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999代理费,你们身边有夫妻两个都不上班?
有。
我同事2005年结婚一直到现在,都没上班。
她老公也是。
倒不是她们夫妻俩有多厉害,而是人家爸妈厉害。
我同事是厦门本地人。
她这个人特别低调,一点也看不出像家财万贯的人。
她的叔叔成立了一个旅游车车队,经常跟我们公司合作。
我同事没有考上高中,就去读了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她叔叔介绍她来我们公司做计调。
她不怎么爱打扮,也不爱多说话。给大家的感觉就是一个很憨厚老实的人。
说难听一点,有时给人感觉还有点土。
她叔叔的那个车队,大部分都是自己亲戚买的旅游车挂靠的。
所以每个司机都是自己的老板,好沟通也好相处。
我们公司非常喜欢跟她叔叔车队合作。
2005年,我有一次跟她堂哥配团时,知道了她要结婚的消息。
他堂哥告诉我说她的嫁妆是两套房和一个店面,价值200万左右。
我当时吓了一跳,200多万对我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从她堂哥那里知道,我同事家有两栋房子在出租。
每一栋楼盖了5层,一层有10个房间在出租。
两栋楼一共有100间出租房。一间租金500,一个月房租就是50000。
她们家的出租屋是那种单间套房,带独立卫生间和小厨房的那种。
当时厦门这种的出租房刚兴起不久,很受欢迎。
早先的出租房就是单间出租,洗手间和浴室是同一层租户共用的,所以很不方便。
同事的爸爸本身就是建房子的,他很有远见,在98年左右就开始改建出租屋了。
他们家的两栋楼,每个月都住得满满的,很多人一住都是好几年。
我同事结婚的时候给公司每一位同事都发了喜帖。
去喝喜酒的时候见证了那个排场,才知道她原来是个隐形的富豪。
她是真的太低调了。为人和气,谦卑,吃东西也随便。根本看不出丁点有钱人的影子。
后来,有朋友在她家附近上班,想租那个附近的房子,我就联系了去她家去看房。
他们家的出租房装修得特别高大上,每个房间都配备了冰箱、电视机、洗衣机,而且都是大品牌的。
每个房间装修的格调也很温馨很舒适。
进入她家出租房的大门,都是需要刷卡才能进的。
大门口跟每个楼道口都安装了监控设备。
每个租户的身份信息 ,上班工作地点都必须是真实的。
因为管理得好,她们家两栋楼100个房间从没出过违法乱纪之事。
她父母说,宁愿房间空着,也不会随便租给那些来历不明,素质低的人。
租他们家的房子意味着被认可,也意味着住在那里很有安全感。
他们家的租客大多数都是老熟客介绍的新住客。
会赚钱的人确实理念都不一样。
那个时候,没有几个房东会舍得给自己的租客配那么好的冰箱、洗衣机跟电视机的。
装修好,管理好,价格又适中,让她家不缺租客。
我同事陪嫁的店铺在闹市区,一个月租金一万多。
她自己住了一套大的房子。小的那一套就租出去了。一个月租金三千多。
她根本就不需要上班,每个月的租金就足够她花了。
结婚后她跟老公帮忙管理两栋出租房。
她妈妈还给她们夫妻俩发工资呢。
近几年厦门城中村拆迁,他们家的出租房被拆了,补偿了几十套房子,还有一大笔拆迁款。
不仅她不需要上班,估计她的孩子以后都不用上班了。
配音赚钱是个骗局吗?
教配音的都回家卖鱼丸了,你说是不是骗局?抖音上我有关注一个叫辉哥的,以前每天开直播收学员教有声书配音,前段时间不干了,开了个新号回福建老家卖鱼丸了。
为啥?因为韭菜都被配音赚钱割怕了,不上当了。
但是,昨天刷到了一个抖音名为“曹不凡”的博主开直播,讲述了他卧底配音教学机构的经历,了解到这个机构割韭菜的新手段。
这个机构收费不算高,每个学院收费999,这是之前的价格,现在又涨了。它的报名机制也非常离谱,模仿PDD的拼团模式,你想报名得拉四个人跟你组成团才可以,有传销那味儿了。
博主加了客服的VX后,发现客服的朋友圈全是面膜广告,跟客服聊了报名事宜后离谱的事来了,客服来了句:看你皮肤状态不好,买点面膜吧。
合着你们不仅卖课还做微商买面膜呢?
博主当然不会买面膜,也没有花冤枉钱报名买配音课程。他从买过课程的人那里得知,此机构营销课程的一个噱头是:1对1辅导,优秀学员给配音资源。
实际情况是,所谓的1对1辅导是你完成配音作业后发给他们的邮箱,有专人点评指导,但是有学员发现他们根本就没有下载那些音频作业,也就没有所谓的指导。
所谓的“资源”是什么情况呢?一些字数特别少、没人看、写得特别烂的网络小说版权特别便宜,100部小说版权也就几万块,而他们现在有1700多个学员了,意味着他们已经赚了170多万了。
而所谓的“优秀学员”是由他们来评定的,也就是说,他们拿着你的钱买了小说版权,最后也落不到你手里。你花了钱,既没学到东西,也没落着资源。
他们的另一个噱头就更离谱了,办了一个所谓的比赛,在宣传海报上,拟邀的嘉宾不仅有:有声圈的艾宝良、有声的紫襟、牛大宝等人,还有央视主持人康辉!
注意啊,是“拟邀”,意思是我准备邀请这些人,至于他们来不来,不确定,这是很常见的为活动作势的营销手段。
这让我想起了,2018我给一个炒币的机构做社群运营,但是搞活动海报上也拟邀了李笑来等币圈知名人士,很唬人。这会给无知的韭菜们一种错觉:这机构真牛,赶紧报名。
这些机构为了割韭菜,手段真的层出不穷。
我去年也想从事这行,但是后来放弃了,为什么?首先,你要买设备,那些告诉你但凡说一部手机就可以配音赚钱的机构,直接让他们滚。
配音一定一定是需要声卡和麦克风的,从事有声书配音,设备不必太好,但入门级的声卡加麦克风也至少需要2000,有了设备你要配一台电脑,电脑不用太好低配也要4000块吧,然后还需要买吸音棉降房混,买监听耳机,可能你还需要一个机架......除了设备的钱,你还要得买课程,我看到的在抖音上卖的配音课程平均在3000块左右,这大大小小的花费加在一起,小一万了。
假设你很用心地学习,三个月后学成,且幸运地接到了第一单。你会发现新手书价格一小时50-100元不等,注意一小时指的是干音,你别以为录一小时干音很轻松,等你真正录了才知道,你需要录2-3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出一小时干音。
新手书都是一些几十万字的垃圾网络小说,语句不通之处比比皆是,你得一边改小说一边录,这个过程会让你很崩溃。
为了钱你录到吐终于录完了,结果一结算4000块不到。然后你接着去试音接单,可是你的运气用完了,一本书上百个人竞争,而且别人都是成手,甲方凭什么把机会给你,于是你再也接不到单,那些设备也堆在角落里落满了灰尘......
以上都是我的个人经历,我不能说配音赚钱是一个骗局,毕竟确实有人靠配音吃饭,但你要清楚配音属于艺术类范畴,要看天赋和机遇的。
很多科班出身学播音的人,想要接单都难,你一个小白凭什么能通过配音赚钱呢?
也就是现如今的社交电商?
可以去搜搜我写的文章,社交电商篇。
同样的通过社交分享来做电商
传统微商,使用 99 的产品,编制 999 的梦想,泡沫太大,头部确实赚钱了,但是底部的人大多赚不到钱,因为实际的消费者,不会为了别人的梦想买单。社交电商平台产品价格,对标主流电商平台,价格优势也比较明显,产品品质也好,将社交电商与社群结合方式,基本都能出单,且是长久出单。
一方面,通过社交电商,消费者可以获得低价优质的商品,这是核心驱动因素。而不是像传统微商那样,消费者是被收智商税的对象。
另一方面,社交电商给了消费者一个消费的理由。其实,现在大部分家里,除了缺钱,好像什么都不缺了,你不知道吃什么。当你看到朋友圈和美食社群,分享了一款苹果,青脆酸甜,且你朋友也吃过,那你就有足够的理由消费了。
但是吧不能以偏概全,好的微商也有自己的一套组织架构,微信直营就做的很好,搭建供应项目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专注于卖货,而不是拉人头
你遭遇过洗脑式营销吗?
先生你好,我们这里最近这几天免费抽奖活动。最高抽奖有机会可以得到999 元,还有一堆礼品任意领活动。
结果到了那一天,营销洗脑开始了。
1
2
3
4
5
一步一步进入设置的流程之中。
为什么会有许多公司打着招聘的幌子让别人去面试?
有些公司基层员工流动还是比较大的,常年招聘的现象也是有的,不一定是幌子。
但确实有些公司打着招聘的幌子让别人去面试,最后又不录用候选人,除了某些岗位要求特别特殊之外,很难招到合适的人,如下几种情况,招聘就是幌子,其实另有目的
招聘借面试机会了解行业以及解决问题
相信你们有听过:有些公司不想花咨询费,就以招聘为由找相关行业的人过来面试。或者遇到问题了,就把问题编成题目,让面试的人答。
本人亲身经历了这么一回
有一年有换工作的想法,然后就投了一些简历。有家公司看我更新了简历叫我去面试,虽然没听过这家也没投过简历,但是一查也算是本行业,虽然刚进入国内不久,专业还算对口的
到了那边之后,什么表格也没有让我填。把我的简历收走看也没看,然后就开始跟我聊,但是他对我的过往经历,不感兴趣。也不给我介绍他们公司,上来就是问问题,这个行业怎么样,哪些竞争对手,都有哪些优势,等等诸如此类
虽然觉得有些怪,但还是一五一十的跟他们说了情况。而且没有想过真的有公司为了省钱连脸面都不要了。到后面实在有些聊不下去了,问题没完没了,而且很没有礼貌。
就给了他一个网站,告诉如果是行业咨询的话,打这个电话,有专门人给你安排咨询时间,一个小时2000块。
劳动中介公司长期面试
相信大家都听过猎头公司:就是帮雇主找到合适的候选人,然后赚取佣金。
有这么一种劳动中介公司也是干着类似的活儿,但它的性质不像猎头一样赚雇主佣金,而是要榨取求职者价值。他们常年有应聘者过来面试,但是不会录取,他们说是替雇主面试,如果觉得你合适会把你推荐给相应的雇主。总之成功推荐的成功率很低,主要目的其实不是帮你找工作。
而是为你找到工作之前,让你购买更多他们的服务。
谨防劳务黑中介
他们的销售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秀肌肉,显示实力。就问你的目标行业是什么,然后跟你说,他们在这个行业里经常合作的公司有哪些,比如做通讯的,他就会说华为,中兴。
其次,面试时把你说的一无是处。仿佛你这辈子不遇到他们,不要说进这些大公司,你连工作都很难找。
最后告诉你“小伙子,你运气好了,我可以帮你,只要你交一个会员费,然后,就可以享受有偿的服务”。如专业人士包装你的简历,业务培训,以及内部管道推荐到大公司。当然这些都是要额外收费的。
其实他们不是在招聘,而是借招聘的机会找客户而已。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保险行业。
保险公司的招聘
大家一提到保险行业,印象就是铁打的公司流水的兵
首先,没有门槛。一个行业要是没有门槛,很容易被做烂掉
其实,流动性大,一直在招聘。
保险行业的业务人员流动率高达90%,他们实际上就是借着招聘的幌子,来找客户。
保险
如果想拿到无责任底薪,至少要开保单,有的甚至要达到目标才有,如果达不到,就按实际的开单量,发放佣金。
一般的生手是没有客源的,所以为了拿到无责任底薪,基本上就拿自己和爸妈来开第一单,反正保险这东西早晚也是要买的,就给自己和爸妈都买了一份。
第1个月熬完了,第2个月开始,就要从亲亲下手了,俗称杀熟。
等路边草都吃完了,就开始给你灌输,组织团队的概念。让你拉下线,组团队。然后你招进来的人,就重复你所经历的那些事情。
这里面有极少数,后面走上了管理岗位,剩下的越到后面越开不出单,连底薪都拿不到,只能离开公司。这样腾出了位置,又开始招聘新人,周而复始。你对他们来说,不是员工,而是客户
大公司人多,但凡有个10-20%离职率,就看起来像天天在招人,有些是正常的。但有些确实是借着招聘这个幌子,另有目的,一般别有用心的公司有这么几个特点。1.针对工作经验尚浅的应聘者。2.广泛招聘,并无任何门槛限制。老司机告诫各位学弟学妹们,如果求职的时候要是遇到某个公司没有任何门槛,一定要警惕。
混职场,看天书,关注职场天书,每天分享职场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