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本文无意否定中医,只是客观看待;
本文无意吹捧西医,只是加深理解;
1:中药西药,本是同源
1900年之前,人类只能使用天然药物:
这个时期被称为草药时代;
在此期间,医生被称为药剂师。
案例1:柳树皮-阿司匹林-布洛芬
柳树皮柳树皮
中国、埃及、希腊、印度的古籍中都有记载柳树皮的镇痛解热作用,如埃及的埃伯斯纸莎草纸。
柳树皮提取物是当时唯一的止痛药。
经历医学的进步,人们终于知道柳树(尤其是柳树皮)中含有天然的水杨苷,被人体吸收后被酶转化为水杨酸,是一种天然的止痛药。
现代医学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
随后,阿司匹林的升级版是当前最受欢迎的布洛芬。
结论:
人类都是从生活经验获取“治疗方法”;古代天然物质是人类求医的唯一对象;西药、中药起源无任何差别;
案例2:金鸡纳霜-奎宁-青蒿素-疟疾
疟疾一度在全球肆虐,世界各地都在寻找有效的药物对抗疟疾。
1631年,欧洲殖民者在南美洲获得了治疗“发烧”的药物金鸡纳巴克。
1820年,法国化学家PierreJoseph和药剂师JosephBienaimé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奎宁。
1944年,美国有机化学家RobertWood和WilliamDoering首次人工合成奎宁。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带领团队从青蒿中研发出青蒿素,成为继乙嘧胺、氯喹、伯氨喹之后最有效的低毒抗疟药“特效药”。
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结论:
“中药”、“西药”本来就无绝对界限;早期西药就是“天然物质”的提纯;现代西药依旧大量源自“天然物质”;2:西药“突飞猛进”与“滥用”
阶段1:纯化“活性成分”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有机化学大发展,从植物中提取高纯度药物。
第二阶段:大规模化学合成和“滥用”
随着19世纪科技的发展,化学合成取代天然提取成为“主流”。
案例三:半化学合成青霉素拯救人类
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在实验中首次发现了青霉素。由于当时的技术,青霉素无法单独分离。
1943年,美国人Flory和ernst boris chain首次用冷冻干燥法提取青霉素晶体。随后,弗洛里发现了可以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并用玉米粉制成了培养液。
因此,美国制药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青霉素。
青霉素的“半人工合成”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化学和医学的结合开始密切。
结论:
天然物质萃取开始“进化”为人工合成;大批量、高纯度、药物生产大发展;西药开始不像天然药物,更像化合物;在这个“大发展”时期,缺乏严格的动物实验导致了“混乱”。“反应停止事件”标志着这一阶段的结束。
案例四:康特根,“反应停止”的丑闻
沙利度胺首先在德国开发,并于1957年首次作为处方药使用。
沙利度胺可以缓解妇女在怀孕期间的精神压力,防止孕妇恶心和睡眠。因此称之为“反应停止”。
20世纪60年代,欧美至少有15个国家用这种药治疗女性妊娠反应。
然后,可怕的副作用开始出现。很多婴儿出生时都患有短肢畸形短肢畸形,长得像海豹,被称为“海豹肢畸形”。
1961年,这种症状最终被证明是由孕妇服用沙利度胺引起的。这种药物立即被禁止,然而,多达12000名婴儿受到它的影响。
事件的起因很简单。沙利度胺上市前,没有进行严格的动物实验。
结论:
科学不能滥用,必须进行严谨、反复的验证与比照;人类的狂妄,不断为“盲目创新”付出惨重代价;
第三阶段:生物制药
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生物制药在分子水平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如维生素的分离和使用,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成功应用。
随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医学、化学和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重组药物、基因药物和单克隆抗体。
细胞因子、干扰素、重组肽、蛋白激素等基因工程药物。
3.奇妙的“心理作用”安慰剂安慰剂是指玉米粉、生理盐水等没有“药物作用”的物质。在医学研究实验中,经常使用安慰剂来比较疗效。
一些医生直接临床使用安慰剂,进行“治疗”,有无效果呢?有!有些医生,进行“假手术”、“假治疗”实际上也属于安慰剂,并且时常“有效”!
研究表明,多达50%-60%的患有慢性疼痛、抑郁、某些心脏病、胃溃疡、某些胃炎和很多功能性疾病的患者可以仅通过安慰剂得到缓解。
案例5:结肠炎“安慰剂”实验
2008年,哈佛大学招募了262名患有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成年人,并将他们分为三组:
第一组:不干预;
第二组给予假针灸治疗;
第三组:假针灸治疗+医生的关注和鼓励;
六周后。。。
第一组:28%显示症状自行缓解;
第二组:44%症状缓解;
第三组:高达62%显示缓解;
案例6:临床广泛使用安慰剂。
200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对679名美国医生的调查:
约50%医生承认在临床实践中有“经常性”给病人开出安慰剂;最常用的安慰剂是维生素片、止痛药、生理盐水、糖丸;有大约13%的医生开出抗菌素和催眠药作为安慰剂;
在中国的古典医学中,有很多有关情志病的理论,这里就不赘述了。
结论:
情绪与心理,既是“致病因素”,也是“治病因素”;人体因情绪与压力(stress)启动“自毁系统”,也会因为积极启动“自救系统”4:人体的自愈能力
人体通过免疫系统、应激反应、内分泌系统、细胞再生能力等一系列本能反应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称为自愈能力。
自愈不仅是免疫系统的作用,更包括了整个机体的调动与协调;自愈包括了生理到心理的作用,现代医学只能解释局部,而不是全部;几乎每一天,每一秒人体都在进行不间断的“自愈修复”过程;
到当前为止,还没有办法科学统计各种疾病的自愈比例。医学界保守估计,至少50%的疾病可以自愈。“自愈现象”在各种疾病中非常普遍,“多发”,甚至“绝症”!
例如:感冒和流感
感冒与流感是世界公认的自愈型疾病,公认无“特效药”;感冒类药物主要作用是缓解症状,减轻痛苦,为人类免疫系统“争取时间”;在人体自身系列免疫能力作用下,通常一周内痊愈;青马说:
人群中有两种极端迷信:
神秘迷信:祖传秘方偏方,完全抛弃科学纯唯心判断。
绝对神秘主义本质上是无知+懒惰;
相信“捷径”就是脑力+体力懒惰;享用现代产品(手机/高铁/飞机等),却相信偏方,这本身是一种讽刺;宗教不是迷信,因为宗教不是捷径;
科学迷信:用人类已知的“有限”科学来解释一切的纯粹唯物主义判断。
绝对的科学主义本质上是自大+自恋;
迷信科学“无所不能”,本质就是狂妄;已知的“有限性”、大大限制了“人定胜天”的妄想;飞机/高铁/手机等高科技,复杂程度难以超越一个细胞;End:感谢阅读,欢迎讨论,期待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