久不能解决。于是就引申出来的一个问题:那么欧美一些国家,他们的疫情何时能断青呢,那只有他们信奉的上帝知道了。
第二. 目前国内的形势其实也依然严峻,外防输入,压力很大,周边国家疫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而在这些国家的中国人,华人华侨都想着回国避难,所以国内其实很难做到100%的杜绝控制这个病毒一定存在一定范围内的传播,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没有断绝传播之前,国内的防控管制一定不会放松。昨天就有中央新闻说:中国将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就是为了消除那些隐患,解除那些看不见的传染点。所以: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国家花这么大的力量金钱去做这个事情,肯定这个病毒还是非常的厉害的。所以这个防御一定是持久性的,所以口罩还是有得做的。
第三.国内学校在四月份,五月份已经集中开学,基本上在五月份全国的所有学校都会开放,孩子们将正常学习。全国大多数省发布的教育防御指南,全都规定:一个学生一天的需求量需要两个口罩。全国那么多中小学生,大学,校教职员工,他们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所以口罩的需求还是很有市场。
第四.目前关于口罩这防御物资的市场行情还是非常疯狂的,从目前来看还处于疯狂的增长时期,我所知的的熔喷布,无纺布口罩机自动机等价格,还处于上升时期,口罩用的熔喷布货源还是十分的紧缺,目前正规的料已到70万1吨左右。口罩机120万台左右。所以还是很疯狂的,看不到下跌的迹象。
第五.目前国家在规范口罩出口市场,与相关疫情国家,在国家层面上签订了采购合同,都是十亿级别以上的数量,所以外需还非常强劲,而国内基本以复工复产,这些复工复产的公司,每个工人每天都需要用的口罩,所以国内的需求口占每天也有两三亿的量,基本上是刚刚满足国内还有一些出口,因此做口罩还是有市场,有前途的。
最后一点.据钟南山院士及相关报道,说疫情会在今年的11月份还会反扑,结合国际疫情的形式,因此,我个人认为:口罩行业一直会持续到明年的三四月份,说还有一年的时间。如果投入快,转产快的话,最多两个月时间,那一定会在八九月份就把投进去的钱全都赚回来了。最差也还有三个月的赚钱时间,所以如果你有资本,有关系,搞到资质是可以进行生产的。口罩的全部资源我这里都有,如有需求,可以咨询下我。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讨论。
来回80公里950元一车?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只有距离与价格,没说明一天能跑几趟,车子类型,装货时长等,这个无法计算利润比!
我个人经历,在2007年时,我有一辆装10方的工程自卸车(东风金刚,单桥的,4米多的车斗,太多年具体忘了),我在福建省建瓯市,隔壁县市武夷山在扩建机场,在我们这采购碎石。
工作也挺轻松的,早上6点多起床去场地装,铲车3铲多就满了,不用排队,随时到,随时装,随时走,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再跑一车,晚上5.6点到家洗澡吃饭!(军队的工程,一路交警开绿灯)
距离大概在100公里,来回200公里,60元一方,全程国道,为期2个月还是3个月忘了!我一天跑两趟有1200,油费大概400~500多左右,其他损耗算上,一天能收入500元,车子当时已经买来2年了,车本都已经全部回本了,在那个时期,这收入还挺不错的。所以时间、车型、趟数、工作劳累程度等都要呈现出来,才好判断划不划算!
为什么高校的复印店能做到1毛一张?
(一)高校的复印店能做到低至1毛一张的原因:客户密集,以学生党和高校教师为主,大一点的大学怎么都有1-2万人。每一个客户的需求量都比较大。复印的内容不仅仅限于身份证,求职简历,文件资料之类的,还包括大学生上课用的教材,论文等等需求量都是很大的,而且是几乎每一个人都需要。(二)高校复印店创业建议:
虽然,2020年经历了疫情,高校附近的复印店大多数肯定是很难撑下去的,一定是的倒闭不少,由于很多大学上半年几乎都没有开学,毫无疑问,复印店生意冷清。
但是疫情总有一天会过去的,等到大学都开学了之后,高校附近的复印店又会火爆起来。这是一种薄利多销的运营模式,就是靠人流量大和复印量大盈利的,生意好的话,老板会做人,能说会道,在高校附近开一家复印店,养活一家人没有问题。
当初在广外的时候,大学附近的那几家复印店生意异常的火爆,去打印还要预约,老板能与外国留学生用流利的英语讨价还价。
(三)结束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今的时代强大自己的法宝就是通过合法渠道多挣钱,有资金、有能力、有眼光的话,在高校附近开复印店或者饮食店眼镜店生意都是不错的。
2020年的疫情表明了这既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各种利益重新分配,一个时代的结束孕育着另一个崭新的开始。
您好!
聊教育教学,学校学习学生和考试。
尤其是爱聊大学校园以及大学生活和大学生创业这一类的话题。
您也喜欢,欢迎您点击关注。华华老师期待与您进行交流。
非常感谢您的关注,祝您生活愉快,如意吉祥,闷声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