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做微商好还是创业好,微商代理什么产品最赚钱?
要挑一个用处比较广泛的产品,比如服装类和小吃类。比较受朋友圈欢迎,而服装类由于尺码及质量的原因,比较麻烦,而特产小吃类是比较火爆的。
找到具体的产品做代理,一般是不需要代理费用的,如果找到要交费用的大多不靠谱。有了产品之后。你的上家会带带你,教你一些简单的销售技巧。
如果朋友圈有人看中了你的产品,你可以把买家地址提供给你代理产品的厂家,厂家一般会替你发货,售价减去成本就是你的利润。
实体店和微商的区别在哪里?
【实体店和微商的区别在哪里!微商可以结合实体店来做吗】很高兴能够回答这道题!
1、实体店和微商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实体销售,有店面、有产品、有服务、而微商是通过手机朋友圈连接的关系进行销售。
2、由于近几年电商行业的冲击,特别是今年微商的崛起,实体店客户其实都养成了一种“只服务不消费”的习惯。所以尽管客流量高,但是成交率其实下降了不少。微商是以人为中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交易的核心,通过关系建立信赖感,通过信任作为桥梁是卖出商品的关键所在。实体店与微商已是发展的大趋势,已进入社交购物的时代。实体店如何做好微商?实体店怎样和微商相结合?
3、在这个狼多肉少的商业环境里,你没有理由拒绝一个大幅增加营业额的项目,尤其是顺大势的项目!如果你把微商结合到你的店铺,那么微商赖以发展的“信任”将会被你的实体店放大数十倍!微商赖以发展的“朋友圈人数”将会被你的会员队伍瞬间挤满,并且都是精准客户,全无僵尸粉丝!大家可想而知,你的微店会达到什么样的发展速度!而这等于你把两种不同的商品,轻而易举的同时卖给你的客户,在一个客户的身上,赚到两个行业的利润!用一个店面做着两个店的生意!并通过网络宣传线上线下完美结合。微商网店的发展虽然势不可挡,但是实体店只要紧跟时代的潮流,采用这种体验式营销和微信营销,必能在以后的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4、而今微商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同时随着微商行业不断地发展,操作门槛也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它已然成为热门行业,哪有人愿意只作为旁观者或是其中的一个消费者呢?现在每天都会有人问我:微商好做吗?我很感兴趣但不会呀,能做了吗?这其中不乏一些正为生意下滑而头疼的实体店老板。我只想说,你们只考虑到转型加项,为什么没想到两种形式的结合呢?!
那些天天走红毯?
天天看微商,到底什么是微商?微商赚钱吗?
微商是以发展层级代理为盈利渠道,不以销售产品为目的的商业模式,重暴富赚钱的营销虚假宣传,而产品纯粹沦为拉人头的道具。在这种模式下,大多数货物无法到达终端消费者,而是被积压在各个层级代理商手中。靠收取代理费来盈利,而各层级代理商则是通过层层发展下线代理的方式来赚取差价,如果没有代理来接手,货就只能自己库存内耗。很显然,微商是非常典型的传销,且手段并不高端。也仅有几个传销组织头目从传销金字塔顶端获得大量传销资金而暴富,下游层级都是不断交钱的炮灰。
微商团队才是传销的主谋,品牌产品仅是道具,于是经常会看到名牌产品怎么也做微商了?其实是传销团队在后面搞的鬼,就是打着名牌产品的合法的旗号却干着非法传销的勾当,一般人确实很难分辨清楚。顶级传销头目比如代理一叶子面膜的东印团队,专做仁和药业产品的韩韩团体,做某某洗发水的咪咪团队等,包括减肥产品,私护产品等,甚至还衍生出了传销+炒汇炒股炒原油期货等不需要实体货品的新型变种传销。传销头目团队的目的是发展下游参与者自发组织的无数个野生小团队,比如女神团队,代理内衣的梦幻团队等,于是就看到了很多宝妈自发组织了育婴育孩聚会,瑜伽普拉提聚会,减肥聚会等等,目的就是在组织传销的小会销。宝妈她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还以为自己在创业,殊不知自己其实早已被骗的卷入传销,被卖了还在帮着头目干活数钱。
新型微商已经又升级成了不拿货,只交钱获得所谓的代理权,向上家缴纳一定的代理费,然后就在朋友圈发帖拉人头,发展下线代理。微商又演变成为了“资金融通”模式,货品从过去的道具,沦为了今天的幌子
。
现在的微商行业是个什么情况?
我想通过这篇文章你大概就会了解微商行业的整体情况
《“微商”到底谁赚到了钱? | 深度解析》
前两天,我在某个群里和一个特别漂亮的微商小姐姐搭讪,闲聊起她做微商是不是很赚钱?出人意料的是,她竟然坚决否认自己是微商,而是做“CDM消费者直购系统”的,情绪甚至有些激动和愤怒。
被鄙夷的一脸懵B的我,决定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对“当下中国唯一穷人逆袭的行业——微商”进行一次详细的拆解。
这篇文章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想做并且在做微商?
2、为什么微商是一个多数人赔钱,少数人赚钱的行业?
3、成为云集、达令家、环球捕手等微商平台的店主能不能赚钱?
4、为什么微商裂变这么快,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5、诸如小米等超大型公司为什么也做微商?
6、中小品牌可以如何运用微商思维去进行市场推广?
7、如果我一定要做微商,应该注意什么?
下面这篇内容将占用你15分钟,读完这一篇,你将对微商有一个全新、系统、彻底的认知。
一
早期的微商卖的从来不是货
2013年底,微信活跃用户数超过3.5亿,转过年的2014年,微商兴起并且迅速膨胀,在之后两到三年里,朋友圈一直充斥着各种三无产品,其中以女性用品护肤品为主。
当时的微商基本是“十个微商,八个卖面膜”,俏十岁面膜就是典型代表。
2013年初,俏十岁研发的面膜销路不畅,创始人武斌用尽各种方法和渠道,消费者都对新品牌不买账,库存压力越来越大,眼看项目要黄。武斌心灰意冷,将面膜送给朋友使用。有的人觉得还不错,就分享到朋友圈。没想到这一做,面膜很快就卖了出去。
几个月后,俏十岁传遍了全中国的朋友圈,起死回生。 一年以后,没有一名正式销售员的俏十岁,全靠微商渠道,卖出了超过4亿元的面膜。最红的时候,俏十岁还冠名了央视、湖南台等多个综艺节目,一时成为造富神话。
俏十岁是最早一批成长起来的微商品牌之一,靠着单一品类打遍天下,类似的产品还有立白的洗衣片、江中集团的蒸汽眼罩、一叶子的面膜、微赢的一度眼贴。
这类型微商的朋友圈很有特色,基本上长下面这样:
她们都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旅游胜地,被红酒牛排、沙滩海风、名表LV包围,有时候还会与前任美国总统会晤,意气风发,是典型的集金钱、智慧和颜值于一身的成功女性。
但屏幕背后,她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呢?
她们起早贪黑,随身带着十几个手机,有十几个微信号,每天费尽心思去做的并不是推广产品,而是发展下线让她们囤货。她们在朋友圈虚构暴富经历,每天晒流水单、晒出国旅游、喜提豪车、享受奢侈生活,吸引新人加入。然后各种洗脑的方式告诉新人,做微商就得囤货,货囤得越多,越有动力卖,才能赚到钱。 她们需要不断的告诉别人,做这门生意是多么的轻松,多么的容易,多么的有价值,重点是多么赚钱。
甚至有一些微商找人假冒大客户,让下线代理大量囤货。
曾有新闻报道,贾女士是一名卖面膜的微商新人,一位顾客加微信向她购买,两人进行了多次交易,都是一两盒的买。双方逐渐建立起信任后,顾客提出要买30盒面膜,但必须看下贾女士有没有存货才肯付款,贾女士不想放弃大单,向上家进了30盒的货。后来赵某又要求要加70盒,贾女士仍然进了货。囤下100盒面膜后,顾客却联系不上了。5万多的货不能退,全砸自己手里。于是贾女士去报警,这才了解到自己中了微商骗术。
所以,她们贩卖的从来不是面膜这样的产品,她们贩卖的是一个梦想,一个关于逆袭暴富的梦想。
当时的微商靠发展下线赚钱,和传销无二,产品倒是变得无关紧要。在这样的运行规则和赚钱模式上,99%的代理不赚钱,能赚钱的是那些拥有10万级下线的微商,这类人屈指可数。
2015年4月,央视曝光微商面膜含有大量荧光剂和激素,有的超标6000倍,变成毒面膜。此事之后,微商的形象彻底黑化。俏十岁面膜一夜之间痛失80%的销售额,一度不得不退出微商,转做实体店。
2013年—2015年,韩束、俏十岁等品牌用2年做到翻盘到翻车,它们验证了以单品类打天下的微商起的快,走的也快,生命周期只有2年的事实,而以信任为基本价值观的微商,一旦崩盘,再无启盘的可能性。
2
工业化微商流水生产线
2015年—2017年,以云集、达令家、环球捕手为代表的工业化微商流水生产线迅速崛起。
想成为店主的人,只需要交三百多块钱就能在微商平台上开店。平台提供大量货源,代理商开店后不需要花钱囤货,不需要负责发货,只管在朋友圈、微信群里做宣传,就能拿到分成。
比如云集微店,这是一家提供美妆、母婴、健康食品等货源的微商平台。
早期云集的模式,用户只需要缴纳一年398元的“平台服务费”即可开店,开店后可以通过自购优惠、分享给朋友购买来获取收益。一名店主只要邀请到100名新人(包括新人发展的下线),即可成为“导师”。团队人数达到1000人后,可以升为“合伙人”。
店主发展新人没有佣金,但每卖出一件商品能获得5%-40%的佣金,大部分商品的佣金能达到20%。成为导师后,团队成员每发展一名新人,导师都能获得150元的佣金;成为合伙人则能获得70元佣金。导师和合伙人还有团队销售利润15%的提成。
在利益驱使下,代理们乐意主动去推广,拉更多人进来。而且店主怎么发推广,云集都会在群里提供统一的文案、配图,实时更新,不用更改一个字,直接复制粘贴就行。
靠着这种低门槛、轻投入、低风险的模式,云集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户,很多早期做微商的人都转投云集。
2017年6月,云集公开宣称,年度销售额从5.8亿增长到35.4亿,增速达到506%,单月销售额突破7亿,业内将云集称为“中国最大的微商正规军”。
但这个模式仍然类似传销,同样靠发展下线赚钱,卖产品赚得很少。云集旗下有四大开山店主,他们的下线达几十万级。
传销触犯法律,法律对于传销组织的认定,通常有几个判断标准:“人员在30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以及“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
因此2017年7月,云集微店因涉嫌传销,被杭州市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958万元的巨额罚款;8月初,其公众号被微信官方永久封停。随后,云集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整改,重新设置团队体系。
整改之后,云集将团队层级限定在三级以内,超过三级,利益关系自动解除,刚好不触及这条线。
新人加入不需要“平台服务费”,变成了购买“注册大礼包”,团队层级改为店主—主管—经理。店主发展新人仍然没有佣金,但可以获得40云币,被邀请人获得20云币,1云币相当于1块钱人民币,可在平台消费。主管有150元的收益,经理可获得80元,是为“培训费”。同样,主管和经理都能获得商品销售利润15%的收益,是为“服务费”。主管和经理需要和云集签劳务合同,每月15号统一发放上个月的收益。如此,发展下线返佣就成了公司给员工的报酬,规避法律风险。
我们再看看环球捕手。
环球捕手分会员、服务商、优秀服务商三个等级。新用户在环球捕手上购买399元的指定产品,即可开通“捕手会员”,同时成为“环球捕手店主”。
成为会员后,自己在平台购物可获得平均15%的返利,分享销售产品可以获得5%-25%的佣金。每邀请一位下级,可获得100元收益,直属下级通过自购或分享销售产生的收益,店主还能获得25%。
一名会员的下级会员消费总额满1万元或者发展25人,会员可以申请成为“服务商”,直接拉人收益提升到200元,间接拉人收益100元;下级会员总额消费满30万元或者发展了750人,可申请成为“优秀服务商”,直接拉人收益上升到250元,间接的人收益150元。
但是对于微商来说,赚钱靠的仍然不是卖货,而是发展下线。
有资料显示,环球捕手平台上,微商的收入结构高度相似,“拉人头”带来的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七八成。
2018年,云集彻底改制完成,官方公布平台注册店主超过300万,其中90%以自购为主。这样的数据无疑官宣自己不再是一个微商创业平台,而是一个中小品牌团购零售平台。
现在,他们的宣传语多数类似于:自购省钱、分享赚钱。这意味着,包括云集、达令家、环球捕手、贝店在内的几大平台,都逐渐开始实践会员制线上购物平台的定位。
3
小米为什么做微商?
如果不是“小米有品推手平台”,大家几乎不可能把小米和微商这两个字关联在一起。
2018年年底,小米推出“小米有品推手平台”,据说已经划为小米公司第13个产品线,与小米手机同级别,直接由雷军亲自负责,斥资两个亿,可见其重视程度。
从官方资料看来,小米设计的模型和云集、环球捕手如出一辙。
新用户在有品推手App上购买396元的指定产品,即可成为会员,期限一年。成为会员,可获得会员礼包,每个月可领取累计100元优惠券,30元运费优惠券,这一点与京东会员很相似。自购或分享给他人购买都能获得返利,最高比例可达30%。
网上流传着有品推手微商制度,如果拉到200人,可以去小米总部签二级分销合同;1000人,签三级分销合同。加入分销团队后,可以申请会员礼包,可以获得官方特批特价商品优惠券,30元无门槛优惠券,比如,原价899元的小米手表,特价产品可以直接减免500。
另外还有一份与小米签约的一家代理商的晋升和佣金制度,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到规则非常清晰,普通VIP直接发展一名下线可以获得100元佣金。晋升到推广顾问后,直接发展一名VIP下线,可以获得150元,后期该VIP佣金达到20元,上线获得20元奖励;VIP佣金达到60元,上线获得40元奖励。间接发展一名VIP下线,也有50元的奖励。
而平台每获取一名VIP立即能产生的利润是198元的会员费加销售商品的利润,这意味着平台会花钱补贴代理商。
因此可以预见,加入有品推手的代理商赚钱仍然靠的是发展下线,平台愿意花钱补贴代理商,让他们去拓展用户。但是未来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后,补贴力度会越来越小,代理商再通过发展下线赚钱就很难,可能主要靠购物返佣。
小米做微商的目的就是通过微商的方法论去拓客。但值得琢磨玩味的是,到目前为止,有品推手平台上商品主要是第三方的,小米自营商品较少,小米笔记本、米家互联网空调等自营产品都没有。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云集、环球捕手这样的平台上多数也是中小品牌的产品。
4
微商的本质
一、微商是一种基于社交关系的裂变分销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每天把时间消耗在各种博客、论坛上,让这些网站变得有价值。但网站缺少变现的手段。百度网盟推出后,只要网站接入百度的广告,就能获得广告分成,实现赚钱。千千万万个网站成为百度体系下的连接点。百度成了中国互联网巨头,背后的这些网站功不可没。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平台兴起,每个人就像以前的网站一样,有人关注,有影响力。如果把这些个人的点连接起来,用社交关系来分销商品,那也一定能产生巨大的收益,微商平台干的就是这件事。
对个人来说,参与门槛也降低了。以前通过百度网盟的广告分成来赚钱,你还得有个网站,门槛较高。而在微商模式下,门槛几乎降到了零。
事实上,基于社交关系的分销远不止微商这一种形态,还有拼团、知识付费课程裂变、师徒模式等等,并且每一种模式都有不小的影响力。
比如拼团。
举个例子,一件60块的东西,拼团只需要29块,但是需要邀请两名好友一起拼团下单,这一下就能成交三个订单,平台的销量自然有增加。我们经常看到,在各个微信群里,经常有人发团购链接。
在微信生态下,靠拼团起家的拼多多独树一帜。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不到三年时间,它就做到月流水400亿,用户量突破3亿,随后在纳斯达克上市。
另一种是知识付费课程裂变,通过专属链接分享海报到朋友圈、微信群,只要有人购买,分享者就能获得一定比例的分成,下线再发展的新人产生的收益也会给你分成。三级分销,这与微商的模式非常类似。只不过,裂变通常是短期内的行为,打一枪就跑,不打阵地战。
新世相曾做过一次课程裂变,5个小时内报名人数接近10万,销售额约400万。仅用了4个小时就触发微信官方红线,链接被封杀。可见,利用社交关系做裂变,威力巨大。
还有趣头条的师徒模式。
趣头条早期的模式中,用户每邀请一人注册,就能获得8元现金奖励,这8元要分12次发放。新人成为徒弟,邀请人则是师傅,徒弟每阅读一条新闻,都会给师傅“上贡”。为了拿到更多的奖励,师傅需要不断邀请、发放验证码邀请更多徒弟,还要让徒弟保持活跃,经常阅读内容才能获得全部奖励。
另外,用户签到、答题、阅读等都有相应的金币奖励,金币最终可以兑换成现金,以此驱动用户阅读。
虽然趣头条内容质量差,但有流量的地方就有收益,靠着这种模式,趣头条实现了营收暴增。2019年3月,趣头条发布的财报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3.3亿元,同比增长426.1%。2018年全年营收30.2亿元,同比增长484.5%。
这些都是靠着社交关系做成的生意。
二、微商裂变分销的优势
1、获客成本低
在互联网新增用户接近饱和状态下,获客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这已经是行业的共识,而微商或许成为一种新的出路。
通过微信群裂变、朋友圈传播而产生的社交流量,目前仍处在价格洼地。趣头条采用师徒制的分销模式,一个外部拉新成本不到7块钱,通过奖励裂变、内部拉新大概是五六块钱。
新产品获客要投广告,无论是低价补贴,还是百度关键词竞价,或者做应用商店推广、找明星代言,说到底都是花钱买流量的模式。微商是将费用直接返还给用户,用户成为受益者,因为用户愿意主动传播,产生的巨大的效益。
一个新品牌若用微商模式能够迅速打开市场,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推广费用。
2、渗透力强,容易触达到四五线城市消费者
传统渠道的广告很难触达到四五线城市的消费者。这群消费者对广告不敏感,但是对“小便宜”却很喜欢,一旦有一个能免费领钱的机会,立马能一传十,十传百。
微信就是靠着这层关系,利用红包很快传遍了全中国, 打通了四五六线城镇青年及中老年人群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微信支付因此成为能够和支付宝抗衡的产品。
微商的逻辑原则上也是一个道理,通过利益刺激加上亲友关系,微商也能让产品快速渗透到四五线城市。
最近,拼多多公布最新财报显示,截止2018年底,拼多多活跃买家数达4.185亿,超过京东3.05亿年度活跃用户。拼多多仅成立三年就有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靠的是挖掘四五线城市消费者。
三、如果你想做微商,要注意什么?
1、平台能够提供好的货
微商已经过了最初混乱的时期,靠发展下线来获利已经不太可能,因为大家都懂其中的套路,再愿意加入的人很少。而真正卖货还是有机会的,如果能给朋友推荐好货,自然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购买,这才是长远赚钱之道。
2、提供培训
如果你不会做微商,怎么能在众多的竞争中胜出。平台能够提供培训的话,能帮助自己快速掌握微商运营的知识,能帮助自己早日赚到钱。
3、最好提供完整的内容生产体系
就像云集、全球捕手这类微商平台一样,文案、图片都能统一提供的话,可以省去大量想文案的时间,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卖货上。
4、管理好自己的预期
微商老炮们会把新人分成三类:一类是不想发朋友圈,不想销售,怕被屏蔽,怕被领导发现,老炮们会把这些人引导成为自用消费者;第二类是工作空闲多,比如宝妈,就引导为开店赚点零花钱,云集上75%的店主都是宝妈;第三类是事业型工作能力强,就激励组建团队拉更多下线。
那么,你是哪一类?
未来社交电商模式是否会取代微商模式?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进斗金”,每天发朋友圈证明自己,以至于招来你的屏蔽。
他们明明生意忙的应接不暇,却还每天对你嘘寒问暖,天气一凉就要劝你加衣进补。
他们在朋友圈环球旅行,从不担心时差,晒收款记录,从不担心限额。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微商
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近两年,微商已经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野,随着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流量红利时代一过。中国4000万微商从业人员都在面临一个难题:卖不出货、囤货严重!
为何微商没落的如此之快?
主因还是做微商的大多都是散兵游勇,没有系统化的管理,没有特别适合的系统,因为它发展太快。
那么微商与社交电商新零售的区别又是什么样呢?操作模式不同/分级模式不同/思维模式不同/裂变方式不同/获利方式不同/传播方式不同/获客方式不同/销售结果不同
作为互联网商业时代的“新物种”,社交电商在2019年注定成为下一个风口,从而成为各大资本媒体追捧的“新宠儿”。
社交电商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便捷和舒适的购物体验,让更多没有接触过电商的人群,通过便捷的操作即可享受“动动手指买遍全世界”的购物体验,完成了电商覆盖面和渗透率的跨越,并打破了传统电子商务一直无法突破的天花板。
在《2018中国社交电商消费升级白皮书》中指出,预估到2020年,我国社交电商商户规模将达5000万,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也就是说,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存在的情况下,社交平台的流量红利依旧能促使中国市场产生下一个巨头。
社交电商们正在以全新的姿态改变着整个市场的发展轨迹,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有数据称,2017年微信生态的电商总GMV已经超过万亿元。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必然会有独角兽企业出现。2018年出现像拼多多,云集,贝店等这些独角兽,而社交电商的发展才刚开始,未来的厮杀也会更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