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时,来源湘西的17岁女孩小然(化名)和她的母亲都吃了一惊。近日,小然因突发呕吐、腹痛、乏力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血检显示随机静脉血血糖高达37.43mmol/L,血β-羟丁酸高达7.21mmol/L,PH7.126,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母亲以为自己得了肠胃炎,但病因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在医院的代谢内分泌科,林医生接诊了这对母女。据小然的母亲说,小然性格内向。她平时不爱和同学朋友交流。她不喜欢运动,但却是个“吃货”。糕点、炸鸡和薯片是她的最爱。她身高155 cm,当前体重76 kg。林医生介绍,经历完善的检查,被确诊为二型糖尿病。经历降血糖、补液、纠酸、抗感染等治疗,小然的酮症酸中毒已得到纠正,血糖稳定,即将出院。
代谢内分泌科主任张海涛提醒,青少年高能量高脂肪的饮食结构、超负荷的学习和缺乏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导致青少年肥胖率上升。β细胞功能下降和肥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是青少年二型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重点原因。
张海涛教授介绍,糖尿病发病年轻化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还与以下四个因素有关:
一、过量吃糖,过量吃糖对身体有害。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特别喜欢喝饮料(比如奶茶、碳酸饮料等。),毫无节制的喝各种饮料,甚至拿饮料代替正常的饮用水。
第二,平时运动量不够。由于学习压力或工作压力,很多青少年经常静坐不动。
第三,精神压力过大还会影响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导致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体内血糖指标失控,最终导致糖尿病。
四、经常熬夜,熬夜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非常容易损害身体健康。很多年轻人都有熬夜的坏习惯,比如有些年轻人习惯通宵打游戏。
所以排除遗传因素,青少年要想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首先自身的行为习惯是关键。针对以上四个因素,他们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方式,控制糖分摄入,保持适度运动,合理调节压力,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其次,家庭环境很重点。当一个家庭拥有健康的饮食和锻炼习惯时,每个家庭成员都会通过相互影响从中受益。再次,定期体检是青少年糖尿病早期发现的重点手段,尤其是肥胖青少年,除了检查空腹部血糖外,还需要同步检测餐后两小时血糖。
张海涛教授提醒,避免青少年肥胖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病程短、胰岛功能尚可的年轻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通过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恢复胰岛功能,逆转二型糖尿病。
潇湘晨报记者夏生通讯员杨文
新闻线索破频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帮”专题;或者拨打早间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