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服装批发一手货源东莞,刘强东再次减持京东套现18亿?
根据有关媒体报道,从2022年到现在,刘强东累计套现已经超过60亿,最近一段时间又套现了18亿。
看到短期内刘强东如此大幅度的套现,很多人可能想着,刘强东是不是不看好网络零售的未来,网络零售寒冬是否要来了?
首先、刘强东减持京东股票很正常,大家不必做过多解读。
刘强东在京东内部拿的薪水很少,他的财富主要体现在所持有的京东股票上,而京东成立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几年的时间,这二十几年时间内,刘强东为京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甚至到40多岁才结婚。
奋斗了这么多年,我觉得刘强东适当地休息一下,然后减持京东股票套现享受一下无可厚非。
毕竟刘强东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也需要各种消费,也需要买这种东西,甚至以个人的名义去投资一些项目,所以减持套现很正常。
当然短期内刘强东如此频繁的套现,除了跟他个人的意愿有关之外,我觉得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些他无法控制的因素。
这自从明州事件发生以来,刘强东就面临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舆论的压力,更是来自股东的压力。
要知道,京东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靠的不仅仅是刘强东个人的努力,背后还有众多资本在支撑,尤其是从2008年之后,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撑,京东根本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
而资本是一把双刃剑,他在给你带来资金、带来管理经验,带来人才甚至带来资源的同时,他们肯定想方设法获取更大的话语权,甚至试图去控制企业。
但是刘强东本身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他不想让京东被这些资本控制,所以过去几年网上一度传出刘强东跟这些资本有一些矛盾,甚至有些资本试图想把刘强东排斥在外。
至于这些传闻是否属实,我们无法去核实,但是自刘强东在明州事件发生之后,他确实做出了很大改变,一方面是辞去了京东很多重要职务,另一方面在不断套现,这是否是出于一种无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但不管刘强东套现多少,或者辞去多少职务,其实对京东来说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京东已经建立起了他们自己的文化体系、管理体系,这能够让京东依照正常的轨迹去发展,不会因为某个人辞去职务而影响发展。
其次、我国网络零售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短期内不会迎来寒冬。
过去十几年,我国电商发展非常迅猛,而我国电商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跟我国特殊的消费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是过去十几年,我国居民收入整体水平并不是很高,大家在购买东西的时候更关注的是价格,而网络电商正是凭借廉价的优势获取了很多用户的认可。
另一方面是我国人口众多,消费群体非常庞大,就算每一个用户给这些电商平台贡献的利润很少,但所有人加在一起那可不是小数目,这也是能够支撑这些电商发展的重要。
只要这两个因素短期内没有太大的变化,那我国电商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最近几年在消费升级之下,线下零售开始有恢复的趋势,但是从目前我国居民的整体收入来说,大多数居民在购物的时候更追求的是性价比,而不是一种体验或者一种品质。
而跟线下的零售相比,目前电商仍然有很大的优势,除了价格优势之外,可选择的空间更大,物流速度也越来越快,这都是支撑他们发展下去的重要因素,所以短期内电商不会迎来寒冬。
最后、未来网络电商增速放缓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过去十几年我国电商发展非常迅猛,很多电商平台年平均增速都可以达到30%以上,这放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罕见的。
但是过去十几年我国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实际是在下降的,这说明线下零售有很大一部分被电商取代了。
而大家之所以选择在网上购物,其实最大的考虑就是价格相对比较便宜。
但是未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能够从房贷解放出来,未来他们可供消费的资金肯定越来越多。
在可支配资金越来越大,消费在收入当中的占比越来越多的背景之下,我相信很多人在购物的时候,将不再简单地追求物廉价美,更关注的是产品的品质和服务体验。
这时候那些具有高性价比的线下实体店,反而更有可能迎来快速增长。
虽然网上价格便宜,但是网上买东西也有很多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你不能亲自看东西到底是好是坏,所有的决定都是基于商家所拍的图片以及描述,但是有很多商家对产品的描述都存在夸大,所以很多时候大家买回来的东西其实并不是自己心仪的东西。
对这种比较差的购物体验,很多人只能忍气吞声,因为你没有更多的钱去选择好的东西。
但是未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我相信大家对购物品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想要获得超高的购物体验和品质,那线下实体店明显要比线上购物更有优势。
所以当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价格不太敏感时,未来线下零售很有可能迎来第二春,相反电商的发展速度会放缓。
另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之后,目前我国的电商规模已经越来越大,在基数越来越庞大的情况下,电商平台增速肯定越来越慢。
而且现在各种购物网络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电商平台之外,还有各种垂直化或者社交化电商,这都会对传统的电商平台造成重大的冲击。
综合各种因素之后,我个人预计未来电商平台的营收增速肯定会逐渐放缓,不可能像过去十几年的那样保持快速的增长。
" alt="工厂服装批发一手货源东莞,刘强东再次减持京东套现18亿">
东莞虎门童装厂哪一家拿货最便宜?
应该去黄河童装街,那里都是厂家直销店铺!
分享一下创业的辛酸苦乐?
我正在第二次创业的路上,不光尝过创业的辛酸苦乐,还尝过失败后人情冷暖!
我的第一次创业是2009年,那时候才25岁,有点不知天高地厚。而且犯了很多创业者一样的错误,那就是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去创业,这里面不光有我服役5年安置费,还有上班一年多的工资。
当时,我做的是汽车饰品的生产以及线上销售业务。而在此之前,我并没有线上的销售经验,只是在汽车用品批发公司工作了一年多,而且主要负责的是售后工作。
也正是因为负责售后工作了,解了很多产品的采购价,生产地,而且去过几家工厂参观过。因为看到一些小饰品成本低,销售价格高,生产的厂家又不多,于是就开始琢磨起了自己创业。
其实,从生产到最开始的销售都还挺顺利的,当我看到有两个客户在线上卖得风声水起的时候我也动心了。因为供应给他们25元,他们卖96元,而且每个月都是四五千个的采购。当时心里想,我特么一个才赚你们六七块钱,你们卖96元,这利润太诱人了。
因此,我在2010年初立马我投入了两家天猫店和3个C店,请了美工,客服,车手,售后,总共8个人,开始了我的线上销售。而且我的销售价格是86元,当然了,客户肯定是非常不满的,但是我当时觉得自己是生产厂家,又没有合同约束,根本没有把人家放在眼里。
经过3个月的运营推广,销量就超过了我的客户,还发展了一些分销商,而之前的那两个客户也把价格跟我调到一样,但是销量比之前低太多了。因为感觉赚钱很容易,我先后买了新房和好车,这一年下来确实是让我赚了挺大一笔钱的,在2011年3月份还娶了老婆。
然而,好景不长,原来客户酝酿已久的战争在4月份迅速打响,之前的两个客户各自从别的工厂贴牌代工了跟我一样的产品,但实际品质和成本比较低,他们直接把价格杀到了68元。原本他们两家是竞争对手,现在反过来围剿我,而且网上同类低价产品也多了起来,战斗一下子就进入了白热化。
于是烧钱大战开始了,各种站外广告大力投放,直通车狂烧,最高单价出到了5块钱,只为了排第一。因为之前的钱都花在买房买车娶老婆上,还没到年底,我就开始借钱运转了。
但是,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产品需要做调整,天真的以为客户比较后一定会回头。事实上绝大部分顾客对于品质根本就不懂区分,而且一旦做习惯高品质的产品后很难降低自己的要求。
于是,在这种愚蠢的思想指导下,我认为2012年只要继续投入大力广告,一定可以夺回失去的阵地。人家劝也不听,认为人家不懂。结果这一年竞争更大,各种低价产品蜂拥进入,价格杀得更低,因为中途盲目增加了产品,到年底更是血亏,总共负债已经超过200个。
2013年是我垂死挣扎的一年,觉得自己应该线上线下结合,于是开始在线下铺货抢占市场,线上继续打价格战。因为线下铺货的缘故,资金根本无法维持,借钱也借不到了,人家说没戏了,于是苦撑到9月份终于顶不住了,这时候负债已经超过300个了。
从创业到谢幕,总共5年,卖完设备遣散人员,最终负债达到了320多W。人家都是30而立,我是30而趴。老婆看到这种情况也没有了安全感,说了一些让人无法接受的话,本来就心情不好,于是房子车子归她,债我背,散了吧!
于是,我在痛苦消沉了3个月后,经过冷静的反思,最终决定进入了地摊儿行业求生,打算利用自己从电商里面掌握的一些信息和技能在地摊儿里积累一点翻身的启动资金。还好天无绝人之路,我在地摊儿市场的大半年时间里积累到了一小笔钱。
后来在战友的引领下,靠去场子里放水两年多还清了债务。不得不说那种地方的钱真的是来得很快,但绝非长久之计,而且当事人需要有超强意志力,一定要懂得见好就收,债清后立马抽身离开。
2017年,我继续开始创业,依旧是选择原来的行业,但选择的是轻资产运营,自己不再生产,只做倒卖。这几年一路走来没有亏,也没有赚到多少钱,只是购置了一辆车,只有在今年把目光转向外贸赚到了一点点钱买了一套房子。
经过这么多年的创业,最大的收获是心态变得平和了,只赚自己该赚的钱,切忌跟客户抢生意,那只会把自己的路斩断。
在此我也想跟一些正准备创业的朋友说,创业一定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因为今天的创业环境更难,竞争更加激烈。不要盲目跟风或者去投入一个你不熟悉的行业,每个人只能赚到他认知以内的钱。
如果你是在上班,在你没有成功的为公司创造出惊人的业绩的时,最好不要出来创业。因为老板给你配置了各种的现成资源你都没有办法做出牛掰的业绩,说明你的实际能力还有待提升,因为自己创业没有那些现成的资源。
总的一句话,创业如负重爬坡,每一步都不轻松。当你爬完一段路后会有一定的成就感,但前面的路一定更难走,需要有克服万难的勇气和持久力!
佛山谁是广东第三城?
虎哥在珠三角地区工作、生活三十几年,目睹了本区域各城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非常了解本地区各城市的过去和今天,对其未来的发展状况有所观察。
东莞的确很厉害,非常强,但广东第三城虎哥还是选佛山,东莞作为广东第四城是稳稳的、妥妥的。未来发展潜力,东莞也的确非常被看好,但佛山可能会更好些。
虎哥先给朋友们介绍下东莞、佛山经济的基本情况:
一、东莞经济现状
1.东莞市1985年撤县设市,在1998年升级为地级市,是由改革开放前的东莞县演变来的,过去是个传统的农业县,属惠阳地区,几乎没有多少工业。经过四十年的沧桑巨变,现在华丽转身为“世界工厂”,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的确十分了不起!东莞全市面积2465平方公里,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由过去的150万人口发展到今天的常住834.25万人(2017年末数据),人口数排名广东第三。改革开放后,东莞经济快速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是广东四小虎之首(另三虎为中山、佛山所辖的顺德、南海)。截止2018年,东莞市GDP总量8278.59亿元,排在广东省第四,在全国范围里讲已是一个大城市。
2.东莞经济主要是由港资、台资、民营经济三大块组成,以电子信息及轻纺工业为主体。东莞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来一补”的低端制造业到如今的电子信息的“世界工厂”,从外资为主到民营经济齐动,以劳动密集型到今天的科技制造为主体,产业升级同时也造就城市升级,今天的东莞已是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新城市。
3.但东莞未来的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是产业升级还是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前几年在东莞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规模的鞋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许多,随着形势的变化,劳动人成本的提高等的压力,外迁已是定势。在许多镇有很多空闲的厂房,租金比肇庆等市还低,但无人问津。二是人口数量在相对减少,东莞人口最多时据说有一千五六百万,尽管现在还有八百多万,但人口事实上的锐减,对服务业冲击很大,人们普通感到市况没有过去繁荣了,生意不好做了。三是人才的不足,由于东莞夹于广州和深圳两大一线城市之间,尽管有松山湖高新区的存在,但对人才吸引力其实还是不大,高端人才反被广深虹吸而去。
二、佛山经济现状
1.现在的佛山市是由原来的佛山地区(中山、珠海也是由其分离出来的)演变而来,面积:3797.72平方公里,下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顺德与南海也就是当时广东四小虎,具备非要强大的经济实力。2018年佛山市GDP总量9935.88亿元,排名广东省第三,并且今年肯定跨入万亿城市行列。人口765.67万人(2017年末),广东第四。综合各种指标,佛山市目前是广东第三城是没毛病的!
2.佛山市由于距港澳相对较远,因此没有东莞的地理优势,反而成全了佛山的经济。佛山市的经济以本土内生性的民营经济为主体,是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是“广佛都市圈”、“广佛肇经济圈”、“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佛山的不足,一是市内各区发展不是太均衡,三水和高明与其它区相比发现相对滞后。二是佛山没有深水海港,但佛山正与广州、中山一起合作建设南沙的一个港区
三、佛山与东莞未来发展潜力比较
1.民营经济
2018年佛山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3.5%,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7.1%,对全市工业贡献率达80.1%,民营经济在佛山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东莞民营经济占比只是50%左右,只是半壁江山。民营经济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佛山胜出。
2.上市公司数量
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代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个重要指标是上市公司的数量。佛山现有境内外上市公司超过60家,境内上市有近40家。东莞至今在境内外上市的本地公司不足30家。佛山胜出。
3.品牌企业数量
品牌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品牌企业的多寡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地区企业的强弱。佛山市有一大批著名品牌企业:美的、佛山照明、碧桂园、海天、联塑、南海发展、格兰仕等。东莞让人印象深刻品牌似乎不多,这一点还是佛山胜出。
4.城市未来发展空间
东莞由于过去镇镇、村村都搞大规模开发,开发强度已经很大了。本来城市面积就不太大,现在可用的土地实已经不多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未来的发展。佛山市的禅城、顺德、南海区的开发强度的确也已很大,但高明和三水区却还有大批尚未开发的土地,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也是佛山胜出。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东莞和佛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未来前景锦绣!从未来经济发展潜力来讲,佛山市会更大点,广东第三城应是非佛山莫属。东莞市的发展潜力的确也非常好,东莞作为广东第四城的位置应是稳如磐石,诸如惠州中山珠海等是无法对其形成威胁,无法撼动东莞在广东第四城地位的!
喜欢的,请别忘了关注点赞/欢迎评论,期待朋友们的互动
一个人白手起家成千万富翁的难度有多大?
有一个中年男人,10天内收到了60万美金,三年不到,成为了千万富翁,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百万美元豪宅·迈阿密》,是一档著名的房产中介真人秀,详细揭开了这个谜团。
迈阿密的海滩公寓、独家岛屿、神秘庄园风景优美,是全世界买家流连忘返的度假/居住圣地。
扎德是一家中介公司的高级总监,手下有8个人的小团队,为他布置看房场地、文书制作、合同拟定、社交媒体。
最关键的谈判工作,带客户拜访,中介看房接待,都是扎德亲力亲为。
虽然扎德不是老板,但他每天像打鸡血一样工作。因为,他认为自己是高档住宅的最佳销售员。
扎德带过俄罗斯富二代看过新概念科技大楼,也代理过英国著名地产大亨的16亩城堡,但最惊心动魄的还是最后一集。
当时,一位神秘的富豪拿出2000万美金,要求扎德带他看几套房子,预算不能超标,最好全部用完。
这个小问题,自然难不倒扎德,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在10天内拿下了7套房子,有别具一格的海景套房,也有幽静舒适的山谷酒店。
最后的晚宴上,两人交谈甚欢开心畅饮,此时,富豪却说出了一句目瞪口呆的话。
我还剩下350万,想买高档公寓的一套精装修样板房,开发商标价385万,你帮我搞定吧。
扎德摸了摸额头的冷汗,脸色慢慢黑了下来。
第二天中午12点,好戏开场了。
扎德约了开发商的销售中介到样板房,先挑出了房子的一堆毛病。
比如装修太简单,面积太小等等,对方也毫不示弱,询问扎德预算多少。
扎德说自己只有350万,并且向销售员扔出了杀手锏:今天全款现金购买。
咨询了开发商,对方委婉提出最多降价到360万。
这下,扎德可不乐意了,他说:我在你们这幢楼已经卖出了10套房子,下周我还有一个客户去看240万的那个套间。
如果不能降价到350万,那我们就立刻走,要么你们选择接受2套房子,现金,全款,马上。
对了,必须包括家具。
过了10分钟,开发商同意了扎德的所有要求。
就这样,扎德在2周内,一共帮富豪买到了心仪的8套房子,拿到了60万美元的佣金。
很快,扎德一年内就拿到了400万美元,汽车也换成了豪华版的阿斯顿马丁。
扎德的经历告诉我们4个道理,如果你学会其中的精髓,就知道白手起家最重要的是什么。
1、掌握稀缺资源
稀缺的资源,就如同扎德手里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档住宅和酒店套房。
开发商信任他的能力和口碑,放心把几个亿的项目交给扎德操作。
这就像生活中,如果你是一个靠谱的,有厉害技术的人,那么可能有机会得到稀缺的机会/资源。
一张能拉动电影票房的海报至少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国内就被竹也、远山、新艺联、赵力视觉等机构垄断。
2、销售高单价商品
卖100块的东西给1000个人,最后会服务到崩溃,如果你能提高客单价到5000、10000以上,那么就算卖得不多,赚的也不会差。
比如你做销售,选择那些刚需、可复购、有稀缺价值的产品,会让你赢得更轻松些。
3、对接合适的人脉
做中介,掌握了2方的资源(开发商、代理商、客户),就能频繁促成合作。
开发商急需资金周转,而客户也需要节省时间,更快找到心仪的好房子。
用通俗的话来说,叫牵线搭桥。
比如我知道A公司需要工装,又知道B朋友是设计师,就让B朋友参与A公司的设计竞标中,B朋友非常优秀,也有长期的工程团队,最后顺利拿下项目,我也可以赚到B提供的佣金。
人脉变现,是比较适合普通人的一种赚钱方式,只要你够细心,懂得结交和积累。
4、高超谈判技巧
房子标价比扎德的预算多了35万,看似不可能,结果却让人跌破眼镜。
因为扎德每一句话都是掌握了“损失厌恶”和“迫切需求”2个人性原则。
损失厌恶:
2套房子全款没有,和降价10万元相比,自然前者更让人心痛。
迫切需求:
现金结算,马上签合同。
这就代表买家足够诚意,直接现金,没有支票和转账,开发商现金流稳固。
在商业谈判中,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抛出对方不可能舍弃的沉没成本,那么这桩生意很容易谈成。
你们觉得扎德能够成为千万富翁的真正秘诀是什么呢?
欢迎在留言区讨论,留下你的真实看法吧。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记得点个赞告诉我。
我是小合合,每天为你解决一个财商小问题,关注我 ,让你离钱更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