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内容详情
如何报考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与要求

如何报考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与要求

所属分类:知识

发布时间:2025-11-02 07:46:37

更新日期:2025-11-02 07:46:37

标签:

官方网址: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网 5118

进入网站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3)不存在。
网站及网址申请收录 本站只收录合法内容

内容介绍

大学生选择考研是提高学历的好办法。那么大学生如何考研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考生自身准备的角度,我们把考研分为八个步骤:

第一步:认真思考,认真做出正确的选择——到底要不要考研。

一旦做出选择,请坚持下去。毕业是每个学生真正步入社会的第一步,是我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面对压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就业、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留学。四个选择各有各的奇妙之处,没有优劣之分。读研和直接工作都无所谓,主要看个人的约束。

考研,考公务员,出国还是就业,哪种方式更适合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择的过程中,最不可取的就是“跟风”和“从众”。有些同学在大学即将结束的时候还沉浸在学校无忧无虑的生活中,没有想过自己未来要做什么。

直到大三的同学都有了自己的计划,开始把梦想付诸行动,他才开始担心。但是一直没有目标,没有计划。看到好朋友考研,他也考研了,看到室友出国了,他也要出国了。这是最不可取的做法。其实大学前三年最重点的是从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出发,确定毕业后的发展方向。

第二步:选择合理的学校和专业。

一旦决定考研,第一步就是确定院校的专业。考研不是简单的考试,不是水平考试,也不是及格考试,而是实践性的选拔性考试。可以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选择一个实用的专业和院校无疑会增加考研的胜算。

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和院校,可能关系到你未来几年甚至一生的发展方向和人生轨迹。选择院校或专业不是雾里看花,盲目攀高枝或自怜自艾,而是单纯求稳,而是综合权衡主客观因素,合理决策。

报考志愿的决定可以分为三个大概步骤:形成专业选择意向;确定申请人;最后,两者结合,综合考虑,确定志愿。

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四种大概的报考模式:(1)本专业报考;跨校申请本专业;跨专业学校申请;跨专业跨学校申请。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都不一样,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要分析所有因素。

选专业过程的大致顺序应该是先选专业再选学校。其实对于每个决定考研的人来说,第一件事就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确定要报考的专业和方向。

接下来,确定学校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会是一个犹豫的过程。这也是心灵容易受到干扰的时期。看张三学习那么好,怎么能考上复旦,李四学习还不如我呢?其实这些学校之间的横向比较是没有意义的,真正的比较应该在专业之间进行,因为名校也有实力差的专业,而不起眼的院校可能在某个专业上有自己的特色。择校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尽量选择自己实力范围内的名校,一来可以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二来如果分数不够,可以有更大的调整空间。

我在高图考研开始了我的择校课程。我觉得课程和其他学校的择校课程差不多,还是比较满意的。对每个学校进行评分,然后分析每个学校的特色、优势学科、招生比例等等。但在常规课程结束后,他们为每个学生安排了一对一的择校老师,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择校建议,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

因为我一开始是倾向于报考北京的高校,但是本科期间听了我的本科院校和论文后,我的择校老师建议我避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转而选择中西部地区的高校。最终,我成功登陆西北大学,获得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

第三步:获取相关院校专业考试信息。

考研和报考的一般学校和专业范围确定后,考生会联系学校获取最新的招生信息,最终决定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获取专业信息有几种方式:

1.现在最方便的就是互联网。你可以通过学校主页和BBS获得各种官方和民间的信息。还有考研相关的各大网站,收集的信息比较全面。你要注意自己收集,但不能盲目相信,要鉴别和收集。

2.学院研究生招生办的电话可以在学校主页上查到。如有疑问,应主动致电招生办或当面咨询。因为网上的一些信息可能是过时的或者是片面的,不可靠的。招生办的消息还是最权威的。但是一般学校的老师态度都不是很友好,因为每天接触的人太多,所以要有耐心,不要这个输了;

3高分学生在考研中的体验是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如果有认识的人通过了你申请的学校,可以找他们介绍一下你的经历。注意,人脉很重点。

4、专业培训机构提供信息,注意选择比较权威的机构,并注意自身筛选信息的可信度。

第四步:准备考试

在获取了充足的专业课程信息,找到了完整的复习资料后,就到了阅读和复习的时候了。有关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探索后共同认可的方法。一般来说,准备阶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

每个阶段都需要有自己的任务,对考生的要求也不一样。考生需要向考研成功的师兄师姐学习。专业考研辅导机构的分析,任何形式都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在准备过程中,必须制定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审查程度。给自己制定了完整的计划后,最重点的是坚持。坚持是最重点的,尤其是在复习的最后时刻。

其实每年都有无数的研究生在最后阶段选择放弃。据相关统计,历年错过考研的学生占报考人数的三分之一。很大程度上有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心理因素。

尤其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从炎热的夏天到严冬,每一个准备考研的同学压力都很大,时间越来越紧。复习的越多,发现的未知知识越多。这个时期对每个学生的体力和心智都是极大的考验。人们常常会遭受焦虑、无聊、疲劳、紧张、压力、焦虑、恐惧、害怕、自暴自弃等。错误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复习的效果,严重的会导致前功尽弃。

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考研学生因为这些错误的指导思想和情绪而弃考。考研注定是淘汰赛。你是否足够坚定,足够强大,足够勇敢去面对这场最后的战斗,将直接决定你能否赢得最后的胜利。

想尽早考研的同学,看看这个微信官方账号:【勤奋考研计划】,里面有各种考研常识总结,专业院校选择建议,各科详细备考攻略,历年考题。对考研考生备考还是很有帮助的。反正是免费资料,可以试试~

第五步:注册

全国考研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两者缺一不可!网上报名一般在每年10月,现场报名确认在每年11月。比如2013年网上报名时间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0月10日-14日,每天9:00-22:00。

(2)第二阶段:10月16日至31日,每天9: 00至22: 00。

(3)两阶段报名有效,考生无需重新填报。第一阶段报名以应届毕业生网上报名为主;现场报名时间为11月10日至14日。考生网报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免费报名,并按提示要求填写信息,获取报名编号。现场报名时,凭报名号、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缴费、拍照、确认资料。

第六步:初试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预备科目:政治理论、外语和两门商务课程。初试在每年1月中旬举行,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政治理论课和外语满分各100分(含非外语专业参加英语、日语、俄语听力考试2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工商管理硕士(MBA)有两门商科课程,满分为:综合能力200分,管理100分。参加小语种考试的考生,参加部分学校外语专业二外考试的考生,参加单科考试的考生,都是只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试卷满分100分。

第七步:重新检查

一般来说,复试考生是按照1比2或3的比例确定的,复试的时间、地点、科目和方式由招生单位确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复试通常在五月初之前结束。招生单位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复试。

在复试的这个阶段,最容易犯两种错误:一是“高兴得太早”:有些同学总觉得复试很简单,走个形式和流程而已,无所谓。另一种是“顾虑太多”:与第一类相反,这些学生整天提心吊胆,想着“要不要找个导师,耽误关系,走后门”“要不要去美国美容,减肥,保证最美的姿势?”等一下。

真实情况是:复试也很重点,绝不是走过场。越是名校复试越厉害;但复试绝不是“拉帮结派”。没背景不要紧,会死的。复试最重点的是用健康的心态去对待。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能“轻敌”。只要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最后的胜利就会在前方向你招手!

第八步:调整

按照教育部规定,考生符合复试条件,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参加复试的,考生档案要送到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剂。在研究生招生中,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部分考生无法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无法被录取。对于这些考生,招生单位会负责将他们的所有材料及时转到第二志愿单位,这就是所谓的研究生调剂。进入这个环节的考生,既不幸又幸运。我们必须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充分掌握调整的要求和程序,明确我们必须准备的工作。

以上是有关“考研全流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tuifabu.com/zhishi/56138.html

推发布温馨提示:

"如何报考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与要求"浏览人数已经达到,如你需要查询该内容或者官方网站 的相关权重及百度收录信息,可以点击爱站网"爱站数据"站长之家网"Chinaz数据"进入;5118"进入查询更多!

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百度收录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需求以及需要,一些确切的数据则需要找的站长进行洽谈提供,如该内容百度收录情况及官方网站的IP、PV、跳出率等!


互联网 tuifabu.com 文章内容百度收录查询
当你在网上看到如何报考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与要求标题时,推发布尽可能为你提供更多关于如何报考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与要求的内容及如何报考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与要求文章,你还可以在百度进行如何报考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与要求关键词搜索相关内容文章进行查询你想要的信息!

推发布免责声明:

你所看到的关于如何报考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与要求内容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及内容的一定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本站实际控制,在2025-11-02 07:46:37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