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飞机】作者:弗里德里希·劳
随着机枪和炸弹被装上飞机,激烈的空战史开始了。起初交战双方飞行员的对抗大概都是在白天进行,因为白天能见度好,飞行员和炮手可以目视发现目标并做出动作。但是随着战斗的日益激烈,双方不可避免的会在夜间爆发,所以这个时候各国开始研究夜空。
▲齐柏林飞船
有记录的午夜战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次爆发,当时德国齐柏林飞船军队经常利用黑暗的掩护轰炸英国的重点目标。英国大二骆驼战斗机也将起飞拦截他们。一战期间,在没有必要的夜视设备的情况下,飞行员往往无法用肉眼看清目标,月光往往会使攻击失效。
▲英国皇家陆军的骆驼战斗机空。
随着二战的爆发,夜空战的意义不断被放大。大量重型轰炸机经常利用黑暗掩护闯入对方空域执行任务,同时保护自己笨重脆弱的机身免受战斗机和高射炮的攻击。这个的战争案例比比皆是,比如英国空战争,美军偷袭日本/[/k0。此时相比一战,技术已经略有提升。明亮的探照灯能把黑夜变成白天。与此同时,地面雷达的使用使交战双方能够迅速识别来袭的战斗机,并引导自己的飞机对其进行拦截。但在高空空,飞行员往往希望星光和月光照亮敌方战机,在不透明的黑夜空发动攻击,就像一战一样。
▲1944年,英国地方辅助防卫部队(ATS)的士兵在操纵探照灯。
战争的紧迫性促使美国、英国和德国研发能够改变战争规则的技术,于是机载雷达诞生了。配备这种技术的飞机将能够在飞行员没有视觉发现的情况下瞄准并击落目标。英国人率先掌握了这项技术,随后他们迅速改装了白天被德国Bf109战斗机碾压的布伦海姆轻型轰炸机,安装了雷达并作为夜间战斗机投入战斗,并于1940年7月首次成功击落了一架德国Do17轰炸机。至此,夜空战进入了新的篇章。
▲布伦海姆轻型轰炸机
对现有战斗机进行改进和升级是一个步骤,但发展一种专门从事夜战空战的战斗机也是大势所趋,雷达的使用会给飞行员带来很大的优势。不久,在改装布伦海姆成功的基础上,英国人率先推出了高性能特种夜间战斗机。这是布里斯托尔“beaufighter”重型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配备雷达的战斗机,也是当时最重的战斗机。配备4门20毫米机炮和6挺7.7毫米机枪,还能携带454公斤炸弹,最大起飞重量9.5吨。该机配备了最大照射距离为4英里的雷达,可以有效帮助飞行员发现目标。
▲隶属于皇家空陆军第404中队的布里斯托重型战斗机。
虽然布里斯托尔“beaufighter”重型战斗机是为夜战而生产的,但它们只是在现有型号基础上的改进型,第一架独立设计并投入使用的夜战飞机来源美国。这是诺斯罗普P/F-61 & # 34;黑寡妇& # 34;1943年底投产,1944年7月首次投入战场的夜间战斗机,首秀就在欧洲击落了4架德军飞机,几乎同时投入太平洋战场,也获得了成功。在飞机研制过程中,美军使用了道格拉斯P-70战斗机作为临时替代品,并部分使用了英国布里斯托重型战斗机。
▲1943年11月,第一架YP-61 & # 34;黑寡妇& # 34;夜间战斗机(上)抵达奥兰多的陆军航空空基地,受到第349夜间战斗机中队(下)一架道格拉斯P-70的迎接。
虽然在很多军事技术领域领先于盟军,但德军在机载雷达竞争中落后于美英,这使得德军空军队在战争的最初几年只能依靠白天的战斗机、地面雷达和探照灯进行夜间作战。这个困境直到1942年夏天才得到改善。和英国人一样,德国人也选择了通过改进现有战斗机来发展自己的夜间战斗机。其中德军看中了Bf110战斗机和勇克Ju88轰炸机,在战争前期打得不错,但很快就落后了。其中,改进型Bf110F-4夜间战斗机配备了4挺机枪和2门加农炮,而Ju88轰炸机则配备了数门倾斜角度的加农炮,从下向上攻击高空轰炸机。
▲一架梅塞施米特Bf 110G-4夜间战斗机,装备利希滕斯坦“明石”夜间战斗机雷达。
▲Bf 110 G-4
随着夜战的激烈空,如何对抗夜战者也成为各国研究的课题。比如英军用轰炸机投掷大量铝条干扰德军雷达,使其难以发动攻击。但即便如此,也挡不住夜空战的激烈程度。随着各种夜战装备和反夜战装备的使用,二战空的夜晚注定难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