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生活潘趣酒季#
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很多人身边都有“小阳人”,发烧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有人说,体温越高,抵抗力越强!
有人问,正常温度是多少?
今天我们要谈谈体温。
体温,是阻挡疾病的一道防线
人的正常体温一般是36.0℃-37.0℃(腋下)。
我们可能没什么感觉,但这个温度在自然界是“超高”的。毕竟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只有34.5℃。
其实人体维持这个的高温,是为了给病原微生物创造一个不适宜的生存环境,减少疾病的入侵。
美国爱因斯坦学院的科学家阿图罗·卡萨德瓦尔(Arturo Casadevall)发现,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真菌在人体内很少存在。
卡萨德瓦尔也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他和他的团队收集并测试了4082种真菌的耐温性,发现大多数真菌的适宜温度为-4℃~30℃,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以上存活,5%的真菌能耐受41℃。
可以说,体温帮助我们阻挡了很多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另外,体温越高,体内的免疫细胞越活跃,可以更好地歼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维护身体的健康。
所以说在正常体温范围内,体温越高,免疫力越强是有道理的。
然而,人体体温不是静态的,它是动态的。
很多因素会让体温忽高忽低
体温会随着性别、年龄、昼夜、运动、情绪的变化而波动。
1.性别因素
一般女性的体温会比男性略高0.2℃左右。另外,女性的体温在经前期和妊娠早期会略有上升,排卵期则较低。
2.时间利用系数
一般来说,人的体温在凌晨2~5时最低,下午5~7时最高。有的人认为下午会有些发烧,这也是体温变化的原因。
3.年龄因素
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新陈代谢也旺盛,体温会高,正常体温可高达37.4℃,而老年人的新陈代谢会低于成人。
4.情绪和锻炼
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运动时骨骼肌收缩和能量释放,都可以使体温轻微升高。
另外,外界温度的变化和饮食会使体温波动。
既然人的体温是变化的,因人而异,那么
什么样的体温才算发烧呢?
人的体温一般用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来表示,正常值是:
直肠温度:36.5℃~37.7℃,
口腔温度:36.3℃~37.2℃,
腋温:36.0℃~37.0℃
Ps:额温受汗液、头发、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准确性有限,一般用于非接触式快速筛查。一种更简单更准确的测量体温的方法是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
临床上腋下体温37.3℃以上也叫病理性发热,也就是说,当腋下体温达到37.3℃以上,就可以认为自己发烧了。
发烧有几个等级,一般来说:
低烧:腋下体温37.3℃~38.0℃
中度发热:腋下温度38.1℃~39℃
高烧:腋下温度39.1℃ ~ 41℃
超高热:腋下温度在41℃以上
比如腋温达到37.1℃和37.2℃时,多为生理性升温;别人的腋下温度一般都在36℃以下,突然上升到36℃37℃。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必反应过度,只要立即注意温度变化就可以了。
发烧了应该如何处理?
总的来说:
1.无力性发热
低烧是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时的正常反应。这时候不要盲目降温,多喝水,定时注意体温变化。
2.中等热
当体温升至38.1℃~39℃时,应密切注意体温的变化。当体温升至38.5℃以上时,可适当使用布洛芬等降温药物,避免体温进一步升高。
3、高热和超高热
当体温上升到这个时候,自我管理体温的手段就不一定有效了。建议立即去医院,经医生诊断后使用相应的药物。
另外,如遇反复低烧或大范围体温变化,也应及时就医,明确发热原因。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记得给肖伟“点赞”,分享给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