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吹管货源从哪里进货,不喜欢外人来自己家是怎么回事?
有没有和我一样乖张怪癖讨人厌的,孤独近十年,家里除了亲人和修空调的来过,其他人都没有进来过。有没有同类怪物。
首先是现在的时代,去别人家里串门的习惯逐渐改变了,大家想要见面都是约出来见面。
家逐渐演变成了非常专门的私密场所。这是功能改和习惯的改变造成的。
中国的人居和社交方式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那种邻里之间互相走动吃个饭,端起一碗饭东家走到西家的场景,到现在已经完全不见了,即使在农村也很少是这样。
人们现在都比较重视自己的私隐,也懂得去尊重别人的私隐。
所以极少走动串门的社交方式,让每个人的家变成了纯粹的自己的港湾。
我十年来从不请人到家里来。一般听到有谁要说到我家里来做客,我直接就拒绝。
因为我很不喜欢在家里会客。小时候我的父亲在单位当一个小科长。即使是这样低的职位,也会有很多人天天来上门。
我从小就特别烦,因为每一天吃完晚饭开始,就听见楼梯响,就开始陆陆续续来人。
一波一波来了,坐在那里瞎聊,喝完茶有的还喝酒。我父母不停地在应酬。我感觉自己一家人没有一刻是安静的,没有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
在八十年代一吃饭上下楼的小朋友有时候都会串门,互相上桌吃几口又走。虽然是比较亲切,但是长此以往,这种日子好像让你觉得你不是一个家,而是一个大家庭。
似乎是在过一种集体生活。这也是我非常不喜欢的。我总是渴望我们一家人单独地吃一顿饭,但这种愿望直到我读高中的时候再慢慢实现。
因为那时候吃饭是不关门的,平时也不怎么关门,直到睡觉的时候才把大门关了,一般都开着方便邻居出入。
等我自己成家之后,我就更加有一种偏执,不喜欢别人到我家里去,我更是不让别人知道我住在哪里。
我总感觉我的生活是比较私人的东西,所有的信息和状态不需要别人知道。
以前我有那么一段时间,听见敲门声听见叫门声都非常的反感。特别不希望别人打扰我。
并且这10年来我也从不到任何人家里去做客,因为我也不喜欢去打扰别人。
我总感觉我去占用别人的时间,等于就是谋财害命。
有时候我的朋友觉得我比较怪癖。因为我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特别喜欢交朋友,特别喜欢热闹的人,
可是到了中年就变成了一个特别冷冷清清,很喜欢享受孤独和寂寞的人。很多朋友和亲人都觉得我变化特别大,有点适应不了。
他们总觉得我肯定在家无聊,有时候想来跟我聊聊天陪陪我,可是他们不知道我一个人的时候是最充实的,
因为我不需要去应酬任何人,我可以把时间全部安排做自己该做的事。
我非常的感谢那个发明微信的人,因为微信的发明让你和朋友既能够联系,天天还能聊上几句,
但是又不需要见面。甚至我现在的很多工作都不需要我出去上班就能搞定。
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应该获得诺贝尔学奖。
经常有很多人跟我在工作上合作的时候,希望当面讲才明白。我特别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当面和我讲工作,
因为每次当面和我聊都没聊到重点,七七八8乱聊一通,反而打开微信直接说目的,几分钟就聊完了。只不过我理解,
他们有时候在商业合作上需要跟你有交情才有信任感才放心。但是我真的不太需要这些东西。
这么多年我和别人合作,首先约定好,答应我几个条件,第一不吃饭不应酬,第二不出差,第三一个月不能见面超过两次。
答应了才开始干,不然再多钱我也放弃。所以这也是我没有发财的原因之一。
我知道我的怪癖已经引起我的朋友和亲人的不满。我有许多朋友已经很多年都没见过面了。
常常他们要来见我,我都找理由推掉拒绝,或者他们要我出去我也拒绝。
第一是确实是很忙,很多事,第二是我不知道去到能说什么,我现在对着别人没什么话说。
以前我是一个特别爱和别人扯犊子的人。而现在我对着一个人几乎找不到想要说的话。
开口都是支支吾吾,每天越是闭嘴的时间长,我越是幸福和开心。
佛门中有一种修法就是闭嘴不说话,必须要长期保持。据说有些修这个法的人,好几年都不说一个字。
我有点羡慕这样的人,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心里面是不是也不说话,但我知道,一旦心里都不说话。这种安静才是我最享受的东西。
因为你连跟自己说话都已经没什么兴趣了。
怪癖到这种地步,你又怎么可能会希望别人来到你家里呢?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人出门会客,一定是有特殊的社交打扮,而回到家,不是大裤衩子白背心,
就是稀乱头发邋里邋遢的样子,如果有人忽然间要来,你肯定是很尴尬,不愿意见他的。
唐朝的一个著名诗人贾岛有一首很出名的诗叫《寻隐者不遇》,说他到山上去探访一个隐者,
可能他打听到这个人比较有名,所以他去找他,但是却无法找到,只碰到了隐者的童子。
这首闭门羹诗是这样写的。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之一。我不是喜欢那个多此一举去上门讨人厌的贾岛,而是喜欢这个躲开的隐者。
他有可能根本就没去采药,躺在家里睡大觉,但是他一定是交代了童子,如果有些莫名其妙的人来找他一定要说师傅采药去了,也没有走远就在这个山里面,但是你想找他却找不到。
这位顽皮的隐者,和去找他的人开玩笑。他给了你一个答案,告诉你他就在这个山里,但是他又告诉你你想找,你想求见他,却求不到,他是无求无得的。
我一想到这诗,就觉得韵味无穷。
人世间很多事情只在没有发生的时候,就特别有韵味。人世间有些人不见比见到更好,有些事打住不做点到即止,比尽兴做完也好之百倍。
王子猷和戴逵是非常好的朋友。有一天晚上半夜三更,因为下大雪,月光很美,王子猷文艺心突发突然很想戴逵,想跟他喝酒扯犊子,于是他起来叫上自己的私人船夫。
说要开船,马上去找戴逵。家里的人都觉得他疯了,这人绝对是疯的,半夜说要开船到另外一个城市去找朋友,这不是疯子吗?
于是张罗着开船,走了一夜的水路,就快天亮了就着灯已经看见戴奎家了。这时候王子猷突然说,咱们回家吧,到此为止。
船夫非常的不解问他。为什么这么折腾呢?这已经到了门前了却不进去还又回家,这是为啥?
王子猷说,我想他了,所以趁着兴头必须马上就出发,我到了,我的目的也达到了尽兴了,见不见他没有什么所谓,现在该回去了。
古人的故事里,这个故事是我最爱的,我爱极了这个故事。我体会非常深,我有时候也很喜欢和朋友聊天,也会想朋友,好朋友的情感是不会假的,
但是不一定要见他。微信上发个表情聊几句完全足够了。留下更多的空余时间和更多的想象空间给彼此,其实比见面喝得杯盘狼藉扯扯淡会更加有韵味。
其实很多人到了中年,也和我一样,深居简出,不爱交际,其实比起那些天天在外面跑的男人,我们这类不值得一提,
因为真男人才会勇于负起责任,面对风雨奔波,不惧牺牲自我。我这样的,只是自私一点。
但是,相对于宁静,我愿意牺牲一些利益,如果人生没有什么清福可享,唯有自己创造一点啊。
实际上,真正的有力量的孤独,是无论你在何处,你身处灯红酒绿也好,车水马龙也罢,是非争吵之所也行,忙碌奔波之际也可,你都有安静如如不动的心。
这样的你,不会再害怕任何场合任何处境,也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产生喜怒哀乐。
然而,自己能够选择的时候,偷得浮生半日闲,难道不香吗?要知道,不做社交,是一种难得的清福,不让别人踏进你的家门或者心门,也是一种难得的安宁。
我不希冀你来我往的热闹,也不希冀有人嘘寒问暖的关怀,所以我不害怕不出门的孤独,和无人交流的寂寞。如清代李渔所说:从来至美之物,利于孤行。
我又特别感谢发明头条的人。当你可以在头条上写东西和很多网友讨论事情。这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事情。他能够给我们这样乖张怪癖的人与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